长期施肥对土壤碱性磷酸酶基因多样性的影响及其与磷形态的关系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vo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中有机磷的含量占全磷含量的30-60%,但这部分磷不能被作物直接利用。土壤碱性磷酸酶能够酶促有机磷水解释放出有效磷,供植物吸收利用。土壤碱性磷酸酶主要来自于微生物,微生物基因群落的多样性与酶的功能以及表达密切相关,但是对长期施肥条件下土壤编码碱性磷酸酶功能基因(phoD)群落多样性及其与磷形态的关系尚未有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本论文以辽宁省沈阳农业大学棕壤长期试验地和湖南省祁阳县国家红壤肥力与肥料效益长期试验地为平台,采用实时定量PCR和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研究了长期不同施肥制度下土壤中碱性磷酸酶活性、其编码基因群落的变化及其与磷形态的关系,以期揭示土壤有机磷矿化与微生物分泌的碱性磷酸酶及其编码基因的关联性,为探明不同施肥制度对酶促磷周转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与结论如下:
  1.在棕壤农田生态系统中,28年单施氮肥显著降低了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和phoD基因丰度和多样性,且改变了phoD基因群落结构和组成,显著增加了慢性根瘤菌属的相对含量,这可能是由土壤pH的降低和有机磷的稳定性共同造成的。有机肥施用显著提高了土壤养分、促进了细菌增殖,进而显著提高了土壤中分泌碱性磷酸酶富营养菌的相对含量。与氮肥和有机肥单独施用相比,二者配施能够通过调节土壤养分和pH更好地保存phoD基因群落,进而提高其分泌碱性磷酸酶的潜在能力,更有利于提高农田土壤中有机磷的活化和利用。所以,长期单施氮肥对土壤中磷的转化有一定的负影响,而氮肥和有机肥配施能够通过调节碱性磷酸酶活性及其功能基因群落结构和组成进而有效提高土壤磷的潜在利用效率。
  2.在红壤农田生态系统中,长期施用无机肥和无机肥-秸秆配施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效磷的含量,受底物抑制调节,碱性磷酸酶活性以及phoD基因丰度和多样性指数显著降低。但无机肥-粪肥配施显著提高了phoD基因丰度,这可能与有机肥提高了土壤养分、微生物数量和活性有关。长期无机肥、有机物料施用显著影响phoD基因群落结构,但相似的群落结构存在于无机肥及无机肥-秸秆配施两个处理中,表明秸秆添加对基因群落结构未产生显著的影响。土壤全磷、有效磷、有机碳:磷和全氮:磷比是影响phoD基因群落结构的主要驱动因子,但是碱性磷酸酶活性仅与无机肥和无机肥-秸秆配施的phoD基因群落结构显著相关,表明了这两个处理下的phoD基因群落在分泌碱性磷酸酶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长期施肥显著影响了phoD基因群落,但仅无机肥和无机肥-秸秆配施的phoD基因群落与全磷、有效磷以及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相关。
  3.在棕壤农田生态系统中,长期磷肥施用可显著增加土壤有效磷的含量,受磷酸酶分泌的负反馈调节机制的影响,碱性磷酸酶活性和phoD基因的丰度显著降低,但phoD基因多样性提高,表明phoD基因多样性并非碱性磷酸酶分泌过程中的主要限制因子。而且,长期磷肥施用显著改变了phoD基因群落结构,且受土壤pH、有机碳以及有效磷等的显著影响。值得注意的是,phoD基因的群落结构对土壤pH和有机碳的响应高于对磷有效性的响应,表明pH和有机碳是调控土壤phoD基因群落得主要因素。未施磷肥的土壤中,假单胞菌属的相对含量显著增加,并且与有效磷的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表明假单胞菌属在有机磷的矿化中起重要作用。这些结果表明,磷肥的施用引起有效磷含量的变化,通过该变化调节功能基因的丰度、多样性和群落组成,从而调控碱性磷酸酶的分泌过程。
其他文献
盐渍土壤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地,覆盖面积达9.5亿公顷,我国盐渍土壤总面积约为3600万公顷,内蒙古河套灌区受盐渍化影响的土地高达39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9%。近年来由于耕地面积减少、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人地矛盾日益突出。盐渍土壤作为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其治理、开发和利用是解决粮食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为揭示盐渍化对肥料氮素转化过程的影响,本研究选取内蒙古河套灌区典型盐渍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培养试
学位
皖南属于烟稻轮作区,近年来因不合理的管理措施而面临着多种土壤障碍问题,造成烤烟品质出现下降苗头。土壤团聚体可以通过改善土壤结构来促进烟草产量和品质的提高,但迄今尚缺乏不同烟稻轮作年限下土壤团聚体组成对烟草产量和品质影响的报道。为此需要开展烟秆还田配合酸化改良剂的高效培育土壤团聚体的施肥方式研究,以削减或消除土壤障碍,提升烟田土壤质量。  本研究选择了皖南烟稻轮作下的潴育型水稻土,分别在宣城和池州分
面源污染是红壤区所面临的重要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其中由于过量氮肥施用所造成的污染问题不可忽视。径流是氮素迁移的主要驱动力,氮素随径流流失受水文状况、土地利用方式以及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明确农田流域的水文过程对氮负荷的影响,对于理解农田氮素的迁移转化和阻控农业面源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以水文过程对氮素迁移的驱动为立足点,基于土壤物理学以及水文学基本原理,在野外监测以及室内测定的基础上
学位
东北地区位于中国北部温带季风气候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总面积达到790000km2,是中国主要的商品粮种植区,在维护中国粮食安全上具有重要的作用。玉米是东北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接近0.14亿hm2。土壤微生物是陆地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物质循环、能量转换以及污染物降解等土壤生态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研究中国东北地区玉米地土壤中微生物的空间分布格局以及驱动机制是全面认
学位
苏北滨海地区滩涂资源丰富,是中国重要的后备耕地资源。但是目前苏北农田盐渍化问题突出,土壤盐碱障碍的存在降低了土壤磷素的有效性,是滨海盐渍磷素利用率和农田生产力提升的重要限制因子。本文以苏北滨海轻度和中度盐渍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根袋法盆栽试验和田间微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影响滨海盐渍农田磷素有效性的主要因素,以及生物炭、腐植酸、石膏、有机肥施用对盐渍土壤盐分及离子组成、根际磷素形态转化及有效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经济发达地区之一,随着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蔬菜的消费需求日益增长,近年来长三角地区设施菜地规模化发展进程加速,且蔬菜的规模化种植是该地区新的发展发向,同时长三角地区设施菜地夏季揭棚晒田,正值降雨集中期,高量的氮磷残留易随径流进入地表水体,是区域内主要的面源污染来源之一。本研究主要围绕长三角地区设施蔬菜规模化与分散型种植下肥料施用情况及土壤养分残留现状以及针对于设施菜地的分
学位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设施蔬菜产业迅速发展,研究设施蔬菜地土壤结构演变特征及原因,对强烈人为作用下设施菜地土壤资源的绿色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20世纪80年代以来,设施菜地因高产、高集约化、高经济效益等优势,近年来在中国迅速扩张,截止到2017年,设施菜地种植面积已达370万公顷。与传统农田相比,设施蔬菜是一种高温高湿无降水、高复种指数和高肥料投入的集约化种植方式,易造成设施蔬菜地土壤板结退化,可
学位
磷是动植物所必须的生命元素,也是一种不可替代和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磷肥是保证农业生产的关键养料。全球80-90%的磷肥来自磷矿石的开采。因此,磷矿石储量直接关系到农作物生产和粮食安全。我国的磷矿石储量约占全球储量的37%,其中中低品位磷矿石约占总储量的50%。据统计,我国高品位磷矿储量仅能满足60年左右的发展需求。另外,高磷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和磷肥的淋失能够促进水体中藻类的疯狂繁殖,严重破坏水体生
学位
富硅铁工业副产品具有较强的吸附和化学沉淀能力,在降低土壤重金属有效性和修复污染土壤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工业副产品的再利用不仅可以解决废物处理的问题,而且可以将工业副产品转化为有用的产品从而产生经济效益。本研究以铜尾矿为对象,研究其无害化和减量化处理技术;利用铜尾矿残渣制备硅铁钝化剂;并通过土壤培养试验和盆栽试验研究硅铁钝化剂对复合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提出了利用
学位
包膜尿素具有缓慢释放氮养分特点。包膜缓释尿素使用有利于提高氮利用率,减少施肥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保证作物高产、优质,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含养分的包膜材料制备的包膜缓释尿素不仅可以控制氮释放,还可以提供额外养分,越来越引起关注。本研究制备了乌粪石包膜尿素,生物炭+鸟粪石包膜尿素,并通过静水培养结合土柱培养间隙淋溶方法评价了鸟粪石包膜尿素氮磷释放特性,通过温室土壤蔬菜培养试验调查了鸟粪石包膜尿素肥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