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汤剂煎煮技术文献研究

来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biantait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药汤剂是最能体现中医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特色的剂型,疗效确切,应用广泛,至今在中医临床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汤剂质量与煎煮技术的规范化有密切关系。清代医家徐大椿《医学源流论·卷上·方药》:“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论文采用文献研究方法,查看古代经典医药著作,历代代表性医家的经典著作、代表性专科著作、古代制药专著及现代中药煎煮文献,对中药煎煮器具、煎前浸泡、煎煮用水量、煎煮火候、煎煮时间、煎煮次数和特殊煎煮方法进行总结和分析,提出了汤剂煎煮方法的规范化建议,希望为中药汤剂的正确煎煮提供借鉴,以确保汤剂质量与临床疗效,提高中医用药的合理性,服务中医临床,推动临床中药学学科建设。论文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七个部分。1中药煎煮器具研究论文通过总结分析砂锅、瓷器、紫砂锅、玻璃器皿、搪瓷器、不锈钢锅、银器、铜锅、铁锅、铝锅、石器、铛子、铫子、电煎壶、煎药机的性能及其对药性的影响等,认为可作为煎煮器具的是砂锅、瓷器、紫砂锅、搪瓷器、玻璃器皿、煎药壶、煎药机,慎用铁锅、铜锅、铝锅等金属器具。论文还提及了古代煎药器具——键子和铫子,铛子可用于药液的缓慢加热,铫子的特性与砂锅相似且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2中药煎前浸泡研究论文通过对文献中煎前浸泡的用水量、浸泡方式、浸泡时间的整理与分析,提出了适宜的浸泡方法。就浸泡用水量言,水面应超过药面2-3cm,质地坚硬的药材浸泡加水量宜偏少,质地疏松的药材浸泡加水量宜偏多。就浸泡方式言,浸泡时使用常温水,一般药物采用密闭浸泡法,但和解半表半里、调和阴阳者宜开放式浸泡。就浸泡时间言,古人浸泡药物有半日、一宿、三宿之说,现今多要求春夏浸泡30min左右,秋冬1h左右。笔者建议可适当延长浸泡时间至4h以上,以便提高药物利用率。浸泡时间还需考虑药材的质地和季节,一般花、茎、全草类饮片浸泡时间偏短,根、根茎、种子、果实类饮片浸泡时间偏长,但也不宜过长,以防饮片变质;秋冬季节浸泡时间偏长,春夏季节浸泡时间偏短。3中药煎煮加水量研究论文主要针对《伤寒论》、《金匮要略》、《千金方》、《外科正宗》、《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等医药著作中方剂的加水量进行分析,总结出适宜加水量(mL)为药量(g)的6-8倍,且需根据药量的多少、吸水程度及煎煮时间的长短酌情增减。若方剂中亲水性药材较多,则加水量宜偏多,若疏水性药材较多,则加水量宜偏少;解表剂煎煮时间短,用水量则偏少,滋补剂煎煮时间长,用水量则较多。文中还论及了治疗外科疾病的方剂和煮散剂的煎煮加水量,认为治疗外科疾病的方剂,为使药物具有升浮之性以利达于肌表,药液浓度宜低,煎煮加水量宜多,加水量约是用药量的13倍;煮散剂加水量一般是用药量的20倍,散剂煎煮用水量多的原因主要是药物呈粉末状,煎煮时易于糊锅,因此加水量需多。现今也有通过加水量公式计算加水量的情况,A=γG+βt+α,B=βt+α。其中A为首煎加水量,B为二煎加水量,丫为吸蓄系数,G为药物重量,β为蒸发系数,t为煎煮时间,α为预期煎取量。论文认为,古代煎药加水量是前人的临床经验总结,应予以重视。4中药煎煮火候研究论文探讨了煎煮中药时适宜的煎煮火候,指出现今煎煮中药多采用武火煎沸后改用文火煎煮的方法。鉴于武火与文火煎煮对药性有不同影响,因此,论文依据文献,分析了适宜武火和文火煎煮的中药。宜武火煎煮的中药。(1)用于药液快速浓缩以及治疗危急重症的药物;(2)含芳香挥发性成分较多的方剂及有效成分容易煎出的药物;(3)欲使药性上升外达时或所治病变部位在上焦时,一般宜用武火煎煮。宜文火煎煮的中药。(1)补益药在武火煎煮沸腾后使用文火缓慢煎煮,以促使补力缓缓溶出而尽补益之能事;(2)矿物类药、动物类药、贝壳类药、药性难以煎出的植物类药;(3)欲使药性下降内行或所治病变部位在下焦、下肢、和内脏的药物,一般宜用文火煎煮。5中药煎煮时间研究论文将中药煎煮时间分为两类,即绝对时间和相对时间。绝对时间是指用钟表计时,如小时、分钟等。使用绝对时间确定煎煮时间时,由于使用火力大小不同,相同的加水量,煎煮相同的时间,其煎取的药液量会有差别,所以绝对煎煮时间虽易掌握,但可能影响煎液质量。相对时间有多种计算方法,一是通过耗水量计算,二是通过沸腾次数计算,三是通过指示剂变化计算,四是根据药液气味散发情况计算。笔者认为,利用耗水量判断煎煮时间较科学,便于患者操作,如《伤寒论》桂枝汤“加水七升,煎取三升”等,即药液量相当于加水量的43%左右。论文研究认为,大多数中药煎煮时,药液量相当于加水量的30%-50%停止加热;若病位在下焦或用于镇降逆气的方药或补益药需久煎,药液量应相当于加水量的10%-29%;若病位在上焦或用于发越水气、除腰中寒湿、以蜂蜜为溶媒的汤剂以及发散药、芳香之药,其汤剂应轻煎,药液量相当于加水量的51%-75%即可停止加热。6中药煎煮次数研究关于中药煎煮次数,宋以前的方药多煎煮一次,现今普通方药煎煮二次,滋补药或质地坚硬的药物可增加一次。论文还根据患者病证讨论了煎煮次数问题,如调和表里枢机、调和升降枢纽的方剂,可用去渣再煎的方法煎煮;对于药性差别大者或方剂中含毒性较强的药物时可分批煎煮,然后和合共煎;上热下寒证,需寒热并用时,可选用沸水浸泡与煎煮共用的煎药方法。7中药特殊煎煮技术研究论文对汤剂的特殊煎煮技术进行了整理研究。药物的特殊煎煮技术包括先煎、后下、包煎、烊化、另煎、对服、泡服、煎汤代水等。论文重点探讨了先煎、后下与煎汤代水法,列举了古方和现代文献中传统汤剂先煎、后下、煎汤代水法的用药经验并对其进行总结。先煎技术用于以下几种药物的煎煮,第一,矿物、贝壳、角甲类药物,因其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应打碎先煎30min以上,促使有效成分充分溶出;第二,有毒中药,需先煎60min或更长时间以降低毒性;第三,为去除药物偏性以及促药力入走中、下焦时需先煎。另外,部分植物药,先煎才有良效,如麻黄、葛根、天竺黄、藏青果、火麻仁、茯苓、瓜萎、石斛等。后下技术用于富含挥发性成分的药物、有效成分因长时间煎煮而易被破坏的药物以及促药力入走上焦时需后下。后下药一般在群药煎好前5-15min加入。后下药物需先用冷水浸泡,待群药煎好前将药物及浸泡液一并加入煎煮器皿中煎煮。煎汤代水是前人重视的煎药方法,且有其独特之处,值得当今中药临床予以重视。其应用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煎汤代水药物,多为性质平和的药物,或为药食两用之品,如甘蔗、冬瓜仁、糯米、鲍鱼、薏苡仁等;(2)煎汤代水药物可加强全方药效,具有主导作用,如甘蔗煎汤代水以清热润燥、金针菜煎汤代水以缓解抑郁等;(3)煎汤代水药物,在全方具有引药入经的作用,如冬瓜仁煎汤代水以引药至于水肿处,桑枝煎汤代水以引药达于肝经;(4)煎汤代水药物,用量一般较大,如桑枝二两煎汤代水。综上所述,论文研究发现以下几点:(1)文章指出中药煎煮器具对所煎药物的药性有影响,应予注意;(2)中药汤剂浸泡时间与现今习惯浸泡时间有差异,我们可以考虑延长浸泡时间;(3)论文总结了唐以前中药汤剂的煎煮加水量、散剂和外科用药加水量,有较高的使用价值;(4)中药煎煮时间的计算方法,除绝对时间外,尚有相对煎煮时间,并且认为相对煎煮时间有更加合理的成分于其中,值得重视;(5)论文对《金匮要略》中利用耗水量确定煎煮时间的方法进行了总结,并根据耗水量将其分成轻煎、中煎和浓煎;(6)论文总结了古、现代文献中先煎、后下以及煎汤代水等煎煮方法,其中的用药范例,对于当今临床用药颇具借鉴价值。论文研究对于促进中药汤剂的合理应用、推动中药汤剂煎煮技术的规范化进程、促进临床中药学及中药调剂学的学科发展都有一定作用。
其他文献
机械行业存在的风险很多,对其存在的风险进行风险分级做好预防工作,减少事故的发生。首先对机械企业存在的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了辨识;然后,建立机械企业风险指标体系;最后,采
运用多模型综合优化和截面优化对纯电动汽车铝合金车身进行正向设计,在满足刚度、动刚度和碰撞性能的基础上进行车身轻量化设计。首先,分别以刚度、动刚度和碰撞性能作为优化
为了明确变化环境下流域未来气候要素时空变化趋势及特征,该文以泾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流域1960-2010的逐月降水、气温和NCEP再分析等资料,建立了流域气候要素月序列降尺度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严重交通堵塞成为影响人们出行顽疾,同时城市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也提高了人们的出行成本,降低出行效率,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近年来,随着移
跨网络用户匹配的目的是识别不同社交网络上属于同一用户的不同账户,在好友推荐、网络安全和链路预测等方面有重要意义。现有方法通常利用部分已知匹配用户,迭代识别其余待匹
主要针对赤苍藤生长生活习性,从圃地选择、整地、栽培前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赤苍藤栽培繁育技术。
目的观察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疗效及对患者胆汁酸水平和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ICP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的深入发展凝聚着各代领导集体的智慧,关乎着国家的繁荣与稳定,关乎着民之所愿。是我国迈入新时代的核心理论指导和未来的重要工作指引。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集体,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创新的提出一系列符合当前我国发展背景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生观,不懈努力的深入改善完善当前民生面临的问题。是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构建了切实可行的宏伟目标和实现路径。
丽蝇蛹集金小蜂是膜翅目的一种特异性外寄生蜂,主要寄生蝇蛹,包括丽蝇、麻蝇、家蝇等多种蝇类,是很好的蝇类生物防治物种,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本文以丽蝇蛹集金小蜂为研究对象,结合行为学的方法探究寄生蜂触角在寄主定位中的作用以及主要的作用部位;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探究寄生蜂触角中的气味结合蛋白分布情况,利用RNA干扰技术探究气味结合蛋白在寄生蜂寄主定位及选择中的作用。1.丽蝇蛹集金小蜂触角在寄主定位中的作用
随着计算机制图技术的迅猛发展,地图数据库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地图综合从传统的人工时代进入数字时代。在数字环境下,目标由于其应用目的和重要性的不同,而影响自身在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