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义鲤亚科鱼类分子系统发育研究以及多倍体进化

来源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962980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国际上认为,广义鲤亚科是鲤科鱼类中最大的一个亚科,约100个属1300余种。该类群具有广泛的地理分布,主要分布欧亚大陆的南部、东印度群岛的多数岛屿和非洲的南部地区以及埃塞俄比亚等。由于物种强烈分化且分布区域广泛以及在形态结构、摄食方式、成体大小和繁殖习性等方面显著的多样性,广义鲤亚科鱼类某些属和种的有效性尚有很大的争议。特别是分布于非洲的Barbus属和广布于东南亚和南亚的Puntius属,很多种都仅根据口须的对数和背鳍不分枝鳍条是否有硬刺以及体色花纹等性状来定义的,而这些性状可能仅是适应性性状,缺乏系统发育意义,这给广义鲤亚科鱼类的分类工作以及系统发育关系的探讨带来困难。本研究分别选择了线粒体基因组中的16SrRNA、细胞色素b(Cytb)和NADH脱氢酶亚基4基因(ND4)以及核基因中的重组活化基因2(RAG2)作为遗传标记。在线粒体16SrRNA、Cytb、ND4基因和RAG2等联合基因序列变异的基础上,对广义鲤亚科鱼类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探讨。另外,还采用松散分子钟法构建分子钟,估算广义鲤亚科鱼类各主要类群间的分化时间,并根据已有的染色体倍性情况,初步探讨广义鲤亚科鱼类多倍化的成因。主要研究结论表述如下:   1、分子数据表明:野鲮类鱼类构成单系群,但Rainboth(1996)定义的野鲮亚族和墨头鱼亚族都不是单系群,而是并系类群。甚至部分属级分类如角鱼属和墨头鱼属的单系性都被拒绝。在野鲮这个单系群中,野鲮属最先分化出来;保山角鱼和彩花缨鱼有最近的共同祖先,并与部分墨头鱼构成姊妹群;其次是由长背鲃属、鲮属、单吻鱼属、舌唇鱼属、纹唇鱼属、角鱼属和网纹缨鱼构成的单系群,在这个单系群中,鲮属最早分化,长背囟巴属和纹唇鱼属形成姊妹群,分布于东南亚及诸岛屿的角鱼属和分布于湄公河流域的网纹缨鱼形成姊妹群;最后是我国特有属形成的单系群,在这个单系群包括两个分支:一支是由盘口鲮属和盘鮈属构成的单系群,另一支则包括直口鲮属、泉水鱼属、唇鱼属、异华鲮属、卷口鱼属、华缨鱼属和拟缨鱼属等。根据分子钟估算结果,我国特有属类群鱼类主要在9—8百万年前开始分化,一直延续到4—3百万年,这个时候由于中国西南,南部和东部在亚洲夏季风和印度季风的共同作用下,温暖湿润,促使了这些鱼类的分化和水系间的基因交流。在4—3百万年,现代青藏高原开始隆起,以及全球气候变冷(冰期)的共同影响,野鲮类鱼类主要寻找喀斯特地形作为避难所,这就是现近在我国西南地区分布特有属最多的缘故。   2、裂腹鱼类不是一单系群。其中,裂腹鱼属和鲈鲤属形成姊妹群,特化和高度特化等级形成的单系群和少鳞舟齿鱼和Barbus barbus形成姊妹群,然后这两个单系群再构成姊妹群。我们用外类群赋根法判断出少鳞舟齿鱼和Barbus barbus与特化和高度特化等级形成的单系群聚类在一起可能是一个长分支吸引现象;通过几个裂腹鱼类属的主要分类性状的分析,可以判断出须的对数和下咽齿的行数具有系统发育意义,而鳞片的性状却与系统发育进化不一致,是仅对环境产生适应性的性状;根据分子钟估算结果,和裂腹鱼类的分化,支持现代青藏高原的隆起的三个阶段假设;另外,根据现有裂腹鱼类染色体倍性数据记录以及系统发育关系和分化时间,我们推导裂腹鱼类多倍化与青藏高原隆起,鱼类生存环境恶化是息息相关的。   3、广义鲤亚科形成一个单系群。其中,可以分为三个类群:野鲮类,鲤类以及结鱼类和非洲分布的六倍体鲃类组成的单系群。野鲮类与由结鱼类分布于非洲的六倍体鲃类组成的单系群组成姊妹群,然后再和鲤类形成姐妹群;另外,在分析数据过程中,探讨了ILD同质性检验的可靠性以及突变饱和现象对系统发育树构建的影响;根据分子钟估算结果,鲤亚科鱼类这三大类群的分化时间发生在中新世中期,与化石记录一致;再依据已有的鱼类染色体多倍体记录,我们推导在鲤亚科的分化过程中,至少经历13多倍化事件,多倍化可能都是鱼类是对恶劣环境的适应性性状,在条件比较恶劣的生态环境中以及地质变迁、气候变化比较大的时期,可能诱导产生较多的多倍体。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了不同苜蓿品种的生长动态过程、茎叶比和鲜干比、再生性、群落特性、产量构成以及在生长过程中苜蓿品种的生理生态特性,并对31个苜蓿品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 1.秋眠级数低的品种返青较晚,秋眠级数高的苜蓿品种返青较早。 2.从株高的角度考虑,北疆和侵略者最适合该环境条件,而新牧、保丰、新疆大叶、改革者最不适合该环境条件。 3.从生物量的积累过程及对环境的适应性考虑,巨人、北
土壤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之一,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赖以生存提供了重要的保证。随着民众健康意识和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关
随着传统体硅器件的特征尺寸不断缩小,短沟效应以及亚阈退化等次级效应对器件性能的进一步提升在物理上构成了障碍。近年来,为了使特征尺寸在45纳米的节点后能继续延伸下去,一系
闪存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之一。近年来,在市场需求和技术革新的双重驱动下闪存技术得到迅猛发展。然而闪存技术的发展仍面临着如何实现高速,高集成密度,高可靠性
本论文主要研究了电感调谐圆柱形同轴谐振腔中高阶横磁模式TM310模的场分布及其对称性的变化规律。 推导了不规则圆周边界的同轴谐振腔中高阶模TMS10模式的谐振频率和特性
近年来,锂离子电池以其单节电池电压高、能量密度大、重量轻、体积小以及绿色环保等优点,在二次电池领域中已占据主导地位,成为各种便携式电子产品的主要电源。但由于锂电池
多晶硅薄膜晶体管(poly-Si TFT)在有源矩阵液晶显示(AMLCD)和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等应用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Poly-Si TFT较单晶硅器件呈现出更复杂的电学特性,主要原因在
近年来,随着多晶硅薄膜晶体管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并被视为非晶硅薄膜晶体管的理想替代品。多晶硅薄膜晶体管由于具有比非晶硅薄膜晶体管高得多的迁移率(10~10
通过发射线性调频信号,雷达具有了宽带特性,其表现是雷达拥有了高的距离分辨率(High Range Resolution),此时,目标被其照射时呈现多散射模型。由于雷达分辨率的提高,一个目标
集成电路加工技术的进步,使得数字集成电路的规模越来越大,功能更加复杂,对时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另一方面,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芯片设计有更短的上市时间和更便宜的解决方案。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