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后自发性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anrur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根据《中国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诊治共识2019》,出血转化(Hemorrhagic tran sformation,HT)是脑梗死后病程进展中的一部分,也是溶栓、抗凝、抗血小板、介入等疗法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不仅阻碍病程中抗栓药物等二级预防措施的应用,同时影响脑梗死患者的远期预后,增加残疾及死亡风险。且有研究提示亚洲人HT风险显著高于西方人群,基于我国紧张的医患关系,当前国内临床医生、患者家属对HT也更为紧张、担忧,研究脑梗死后HT的相关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更加具有社会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HT可根据是否接受溶栓、取栓等再通治疗分为自发性或继发性HT,临床中溶栓等再通治疗会显著增加HT的风险,然而实践中仍有多数患者并未能接受溶栓治疗,据统计对于非再通治疗患者中自发性HT发生率为7-29%,一项回顾性研究中自发性HT的死亡率达12.1%,HT被认为是影响脑梗死预后的不利因素,然而其各个分型对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尚存在争议。既往研究主要关注症状性出血转化(symptomatic hemorrha gic transformation,s HT)及对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而近年有研究提示HT可能影响患者远期的认知功能,无症状性出血转化(asymptomatic 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as HT)也可致不良预后,影响患者功能康复,加重患者疾病负担。因此我们研究脑梗死自发性HT的危险因素及不同的HT分型对远期预后的影响,以期为急性脑梗死后HT的防治及患者个体化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第一部分脑梗死后自发性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目的统计急性脑梗死患者的HT比例及临床资料,分析影响脑梗死后自发性HT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20年01月-2021年06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31例,发病在72h以内入院且未接受溶栓等再通治疗;根据《中国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诊治共识2019》标准评估HT的发生,分为HT组和无HT组。记录所有入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临床资料,应用单因素分析筛选HT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确定脑梗死后自发性HT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急性脑梗死患者631例,男性382例(60.5%),女性249例(39.5%),平均年龄(62.9±9.7)岁,其中102例(16.2%)发生HT。HT组与无HT组患者的心房颤动比例、入院收缩压、血糖值、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NIHS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房颤动(OR=3.736,95%CI:2.256-6.186,p<0.001)、入院高血糖(OR=1.096,95%CI:1.022-1.177,p=0.011)、高NIHSS评分(OR=1.24,95%CI:1.145-1.344,p<0.001)与自发性HT的发生呈正相关。ROC曲线分析显示,入院血糖值、NIHSS评分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HT的最佳截断值为7.15mmol/l、9分。结论心房颤动、高血糖(>7.15mmol/l)、高NIHSS评分(>9分)是急性脑梗死患者自发性HT的独立危险因素。第二部分脑梗死后自发性出血转化对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目的统计自发性HT的不同分型的预后资料,探讨HT不同分型对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01月-2021年06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31例,入组及排除标准见第一部分。根据《中国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诊治共识2019》标准,以HT患者是否伴有神经功能缺损的加重分为s HT和as HT两种临床分型;以欧洲急性卒中协作研究Ⅱ(European Cooperative Acute Stroke Study,ECASSⅡ)分型标准分为出血性脑梗死(hemorrhagic infarction,HI1、HI2)、脑实质出血(parenchymal hematoma,PH1、PH2)四种影像学分型。所有入组对象定期随访3月±7天,以病程3月的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 RS)评分来评价预后,m RS0-2分为预后良好组,m RS>2分为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HT比例及HT分型,进一步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其他影响因素,以确定HT不同分型与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相关性。结果631例患者随访3月,预后不良组292例,预后良好组339例;预后不良组HT比例(63例,21.6%)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39例,11.5%),预后不良组的HT分型中s HT型、PH型比例(8.6%、13%)均高于预后良好组(1.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年龄、血糖值、房颤、NIHSS评分等因素,结果显示:临床分型中,s HT(OR=3.871,95%CI:1.399-10.712,p=0.009)与患者病程3月时的预后不良呈正相关;影像学分型中,PH1(OR=3.444,95%CI:1.231-9.637,p=0.018)、PH2(OR=6.371,95%CI:1.383-29.347,p=0.018)与患者病程3月时的预后不良呈正相关,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脑梗死后自发性HT影响患者的神经功能预后,HT临床分型中s HT与患者预后不良相关,影像学分型中PH1、PH2型与患者预后不良相关。第三部分脑梗死后自发性出血转化对患者认知障碍的影响目的分析脑梗死后自发性HT对患者认知障碍的影响,并探讨其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S100钙结合蛋白(S100 Calcium Binding Protein,S100B)的关系。方法收集2020年01月-2021年06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后自发性HT患者102例,选取同期住院中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相匹配的急性脑梗死后无HT患者70例作为对照组;HT及对照组患者的入组及排除标准见第一部分,根据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分为s HT组、as HT组、无HT组。收集患者基线资料,分别于病程7天、1月±5天、3月±7天、6月±10天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 CA)、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估认知状态,并对各时间点三组患者的认知评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所有患者于病程72小时(入院时)、7天、14天留取血清,检测血清MMP9、S100B水平并进行三组间比较分析。并以HT患者病程6m时的Mo CA量表评分将HT患者分为HT认知障碍组、HT认知正常组,比较各时间两组患者血清MMP9、S100B水平差异。结果三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病程7天基线MMSE、Mo CA量表评分无统计学差异,组间具有可比性。三组间远期认知预后有差异,s HT>as HT>无HT组认知障碍比例。急性期血清MMP9、S100B水平:s HT>as HT>无HT组、HT认知障碍组>HT认知正常组。1、s HT组、as HT组、无HT组认知资料:在病程7天、1月时,三组间认知障碍比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病程3月时,s HT、as HT组>无HT组认知障碍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 HT、as HT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病程6月时,s HT>as HT>无HT组认知障碍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s HT组、as HT组、无HT组血清学资料:病程72h时,s HT组、as HT组>无HT组血清MMP9水平,s HT组>as HT组>无HT组血清S100B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7天时,s HT组>as HT组>无HT组血清MMP9水平,s HT组>无HT组血清S100B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14天时,s HT组>无HT组血清MMP9水平,余两组血清MMP9水平无统计学意义,三组间血清S100B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HT认知障碍组与HT认知正常组血清学资料:病程72小时、7天时,HT患者认知障碍组血清MMP9、S100B水平均高于认知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程14天时,两组血清MMP9、S100B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自发性HT增加脑梗死患者认知障碍发生风险,其中s HT患者较as HT患者更易出现脑梗死后认知障碍;HT认知障碍患者血清MMP9、S100B水平更高。
其他文献
本文依托一座300m跨径的上承式钢箱肋拱桥展开研究,目前国内钢箱肋拱桥建造不少,但跨径300米以上的钢箱拱并不多,并且在国内的5座大跨钢箱肋拱桥中,没有1座为上承式钢箱肋拱桥。因此结合此桥开展上承式钢箱肋拱桥静动力特性和稳定性研究是十分必要的。由于该桥的桥道系分离,桥面较宽,钢箱双肋之间肋间距也较大,因此本文进行了活载的偏载作用下钢箱肋拱桥静力性能的研究;拱肋间横向联结系形式及其布置、肋间距大小、
学位
<正>4.2冠心病4.2.1流行病学4.2.1.1冠心病患病率2013年中国第五次卫生服务调查显示[1],中国大陆≥15岁人口冠心病的患病率城市地区为12.3‰,农村为8.1‰,城乡合计为10.2‰。60岁以上人群冠心病患病率为27.8‰。与2008年第四次调查数据相比(城市15.9‰、农村4.8‰、合计7.7‰),城市患病率有所下降,但总患病率升高。2013年中国大陆15岁及以上人口冠心病的患病
期刊
门架式抗滑桩支护体系目前在边坡支护工程中面临重要需求,然而针对该支护结构的设计计算理论与工程应用案例并不多见,鉴于此本论文采用理论分析、模型试验、数值模拟、工程现场监测等手段,对门架式抗滑桩在边坡支挡中的作用机理、受荷规律、适用范围、设计计算方法等进行了研究,为滑坡和高陡边坡中门架式抗滑桩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试验数据参考。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与结论包含以下几方面:1.对门架式抗滑桩的受荷特点进行了研
学位
丁坝是山区河流航道整治中最常用的坝体类建筑物,具有改善航道水流条件和保护堤岸的作用。实际工程中丁坝多是抛石丁坝,此类坝体具有一定的透水性,不同透水特性对丁坝及其附近河床稳定性影响不同,因此,研究透水特性对丁坝三维水动力分布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研究成果可为长江中上游丁坝结构形式优化提供技术支撑。本文以计算流体力学的理论为基础,通过AUTOCAD建立不同空隙条件下透水丁坝三维模型,使用FLOW-3
学位
由于地形地貌等原因,山岭隧道洞口很多时候必须要在软弱围岩上修建,施工中产生的沉降值很大,远超过现行规范沉降值,即现行规范以岩质围岩为主给出的沉降控制值,不适用于以软弱坡积体为主的山区隧道洞口沉降值的控制。规范所给出软弱围岩的力学参数范围跨度过大,物理力学参数在此范围内变化时,隧道沉降值变化大。基于此,有必要对山区隧道洞口Ⅳ级、Ⅴ级和Ⅵ级岩质围岩和土质围岩进行分类分级,明确其物理力学参数范围,并根据
学位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劲性骨架拱桥在我国取得了极大的发展并在拱桥范畴取得了跨径方面的巨大突破。但由于劲性骨架拱桥主拱浇筑混凝土常用分环、分段多工作面外包的方式,主拱在施工过程中的结构刚度也是分阶段形成。这对于拱肋长细比较大的大跨径劲性骨架拱桥而言,在主拱刚度较小但荷载却相对较大的施工阶段,其结构稳定问题极为突出。因此,本文基于某600m钢管混凝土劲性骨架混凝土拱桥,对劲性骨架拱桥施工过程的稳定性
学位
地铁缓解了城市极大通勤需求,其庞大的人流量伴随着极高的安全需求。联络通道应运而生,其加固工法是重中之重。与传统工法相比,冻结法能有效阻挡地下水渗流、施工环境友好、复杂地层施工成本较低,故应用广泛。但冻结过程冻土帷幕变化复杂,需要深入研究其规律,以提高经济效益。本文分别运用ADINA和COMSOL软件模拟研究联络通道冻结加固工程,研究对象位于南宁地铁五号线新秀公园站和广西大学站之间。根据现场温度和声
学位
第一部分DCE分型评估前循环亚急性缺血性卒中血脑屏障通透性与预测血管内开通术后出血转化的研究研究背景及目的症状性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或闭塞可导致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对具适应症的患者选择合适时间行血管内开通治疗可防止缺血事件的发生,但血管开通过早有导致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通透性增高缺血脑组织发生出血转化(Hemo
学位
背景和目的:随着近视和高度近视人群的增多,选择屈光手术矫正近视的人也随之增多。近视屈光手术包括角膜屈光手术和晶体屈光手术,目前主流的晶体屈光手术是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ICL)植入术。ICL手术成功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术后具有理想的拱高,拱高是ICL晶体后表面到透明晶体前囊膜的直线距离,拱高过高有引起房角关闭,造成青光眼的风险,而拱高过低,则有可能
学位
背景:胶质瘤是指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的肿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高级别胶质瘤因为其高度的病死率引起人们的格外关注,但是目前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近期,国内外研究揭示了一些胶质瘤疗效及预后的分子标志物,但仍远远不能满足临床的需求。有研究表明RHBDD2(菱形结构域蛋白)在晚期乳腺癌及大肠癌中高度表达,并发现其早期在脑、脊髓等组织中都高表达,但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临床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