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隐喻操作认知分析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mxhjjc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隐喻,作为修辞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历来倍受关注.而对其认知的研究,又进一步拓宽了对隐喻本质的认识,加深了人们对隐喻的理解.修辞学的研究反映了隐喻语言运作的特征;认知的研究揭示了隐喻的概念性本质.该文正是基于对隐喻的这种认识,以英文两种语言隐喻操作上的对比分析,探讨隐喻的认知价值,从词类、句法和概念的角度详细分析了隐喻运作的基点,向内部挖掘隐喻的运作特征、构成规律,向外部探究隐喻的文化情境特性,力图揭示隐喻运作上的语言机制和认知价值的互动整合关系.该文强调,隐喻中的语言选择并不是盲目随意的,而是和人的认知活动密切相关的.该文同时试图整合隐喻研究的二分法(修辞、认知),探讨隐喻多层面操作的互动性,体现隐喻认知在英汉语言中的普遍性和文化制约性.该文首先追溯了中外隐喻研究的发展史.西方隐喻研究的发展是外向开放的;中国隐喻研究是内向单一的.只是到了现代,随着对西方理论的介绍与引进,国内才开始注意隐喻的认知分析,但也还是起步阶段.其次,就隐喻的操作,该文作了详尽的分析描述,分别从词类、句法和概念三大层面着重分析英汉隐喻的内部运作转换和外部文化情境关联.隐喻的概念性具有普遍性,更具有民族性的特征.最后,该文从理论的角度强调了隐喻的动态性和整体性.而隐喻三大层面的分析也是从操作的角度贯彻了隐喻过程的动态整体性.
其他文献
听力理解是语言学习的重要环节,也是语言使用的重要方面。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前,传达式听力理解过程被看作是一个被动的、接受性过程。随着信息理论的发展,人们对听力理解过程的
通过油酸和三氯化磷反应制备了油酰氯,再用油酰氯与谷氨酸单钠盐反应制备了目标产物油酰-L-谷氨酸.并讨论了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氯化反应的影响,确定最佳氯
帕特里克·怀特1973年因其长篇小说《暴风眼》的巨大成就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也是迄今为止唯一获该奖项的澳大利亚作家。他一生著作颇丰,创作了大约十二部长篇小说,两部中短篇小
在现今众多的外国小说家中,约翰·斯坦贝克作为近代美国文学的代表作家广为中国读者知晓。中国文学界对斯坦贝克研究成果丰富,但大都停留在对斯坦贝克小说的内容分析解读和写作
写作是大学英语学习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同时也是近年来大学英语教学中较为薄弱的一个环节.为了进一步了解中国学生的英语写作策略的运用情况,该文比较了不同写作水平的学
该文在阐述了语境的广狭含义之后认为,语境适应是导致经济社会乃至任何一个社会语言改变的文化内力.因此,语境适应理论是该文的理论基础.为了考察经济对语言的影响,该文以近
本文通过对杭州孔庙所藏4个《孔子圣迹图》版本的比较,初步梳理了其内容和图像渊源,认为各种版本之间存在着复杂的渊源关系。孔子形象的传播,有赖于当政者的推崇,以及不同时
该文在借鉴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中国大学非英语专业不同年级的英语学习者的词汇能力和词汇学习策略作了实证调查.研究的目的在于调查:1)不同阶段词汇接受性能力的
《荒原》被誉为"现代主义的宣言书",现代主义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要求读者的积极参与,另一个特点是艾略特提出的现代作品的"内在复杂性".这首划时代的长诗正是这些观点的生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