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纳米管表面固定GL13K抗菌肽的实验研究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eyka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在二氧化钛(TiO2)纳米管表面固定GL13K抗菌肽的方法并对其效果进行比较,筛选出其中一种最佳的固定方式,为钛种植体表面的抗菌改性及种植体周围炎治疗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采用阳极氧化的方法,在纯钛基材表面原位构建高度有序排列TiO2纳米管多孔结构,将GL13K抗菌肽固定至TiO2纳米管表面,通过观察样品的表面形貌、组成成分和抗菌成分释放动力学检测等比较几种方法固定抗菌肽的效果,并利用体外抑菌实验评估纳米管表面的抗菌涂层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的抗菌效应。具体实验内容如下:1、钛片的处理及TiO2纳米管的制备制备直径为15mm的圆形光滑钛片,使用阳极氧化的方式在钛片表面构建TiO2纳米管的多孔结构,并利用FESEM观察钛基材表面的形貌特征。2、TiO2纳米管表面装载GL13K抗菌肽将钛纳米管组作为空白对照(A组),采用物理吸附法(B组)、共价结合法(C组)及层层自组装法(D组)将GL13K抗菌肽固定至TiO2纳米管材料表面,通过接触角测量仪、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正置荧光显微镜以及紫外分光光度计分别对上述四组样品进行分析,以检测TiO2钛纳米管表面固定GL13K抗菌肽的效果。3、装载GL13K抗菌肽的TiO2纳米管材料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的抑制作用厌氧条件下,将装载抗菌肽的钛纳米管材料放置在含有牙龈卟啉单胞菌的血平皿中48-72h,观察材料周围是否存在抑菌环,不同时段分别检测牙龈卟啉单胞菌细菌悬液的浓度值,从而评估材料的抗菌率。结果:1、光滑钛片的表面呈镜面状;钛纳米管呈特有的蜂窝管状结构,管腔直径较为均匀,平均约80nm,纳米管高度约2.4um;2、接触角检测显示实验组的接触角相对于空白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增加,表明实验组材料的亲水性减弱;XPS分析结果显示400eV处,实验组氮元素的波峰较对照组均明显上升,表明GL13K抗菌肽成功固定至钛纳米管材料表面;FTIR检测结果显示1630cm-1时实验组的波峰均与GL13K抗菌肽的波峰一致,表明抗菌肽成功固定至钛纳米管材料表面;免疫荧光分析结果显示对照组材料表面未见明显荧光分布,实验组材料表面均可见不等量的荧光,证实抗菌肽已成功固定至TiO2纳米管材料表面。抗菌肽的释放曲线可见自组装组的样品表面至第5天时仍有抗菌肽持续释放,表明该组的缓释效应优于其它两组;3、TiO2纳米管-GL13K抗菌肽的抗菌药物涂层具备一定的抗菌能力。结论:三种方法均成功将GL13K抗菌肽接枝至TiO2钛纳米管表面,成功构建抗菌药物涂层,其中,层层自组装法的缓释效应最佳,对牙龈卟啉单胞菌有良好的抑制效果,有望改善钛种植体表面的持续抗菌性能。
其他文献
钛合金依靠高比强度和优异的耐腐蚀性能,已经在航海、海洋勘测、海洋平台等领域广泛应用。但钛合金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在海洋环境应用中所遭受的生物污损问题不容忽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如今的防污手段也从之前具有生物毒性和环境污染的方法朝着广谱无毒、环境友好、高效长效的方法发展。本文通过调节水热时间、温度等条件制备了具有高效抗菌性的表面;通过构筑钛及钛合金表面的微纳结构和注入润滑剂制备了长效、环境友好
立题依据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为多发于成人颅内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是一项重大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目前主要治疗手段为手术切除结合药物化疗。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是GBM的一线化疗用药,能使GBM细胞DNA分子发生烷基化(O6-MeG)损伤,致DNA分子双链断裂,细胞死亡。TMZ能高效通过血脑屏障,渗透到脑组织细胞中,在GBM的早期治疗中效果突出。
肺癌(lung cancer)是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第一的恶性肿瘤,其中85%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s,NSCLC)。尽管针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手段已取得较大进步
目的:对宿迁市城乡养老机构老年人的膳食营养状况及行为进行调查,目的是通过调查提出相应的营养干预意见,为改善宿迁养老机构老年人的膳食营养结构提高生活质量提供科学指导依据。方法:采用24小时膳食回顾法与自行设计的膳食行为调查问卷及食物摄入频率问卷进行调查。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从宿迁市城乡养老机构老年人中共抽取296名研究对象。运用每日食物及营养素摄入量与膳食结构进行评价养老机构老年人的营养状况,采用T检
回顾我国的发展史,机构精简已经持续了多年,历经了多次,但是直到目前为止,机构精简在这个经济发展迅速的时代仍然是一个需要持续研究的课题。1982年是历史的一个节点,邓小平同志作出了《精简机构是一场革命》的发言,将机构精简的意义提高到了新的高度,从此中国对机构精简的研究开始逐步深入、彻底。机构精简是优化机构设置的需要,也是克服官僚主义的需要,还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需要。作为县级层面而言,承担着具体的政策落
脊髓损伤(SCI)后炎症反应是继发性损伤的主要成分,已被认为是有效的治疗靶点。SIRT1已被众多研究证明在调节炎症中发挥关键作用。我们使用药物干预(SRT1720)和基因敲除技术,
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Retinoic Acid,ATRA)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的治疗中取得了极大成功,但对其它类型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
第一部分β-TrCP在AML患者中的表达研究背景: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源自造血干细胞的血液系统中的恶性克隆性疾病,除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可以长期存活外,大多数类型AML患者存活期短,预后欠佳。AML的具体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确,因此在分子水平上继续探索AML的发病机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泛素-蛋白酶体通路通过特异性地介导底物的泛素化,介导细胞的
研究背景和目的创面修复是一个复杂而高度有序的调节过程,其不仅需要多种细胞的共同参与,还涉及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的相互作用。而伤及皮肤真皮的创伤以启动正常创伤愈合过程
目的:通过建立兔肝VX2肿瘤模型及MRI引导下兔肝VX2肿瘤微波消融,对照分析兔肝VX2肿瘤MWA术后MRI影像学及病理表现,分析肝肿瘤微波消融灶MRI与病理的相关性。方法:分别在2只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