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程序违法判决体系化研究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ng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行政机关遵守行政程序不仅是依法治国下维护客观法秩序的要求,同时也是保障行政相对人程序性主观公权利的要求。行政相对人对行政机关违反行政程序的行为提起行政诉讼,法院经过对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审查作出不同类型的判决。司法审查中,由于行政程序违法判决标准不清、实体法依据缺乏、法律效果缺乏及行政诉讼诉判关系具有特殊性等原因,一方面,导致法院在对行政程序违法案件进行合法性审查时存在适用依据的困难,另一方面,原告也对判决结果不满意而频繁上诉,争议不能得到实质性化解。针对这一问题,目前我国行政诉讼理论聚焦于采取不同的解释方法解释判决要件,提出了“二分法说”抑或“三分法说”等,试图以解释大前提的方式更多囊括实践中层出不穷的行政程序违法类型,为其提供判决依据;于此同时,行政程序规范的数量增长也在供给行政程序的实体法依据。但是,上述作业仍然遵循单一的合法性审查视角,片面关注大前提的完善,而忽略了作为争议一方的行政相对人的利益诉求,实质上于解决行政程序违法问题助益不大。文章从规范、理论和实践三方面梳理我国行政程序违法司法审查的现状切入,进一步从理论上对行政程序违法判决构成要件展开分析,并提出目前司法实践和学界研究存在的问题,最终基于新的视角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完善建议。具体而言,文章第一部分通过界定行政程序违法的类型以明确研究对象,通过基于法教义学研究立场和我国行政诉讼法担纲行政程序法功能考虑,以《行政诉讼法》中的行政程序违法类型规定为主,结合司法实践和理论中的观点一并界定文章的研究对象。第二部分从理论上分析行政程序违法判决的构成要件,揭示出不同类型判决之间存在着司法适用的顺序,这反映出行政程序违法司法审查诉判不一致的客观特性,以及对确认违法判决的倾向性适用。第三部分则指出行政程序违法在司法适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行政程序违法判决法律依据不明确、判决的标准不清、法律效果缺乏依据以及诉判关系的特殊性四个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目前学界并没有对此提供较好的解决思路。第四部分以行政判决书的构造为新的观察视角,最终揭示出裁判理由中法院对行政程序违法的认定与说明,承载着对判决主文中行政程序违法性的说明和对原告诉讼请求的回应,前者与判决主文本质上一致,是内容与结果的关系,后者通过回应原告的诉讼请求体现对公民程序性权利的保护,二者共同达到实质性化解争议的效果。第五部分针对前述内容研究认为,为实质性化解行政程序违法争议,我国实定法应当从明确判决的适用依据、理顺判决之间的适用关系、增加判决的类型、统一判决的法律效果、完善实体法规定五个方面进行完善。
其他文献
预算关涉人民福祉与社会公共利益,预算权力监督是现代民主法治国家的内在要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街道承担着大量基础建设和社会管理职责,已成为基层民主建设的前沿阵地。同时,街道经济日渐繁荣,统筹财力的能力不断增强,资金运作的规模也越来越大,社会上不断出现街道预算亟需监督的呼声。面对这一新困境,部分地方人大进行了街道预算监督工作的探索。在街道辖区内,由区县人大常委会的派出机构街道人大
学位
意识形态领导权问题关乎社会主流价值体系的引领、关乎社会政权的稳定以及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兴衰成败。21世纪以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全球化等形势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导权产生冲击,同时国内正处于社会变革的转型期,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巩固和发展面临着着新的挑战和任务。本研究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置于21世纪以来的历史背景下进行考察,
学位
股东加重责任制度起源于美国金融机构监管实践活动中。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金融危机造成美国存款机构大量破产,导致了联邦存款保险基金的损失。因此,为了避免清算陷入财务危机的存款机构,保护存款保险基金免于损失,监管机构要求金融控股公司向不能清偿债务的子公司注入资金或者向存款保险基金或者赔偿因子公司经营失败给公共债权人(例如存款人)所造成的损失。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政府动用了大量的财政资金来救助那些陷
学位
诈害诉讼的受害人属于案外第三人,在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下,该第三人无法参与诉讼进行事中救济,因为其对争议的诉讼标的既没有实体法上的独立请求权也不具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其不属于我国诉讼法上规定的具有诉讼参加资格的有独三或无独三。诈害诉讼第三人受到本诉诉讼结果损害的,只能在诉讼判决生效后,向法院提出第三人撤销之诉,或在执行程序中启动再审,亦或是直接另行起诉,这些事后救济途径均具有滞后性,也不符合诉讼经济的
学位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世界多极化不断演变、文化多样化飞速发展、社会信息化高速发展,地球村的形成使世界各国联系越来越密切,世界各国日益成为利益相关,命运与共,不可分离的集合体。虽然和平与发展作为当今鲜明的时代主题,但我们仍然面临着许多共同的挑战,需要解决的世界性难题和全球性挑战也越来越突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是直面世界现实性问题,回应当今一系列严峻的现实难题,应对一系列传统安全问题和非传统安
学位
近年来,在法官裁判逻辑与当事人诉讼策略之间一直存在着微妙的分歧,该分歧在一定程度上干扰司法权威、社会和谐,学界一直未对此分歧提供有效的分析及解决对策。本文主要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农村土地诉讼中法官裁判逻辑与当事人诉讼策略的冲突与平衡问题进行研究。理性分析在农村土地诉讼裁判中法官裁判逻辑与当事人诉讼逻辑的现状,归结我国现行司法制度在实践中的不足,探索法官裁判与当事人诉讼策略的平衡策略,推动法治社会在
学位
刑诉法修订规定了未成年人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2020年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十一)将未成年人刑事责任能力下调至十二周岁。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年龄差距的扩大,不仅使得未成年人刑事犯罪范围进一步扩大,也进一步加剧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特殊、复杂程度。在此基础上,区分成年人与未成年人认罪认罚自愿性内涵具有现实必要性,对未成年人认罪认罚自愿性的保障措施完善,成为未成年人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所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除
学位
自从香港回归以来,香港双语判决书一直是诸多学者研究的对象,但是,少有学者从翻译角度对香港的中文判决书英译进行研究。因此,本文基于目的论,试图总结归纳香港译者在判决书英译所采取的翻译方法。本文试图解决以下两个问题:(1)在目的论三原则的指导下,香港译者在翻译判决书时会采取哪些翻译方法?(2)对于翻译不当的情况,具有哪些改善方法。本文通过定性研究以及举例发现,香港译者较大程度地遵守了目的论的三原则。首
学位
股东协议是指以公司内部职权的划分、公司治理方式、股东之间的权利义务为内容,公司的股东与股东之间,公司与股东之间签订的协议。虽然,不同学者对其定义有不同的看法,但是也都认同公司治理为其实质内容。本文从公司治理层面探讨股东协议的定义、分类、性质、兴起,并分别从理论、域外制度供给、司法三个方面探究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协议的构建。第一部分明确本文探讨的是公司治理语境下的股东协议。这里的公司治理采取广义的概念,
学位
伴随着我国2019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对书证提出命令申请要件的具体细化,对书证提出命令申请人所课予的完成书证特定化的要求亦在《最高人民法院新民事诉讼证据规定理解与适用》的相关释义中被明确强调,这是我国大陆地区于相当正式的意义上对申请方当事人应履行的书证特定义务的一种明认。然而我国2019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45条第1款规定并未将“书证的名称”、“书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