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式发展视阈下云南民族地区产业发展与政策选择

来源 :云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lu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族及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以及由此而导致的各民族经济事实性不平等问题,严重影响着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目标的实现,是当代中国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重点研究的问题。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立,使云南省内各少数民族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等社会形态直接进入了社会主义,完成了社会形态的跨越,民族之间享有法律和政治上的平等。但是,由于历史脱胎差距及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云南民族地区之间、各民族之间由于生产力发展差距而导致的事实性不平等仍旧是一种客观存在。作为一个民族省份,云南能否尽快消除各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事关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在的切实实现。但是,常规发展战略不仅无法缩小区域、民族之间的差距,解决民族经济平等问题,由于经济发展中的“马太效应”,还会出现领先的民族、区域优势不断扩大的趋势。因此,要解决云南民族地区的民族经济平等问题,实现民族团结与各民族共同繁荣,就必须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道路。   产业发展落后是制约云南民族地区各民族经济平等的主要因素。云南民族地区生产力落后的核心要素就在于产业的落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传统的农业构成了主要产业形态,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导致大量民族人口集中于传统农业中,生产率低下,隐性失业人口大量存在,是民族人口普遍贫困的主要成因,也事实性地导致了民族区域与其他区域之间的差距;二是第二产业主要集中在自然资源开采和初级利用方面,产品以输出为主,产业链短,吸收劳动力少,价值分配链短,价值在各民族群众中的分配呈现出典型的分均衡特征,直接导致了不同民族之间、民族内部群体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三是第三产业层次低,吸收第一、第二产业转移出来劳动力的能力不足,为第一、第二产业发展提供必要服务的能力不足,导致了云南民族地区产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拉大了云南民族地区民族人口与其他区域人口的经济发展差距,进一步加剧了该区域内的民族经济平等问题。可以看出,云南民族地区各民族在三次产业中的分布以及自身素质产业所导致的参与能力、获益能力的差异,导致了各民族之间、民族内部不同群体之间经济上的差异,成为影响各民族经济事实上平等的主要制约因素。   全面考察时代与区域特征是云南民族地区产业与民族共同发展的必然要求。当代中国,民族地区的最大特征就是民族与区域之间的紧密结合,即分布在不同区域的民族总体上呈现出特定的自然地理特征;而当代中国民族地区面临的最大困境之一,就是区域产业发展与区域民族发展之间的非协调、甚至是脱节问题。以上两个方面,在特定的时代环境下,总是不断地发展和变化着的。因此,充分考察云南民族地区所处的时代特征与区域特征,是推动该区域产业与民族共同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云南民族地区产业发展需要考虑的时代环境主要包括产业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周边国家产业发展、我国国内产业发展状况,政策竞争与政策协调等。这些要素之间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包括区域内部环境和区域外部环境的复杂环境系统,影响甚至规制着云南民族地区产业的发展,也影响着云南民族地区民族的发展。因此,全面、系统地分析特定的时代、区域特征,考察其以何种方式、在何种程度上影响产业发展与民族发展,其核心意义在于为探索云南民族地区共建共享的产业选择策略及产业发展路径奠定基础。   共建共享是实现民族经济平等的必要前提,也是实现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重要途径。要实现云南民族地区共建共享,就必须遵循特定的产业选择策略:首先是以资源导向型为主要策略,注重发挥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尤其是丰富、独特的社会资源优势,推动社会资源产业化,主要包括民族文化、民族旅游、民族艺术保护等产业;其次,在社会资源产业化过程中,还应兼顾劳动密集型策略、辅以科技密集型策略,在解决民族社会与民族人口的发展问题的同时,也为提升该区域产业的竞争力与未来产业持续升级奠定基础。要实现云南民族地区共建共享,还必须依据区位优势,设计特定的发展路径:第一是推动各民族积极参与产业全球化、加快民族优势社会资源的产业化,大力发展绿色产业;第二是利用云南民族区位特点,以建设沿边经济开放区为契机,建设沿边外向型产业;第三是利用国际、国内产业转移机遇,增强民族地区产业配套能力,建设符合绿色发展要求的产业承接基地;第四是利用云南民族地区特定的地理空间特征,在更大空间范围内拓展与延伸产业链,推动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第五是利用该区域内的特色社会资源与绿色生态资源,率先进入具有优势的新兴产业、培育未来的主导产业。该产业选择策略与发展路径设计的根本目标,是保证云南民族地区各民族在自身优势资源产业化过程中、实现共建共享,推动民族经济平等的逐步实现。   加快云南民族地区产业发展,推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目标的实现,有着独特而鲜明的政策要求:即如何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克服现有产业的制约性要素,如何充分利用特定的时代与区位特征,充分利用产业的资源与区位优势,加快产业的发展,推动云南民族地区共建共享,保证民族平等的切实实现。基于这一目标与特定的制约因素与有利条件,云南民族地区产业政策应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是政策的价值取向问题。产业政策的价值取向应以推动民族经济平等为主要价值目标;第二是设计原则问题。产业政策设计应体现出科学性和实效性,具体体现云南民族地区所处的国际、国内及区域内府际关系特征,在更大空间范围内推动产业与民族共同发展的实现;第三是政策工具选择与内容设计问题;主要包括,资本形成与使用政策、产业形态升级政策、产业配套与承接产业转移政策、跨国产业发展协调政策、劳动力使用补贴政策、科技激励与补贴政策等,其核本质是价值取向与政策目标的具体实现手段与工具;最后,政府对产业政策的实施状况也事关加快产业发展、推动民族经济平等的实现效果,本文中也进行了对政策实施保障机制进行了具体的建议。本研究从跨越式发展对云南民族地区实现民族经济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团结的必要性出发,具体地分析了产业发展对云南民族地区各民族经济平等的制约性要素,并充分产业发展的视角考察了云南民族地区所处的时代与区位特征,围绕区域内各民族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尤其是社会资源产业化问题,结合特定的区域优势,进行了产业选择策略和产业发展路径的设计,并围绕加快产业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发展目标,进行了具体的政策建议,从而较为完整地研究了云南民族地区产业与民族共同发展的问题。但是,从产业发展的特征来看,云南民族地区产业应属于一个完整的体系,应“选取较多地区、较多时间点上的多样本,即分析较多国家或地区的同一过程”①,消除其中个别区域的偶然特征,从而得出一般性的规律。在研究过程中,由于资料获取、分析工具等方面的限制,使得研究样本的选择无法照顾到研究区域内的所有个体。同时,云南民族地区是一个宽泛的区域,其中包含着许许多的具体民族,这些民族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源各不相同,因此在资源产业化方面的具体策略和发展路径等方面也应具有不同的特点,在政策方面也应有着特殊的需求,这也是云南民族地区产业发展与政策选择中应详细、具体研究的问题。以上诸多不足,为继续研究留下了研究空间。
其他文献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本文介绍了中共早期的中央领导人,其史料价值不言而喻。本刊特予连载,希望读者喜欢。1927年7月12日,汉口关于何时撤免陈独秀职务,在党史界一直存在争议。据蔡和森回忆:“不知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及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出台后,人民币的国际化成为国内外热议的焦点。我国政府也在逐步推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工程建设中,建筑物破坏的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建筑物所在的地基达到了地基的极限承载力所造成的。常用的地基极限承载力的理论算法的极限承载力公式并没有考虑到地基基础底部以
“笃笃!笃笃!”清晨,窗外又传来了那熟悉而有节奏的拐杖声.每次我都会轻轻地推开窗,凝视着那个熟悉而坚定的背影渐渐地远去,心中不由得涌起一阵阵感动.那个拄着拐杖从我家楼
在传统的侵权责任法领域,雇主责任是典型的替代责任,而且立法者对雇主责任的规制更多的倾向于对雇主的苛责,对雇员,受害人利益的保护。在我国的侵权责任法的现行体系下,这一倾向尤
本文通过对转基因食品总体情况进行论述,并对转基因食品的特征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关注转基因食品安全这一主题。同时,本文对国外和我国转基因食品立法和执法现状进行了分析和
所谓地方法治,是指各个行政区划主体在国家法制统一的前提下,依据本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按照法治精神和理念,实施的相应建设性措施和相关制度安排。从中央
我国有关食品安全领域消费者赔偿制度的立法主要有:《食品安全法》、《侵权责任法》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1993年首次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九条中明确规定了“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