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计算机仿真的骑行交通伤生物力学机制及鉴定方法研究

来源 :南方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BIN00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大多数地区,自行车作为方便快捷的交通工具仍被广泛使用着,自行车数量估计已拥有4多辆,每天平均600多万辆自行车在道路上行驶。由于自行车数量庞大,加上我国混合交通方式复杂、交通安全意识的薄弱、道路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限制性因素,使得我国汽车-自行车交通事故高发。从事故受害方的角度分析,自行车使用者的伤亡率远高于机动车驾驶员,造成的负面影响较大。在司法鉴定区域,鉴定是否为骑行的委托较为常见,同时也是难点之一。目前通常使用尸体检验发现的损伤,特别是骑跨伤来确定是否为骑行状态。但是,即便是骑行状态被撞,出现典型的骑跨伤的概率也不是很高,即使出现符合骑跨伤特点的损伤,也未必是骑行时被撞的。系统研究自行车相关的交通事故特点及自行车使用者成伤机制,对明确事故原因、责任认定和事故防范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小轿车与自行车碰撞实际案例,通过现场勘验、事故车辆勘验和尸体解剖,重建事故过程,再利用计算机虚拟碰撞技术进行验证,进而探讨碰撞后自行车控制人的运动轨迹和成伤机制,从而为骑行/推行的鉴别提供参考依据。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事故事故勘验及事故过程重建。对事故勘验、事故信息采集的流程及方法进行了概况,并通过2例小轿车-自行车案例,进行PC-Crash事故过程重建,重建汽车与骑车人碰撞运动学响应过程,明确了汽车-自行车的人体运动轨迹。并整理分析出骑行和推行的痕迹特点。2、利用手持式三维激光扫描仪的尸体检验及损伤分析。明确了尸体扫描的方法及注意要点,以及探讨了体位改变,损伤与痕迹三维空间的位置比对方法。人体损伤及致伤条件分析。对小轿车-自行车侧面碰撞的过程进行了讨论,并结合碰撞过程、仿真分析对骑车人、推车人的人体损伤部位及致伤条件进行探讨。明确小轿车与自行车骑/推行状态被撞时,痕迹、自行车与人体运动轨迹及人体损伤的特点,以及致伤条件,并得出骑行与推行被撞重要的区别点。研究表明,运用PC-Crash对事故过程重建,再现了小型轿车与自行车的碰撞过程,仿真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吻合,证明了 PC-Crash对于重建事故的可靠性。同时利用PC-Crash 对研究进行验证,仿真结果与实际案例相符合。小轿车前部与骑自行车侧面碰撞时,人体损伤的形成与车速有关外,还与自行车的座包高度、以及小轿车发动机盖高度和发动机盖长度有重要的相关性。骑自行车人胫腓骨骨折的发生率不到65%,也是骑行与推行之间的重要区别点。同时发现骑行时,座包移位(脱落)的发生率大于90%。
其他文献
海洋是生命之源,地球上80%的物种都栖息在海洋中。甲藻和红树内生真菌都是海洋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甲藻作为海洋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为海洋中的鱼虾等生物提供食物;红树内生真菌作为海洋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在物质的循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于二者的重要作用,甲藻和红树内生真菌也成为了海洋天然产物领域研究的热点。本论文主要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对前沟藻属甲藻Amphidinium sp.藻体的次级代谢产物进
学位
铁死亡是一种铁依赖的程序性细胞死亡过程,是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积累的结果。近年来,各种铁基纳米材料作为铁死亡诱导剂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肿瘤细胞内过氧化氢的含量不足,仅仅使用铁基纳米材料很难通过铁死亡途径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在此,我们研发了一种芬顿反应回旋加速的纳米颗粒,通过回旋加速产生的ROS来增强抗癌效果。自组装纳米颗粒(SA2-SFN-FGN
学位
背景:非模式生物具有比模式生物更加突出的能力,例如抗缺氧、抗衰老和再生能力。大部分非模式生物尚未构建参考基因组,一方面因为基因组组装依旧困难重重,另一方面是因为基因组测序相较转录组测序依旧价格不菲。转录组测序数据从头组装和注释的分析策略越来越多地被采用,该策略能够经济高效地挖掘非模式生物中基因的表达水平差异以及活跃的生物学通路。然而,由于实验操作人员专业水准、测序平台及其环境差异,测序数据污染现象
学位
脓毒症(sepsis)是一类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常伴有多器官功能障碍。目前治疗脓毒症的主流方式仍为支持疗法和抗生素应用,但由于其复杂的发病机制,该病的死亡率和发病率一直都居高不下,已经成为重症监护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也一直是临床医学领域关注的焦点。脓毒症一旦没有得到及时的干预,会从早期的高炎症状态演变成随后的低炎症状态,极易引发严重脓毒症休克甚至多器官功能障碍。川续断皂苷Ⅵ(A
学位
研究背景结直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近些年,在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的趋势不断上升。中药的抗肿瘤作用及药物开发利用研究是近些年的研究热点。小檗碱,又称黄连素,是一种异喹啉类生物碱,是中药黄连主要有效成分,临床上用于腹泻和胃肠炎疾病。近些年有研究表明,小檗碱对包括结直肠癌在内的多种癌症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然而其分子机制尚不清楚。长链非编码RNA是生物生命活动和疾病的重要调控因子。众多研
学位
背景颅颌面骨缺损修复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的迫切需要。高密度聚乙烯(High density poyethylene,HDPE)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不可降解性,广泛应用于颅颌面骨缺损的长期植入,然其成型方式及表面活性仍需进一步改进。目的通过3D打印HDPE支架,运用聚多巴胺(Polydopamine,PDA)结合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
学位
目前,日益增加的耐药菌已经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在此环境下,人们迫切需要新型的药物研发策略或者新型的抗菌手段来对抗病原菌。本论文基于新型的药物研发策略以及基于光动力治疗手段来开发新型的抗菌剂,并对它们的抗菌活性与机理进行研究。论文的工作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基于药效基团杂合的理念开发了 10个新型的1,3,4-噁二唑-2(3H)-诺氟沙星杂合体。体外抗菌实验表明大部分的杂合体对革兰阴、阳性菌
学位
癌症是世界范围内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被认为是全球人口的主要死因。喜树碱(Camptothecin,CPT)作为一种经典化疗药物,对多种肿瘤具有显著的抗增殖活性,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然而,CPT水溶性差、缺乏选择性等缺陷严重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近年,大量新型药物递送系统被开发用于化疗药物的靶向运输,多肽-药物偶联物(Peptide-drug conjugates,PDCs)作为新型抗癌靶向疗法受到了广泛
学位
微/纳米马达是革命性的微型机器人系统,能够将包括光、超声和热能等在内的多种能量转换为机械动能。在这些驱动马达的方式中,光驱以其无线式传播、精准运动控制和高效驱动等优点已成为微/纳米马达研究的热点方向。尽管科研工作者们已经在包括显微外科和诊断在内的医学治疗中探索了光驱微/纳米马达的运动能力,但将其内在能量转化为生物电神经刺激和在生物组织内的可控穿透等方面仍未探索。针对以上的问题,本研究以光驱动微/纳
学位
砜类和喹啉类化合物是两种非常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在生物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亚磺酸钠和2-甲基喹啉分别是合成砜类化合物和喹啉类化合物重要的合成子。本论文进行了亚磺酸钠和2-甲基喹啉作为底物的合成方法学及产物的生物活性研究。论文内容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亚磺酸钠作为底物的合成方法学和产物的生物活性研究。亚磺酸钠可参与反应合成砜类化合物,已报道的关于磺酰亚甲基氮杂环的合成方法存在许多不足,如金属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