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霜霉病菌侵染模拟、致病机理和高温诱导抗病性的研究

来源 :东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44次 | 上传用户:zdh3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瓜霜霉病菌是由古巴假霜霉菌(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 Rostow)引起的侵染性病害。全世界大约有70多个国家发生,对黄瓜生产威胁极大。80年代以后,随着设施蔬菜生产规模的扩大,棚室温湿度条件利于病害的发生流行,黄瓜霜霉病成为黄瓜生产的障碍。为有效防治黄瓜霜霉病并降低化学防治造成的环境污染,以黄瓜霜霉病的生态防治为目的,本文从以下几方面针对进行了初步探讨。 对黄瓜霜霉病菌侵染模拟的研究,明确了其侵染的温湿度条件,霜霉病菌侵染离体叶片的适宜温度是25~35℃,2h的高湿就足以导致侵染。-20℃的低温保存10个月的黄瓜霜霉病菌种仍具有致病力。同时建立了温度影响致病力的侵染模型,证明其符合Logistic模型。离体和活体病叶片可连续几天产生孢子囊,分析显症后天数与累积孢子囊量发现二者之间呈抛物线型,而显症天数与病斑面积间则符合Gompertz模式变化。 首次提出黄瓜霜霉病菌致病机制是其产生致病毒素和致病酶的作用,提取到具有较高活性的致病毒素SM-2。 “高温闷棚”防治黄瓜霜霉病提出后的二十年内,尚未对其相关的环境因子进行详细的研究。在棚室可控高温条件下,湿度对病原菌致死的影响国内外还未见系统的报导。本文采取温湿度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高温处理对黄瓜霜霉病菌侵染的影响,明确了在80%的相对湿度条件下,45℃处理2h可以有效防治黄瓜霜霉病的发生,从而为该生态防治方法在田间应用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而高温诱导寄主—黄瓜亦可产生抗病性,这一结论是本研究创新。研究高温诱抗机制,发现高温诱导后寄主的PAL、POD、SOD、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的活性均较对照升高。同时细胞壁表面有大量木质素沉积,分析几方面因素认为,在高温诱导过程中,寄主的防御酶系及木质素协同起到抗病性作用,而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降解霜霉病菌孢子囊细胞壁、破坏病菌组织来发挥抗病性作用。 此项研究为黄瓜霜霉病的生态防治提供进一步的理论和方法。
其他文献
智力障碍儿童是社会中特殊群体的一类,如何培养其文化常识与生活能力是当今政府与社会逐渐关注的重要问题。笔者针对智力障碍儿童的身心特点与情绪障碍,结合所学,致力于探究适合
随着制造技术的发展,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生产的产品种类也有很大的扩充,而传统的缺陷检测手段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要求了,所以对检测技术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以适应科技的
生态农庄的选址直接影响生态农庄项目的成败。农庄选址受到市场、区位、农业资源、地域特色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生态农庄选址研究中运用SWOT矩阵,可对各类影响因素进行
第23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9日下午在政协礼堂开幕。本届大影节覆盖500余所高校,300余部国产电影角逐主竞赛单元.4000余部大学生原创影片参与了选拔。
自2012年以来,我国开始强制实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和审计,上市公司按要求对外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并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这有
1车位监测系统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大城市都出现了停车收费的问题。我国目前主要采用的是人工收费的方式,随着人力成本的上升,这种方式将难以为继。在发达国家目前主
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企事业单位内部会议也不断增多,会议信息量也逐渐增大。企业公司内部需要经常通过会议进行沟通、问题解决以及决策的制定。而现在企事业的会议管理工作
本文对线控转向系统的相关结构组成、关键技术以及可靠性进行了简要说明。以此为依据,建立了线控转向系统的简化模型和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针对线控转型系统(SbW)关键参数
本文测试分析明确制绒后表面有机物残留,导致黑斑问题,通过高温硼扩散、背面场钝化后EL测试成像表现突出。故对该制绒后硅片进行增加HCL/H2O2溶液清洗工艺并优化温度后,电池E
<正>《端方淑女》(Memoirs of a Dutiful Daughter)(作家出版社2011年版,国内另有江苏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译名为《闺中淑女》)是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de Beauvoir,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