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浓度倍增及干旱胁迫下作物气孔导度与水分利用效率响应与模拟研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hh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上升,极端干旱与高温天气频发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和干旱胁迫均会影响作物的生长和生理。同时,作物良好的生长离不开适宜的氮素供应。因此,在不同氮处理水平下探究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协同干旱胁迫对作物生理生长的影响、了解作物应对气候变化的生理调节机制,有助于在未来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与水资源匮乏环境下,为制定合理的灌溉施肥策略、提高作物水肥高效利用效率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本文通过两个人工气候室盆栽试验并结合气孔导度模型,探究了二氧化碳浓度倍增以及干旱胁迫对大麦与番茄生长、生理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机理,讨论了 Ball-Berry模型在不同土壤水分环境下对气孔导度与水分利用效率模拟与预测的适用性。试验一,在两个二氧化碳浓度(400ppm和800 ppm)环境下,设置两个氮素水平(0.5 gN pot-1和1.0 gN pot-1),分别对大麦及番茄幼苗进行充分灌溉与渐进干旱胁迫处理,研究了叶片水分关系和作物氮素利用效率对二氧化碳倍增、氮素水平及土壤渐进干旱的响应;试验二,在两个二氧化碳浓度(400ppm和800ppm)环境下,设置两个氮素水平(1.0 gN pot-1和2.0 gN pot-1),对番茄植株进行充分灌溉、亏缺灌溉和分根区交替灌溉处理,基于叶片气体交换数据,检验了 Ball-Berry 模型模拟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效率的适用性与精准度。主要结论如下:(1)明确了二氧化碳浓度倍增环境下氮素水平对大麦与番茄植株叶片气体交换、水分关系、干物质积累以及水氮利用效率应对土壤渐进性干旱胁迫的响应特征。二氧化碳浓度倍增提高了大麦和番茄作物的光合作用和水分利用效率,同时降低了比叶面积;而氮素水平对大麦和番茄植株的水分利用效率影响不同。在渐进性干旱过程中,大麦叶片气孔导度相较于番茄叶片气孔导度对叶片脱落酸(ABA)浓度变化响应更敏感,但二氧化碳浓度不影响两种作物气孔导度对叶片ABA浓度响应的敏感性。与常规二氧化碳处理相比,二氧化碳浓度倍增降低了大麦植株的日蒸腾量,但对番茄植株的日蒸腾量没有影响。同时,二氧化碳浓度倍增提高了大麦叶片的碳含量,降低了番茄叶片的氮含量,进而分别提高了叶片碳氮比,但高氮处理显着降低了叶片碳氮比。结果显示,适当的氮素供应可以调节植物对二氧化碳浓度倍增和土壤水分亏缺的适应性。(2)探究了二氧化碳浓度倍增和不同程度土壤干旱下Ball-Berry模型模拟番茄叶片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效率的适用性与精准度。土壤水分亏缺所导致的Ball-Berry模型中斜率(m)下降反映了模型在干旱胁迫环境下对光合作用、二氧化碳浓度和相对湿度的不敏感性;但在二氧化碳浓度倍增下m值增加,表明在不同二氧化碳浓度下Ball-Berry模型对气孔导度的模拟独立于光合作用。在常规及二氧化碳浓度倍增下,Ball-Berry模型均表现出对不同土壤水分状态下番茄植株气孔导度预测的高精度和广泛适用性;但在常规二氧化碳浓度下,由于模型对土壤水分的较高敏感度,使番茄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预测范围和精度受到了负面影响,这种限制在二氧化碳浓度倍增环境下得到了改善。此外,鉴于Ball-Berry模型对土壤水分状态的敏感程度,水分状态函数的引入可能会提高其预测范围与预测精准度,这对提高Ball-Berry模型的适用性与模拟精准度与精度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我国农业用水总量常年占用水总量的60%以上,且主要用于农业灌溉。加快推进农业高效节水技术的大范围应用,是缓解国内水资源供需矛盾、保障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我国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管道灌溉系统与供水管网系统发展尚不能完全满足农村地区生产生活的需求。农村地区的管道灌溉系统在设计上还缺乏智能化的手段。并且,针对我国农村地区输水距离长、长期缺乏维护的特点的供水管网研究较少。此外,在我
学位
土壤氮肥监测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土壤含氮量监测对农业生产以及生态环境等多个方面均有重要意义。现阶段土壤含氮量测量手段和技术主要是依靠实验室内的仪器如连续流动分析仪或有关化学分析方法完成,其测量精度虽然较高,但速度较慢,测量结果存在一定滞后性,不能及时指导灌溉施肥。基于目前缺乏田间氮素长期监测设备以及相关测量理论的背景,本文采用矢量网络分析仪、同轴探头等介电测量设备,基于介电极化、介
学位
近年来河套灌区种植结构变化明显,但因缺乏适宜的用水效率和效益综合评价指标,已往种植结构优化难以统筹考虑灌溉水和降水的利用效率和效益,以及区域内外作物用水效率和效益的协同,水足迹与虚拟水理论的提出,为解决这一难题开辟了新途径。以中国北方河套灌区为例,利用Aqua Crop模型量化了单位能量水足迹(EWF)、单位产量水足迹(PWF)和单位净效益水足迹(NBWF),基于此评价了灌区作物用水效率和效益的时
学位
水稻(Oryza sativa)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提供了全世界超过一半人口的口粮,对我国所在的亚洲地区尤为重要。同时水稻作为一种经典的单子叶模式作物,为人类研究和探索生命科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基因编辑技术对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领域的基因工程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2012年由科学家发现的来源于古生菌免疫机制的CRISPR/Cas9系统可以使Cas9蛋白在g RNA的引导下在基因组DNA
学位
桑葚富含花色苷、多酚类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具有抗炎症、抗癌、抗氧化等生理功能。桑葚果粉一般是将新鲜桑葚干燥后粉碎制成粉,但由于桑葚果粉的吸湿性强,易造成较大损失率。本文以成熟期新鲜桑葚为原料,选择合适的冻干助剂和湿法粉碎工艺参数制备冻干桑葚果粉,并对桑葚果粉的生物活性、稳定性及在面包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3种冻干助剂糊精、β-环糊精和麦芽糊精对桑葚果粉含水量、水
学位
学位
粮食关乎国计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黄土高原地理位置特殊,光热资源丰富,玉米种植面积广,研究该地区玉米光温生产潜力以及种植区适宜性,为黄土高原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极为重要。本研究以黄土高原为研究区域,运用逐步订正法和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结合Arc GIS,分析了黄土高原1961~2017年光温因子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计算了该地区光温生产潜力,分析了光
学位
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确定适宜的灌水下限是制定棉花合理灌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确定以茎木质部水势(Ψstem-pd)为灌水下限的灌溉制度,可以避免传统土壤含水量空间变异性带来的间接误差,充分利用作物本身的节水能力来达到高效节水的目的。本文以桶栽试验与大田试验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不同棉花品种对短期和交替干旱胁迫-复水的响应,以此来确定适宜的基于棉花木质部水势的灌水下限。2020年桶栽试验研究新陆中
学位
随着全球水资源短缺,再生水灌溉成为解决农业用水不足的重要途径。再生水灌溉具有节约水资源、保证率高、作物增产等几大优点,但其中含有的大量悬浮物、有机质、盐分等物质在灌溉后进入土壤环境,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与水力特性,长期灌溉后土壤导水率下降,甚至出现斥水性。本研究采用一维垂直定水头积水入渗,以五种不同水质的再生水与清水灌溉亲水与斥水土壤,获取累积入渗量、入渗率、湿润锋实测数据。分别使用HYDRUS-1
学位
举办“长三角阅读马拉松”赛事是长三角地区文化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文章结合品牌化运作理论及其解释框架,从品牌定位、品牌标识、品牌管理、品牌宣传、品牌创新等方面分析该赛事的品牌化运作模式和组织经验,以期为其他跨区域性阅读推广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提供参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