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剧理论视域中自我的网络呈现——以B站中的vlog用户为例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sa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和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为我们带来了方便快捷的4G时代,并迎来即将到来的5G时代。在如今成熟的网络技术助推下,新兴的网络应用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大众视野。其中,短视频的崛起无疑给人们日常生活增添了很多精彩瞬间,许多值得回味的瞬间皆可通过短视频的形式进行记录。2018年,vlog作品在网络上井喷出现得到国内的高度关注,被称为“vlog爆发的元年”,这为人们的线上自我呈现又带来了新的契机。Vlog全称为videoBlog,中文译为视频博客,是在如今新媒体技术更为发达的时代背景下,传统博客Blog继承发展而来的产物。Vlog由于其作品本身贴近生活、高度真实性等特征,受到越来越多年轻群体的欢迎,成为互联网时代下人们在网络中进行自我呈现的又一新形式。此外,B站作为ACG文化聚集地,吸纳了众多vlog作者的入驻,本文综合诸多因素将把B站作为vlog的表演舞台进行研究。
  本文主要通过对本选题相关著作、论文等文献资料的收集、分析和归纳,采取线上参与式观察、网络爬虫技术获取数据梳理,同时采用访谈法访谈部分vlog用户,运用戈夫曼的自我呈现理论对vlog用户群体的自我呈现行为进行研究与阐释,并从对策的角度思考其可能存在的发展困境与解决渠道。
  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在第一部分的绪论中,笔者厘清文章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通过阅读和梳理相关文献为本文的写作做好理论铺垫,继而交代了本文的研究框架和方法,最后点明了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存在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人们从线下到线上表演舞台的演变,并进一步分析B站作为vlog用户表演舞台的特殊性。第三部分主要是运用前台和后台的理论分析B站中vlog用户表演的场景及过程。第四部分从特质方面围绕vlog用户表演的内容和行为两个角度进行分析。第五部分从探讨vlog用户在网络世界进行自我呈现这一行为的动因和影响因素,笔者主要是从内外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即用户心理层面和外部环境因素层面,其中外部环境因素包括平台和观众两方面。第六部分主要站在vlog发展的角度分析其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诸多困境,并从用户、观众、舞台管理者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
其他文献
自21世纪初中国电影启动全面产业化改革以来,中国电影在本土市场上因政策扶持而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在跨文化传播的道路上却依旧步履维艰。电影市场呈现出“内热外冷”的处境之困,海外票房总收入与国内票房相比,悬殊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与此同时,国际艺术影坛上的中国电影亦渐趋失语,失却了上世纪90年代中国电影在国际A类电影节频频获奖时的盛况风采。  中国电影在跨文化传播时逢遇的种种困境,引发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
学位
在全球化和信息传播时代,世界各国的相互联结和依赖程度日趋增强,特别是伴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平台等新型媒介的迅猛发展,国家之间的地理区隔逐渐被打破,信息传播和意见流动的边界消融。在全球传播语境下,国家制定和实施对外政策除取决于本国的利益诉求及其对待世界的方式之外,将越来越受到国际舆论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作为一种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国际舆论体现着国际公众对某种国际事务的融汇情感在内的整体性知觉和评价,
学位
新闻传播领域的“典型人物”,是指在各行业、各领域内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意义的人物。中国典型人物报道诞生于延安时期,数十年来,它在建设社会信仰体系、提升社会凝聚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功能。  论文的绪论部分对选题依据、研究意义、研究方法进行了阐述,对典型、典型人物、典型示范、典型报道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并从典型人物(形象)的研究、典型人物报道的研究、《人民画报》的研究三个方面进行
学位
“花儿”是我国西北地区广泛流传的一种民歌,被誉为“西北的民族之魂”,2006年成功申报并成为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宁夏回族的“花儿”又名“山花儿”“干花儿”“野花儿”等,是民众普遍传唱的一种民歌。它把陇山地区古代山歌的某些特征积聚起来,同时又受到其他流派(河湟花儿、洮岷花儿、陕西信天游、伊斯兰教诵经音乐等)的影响,作为承载地方和民族文化的艺术形式,宁夏回族“花儿”本应得到很好的保护和传承,
学位
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如以往任何革命一样,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新兴媒介的蓬勃发展打破了传统媒体对话语权的垄断,但网络的即时性传播方式,使得信息传播越发“碎片化”和“标签化”,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出现偏离,互联网舆论场中也出现越来越多极端的情感表达,具体到中国情境,公众的“情感”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公共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有研究对此已经进行了诸多探讨,但总体来说,大多倾向于对具体类型的情感进
学位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买菜”这样的日常也能依靠网络来实现。而这样的改变并未削弱菜市场在市民心中的地位,反而让更多人去反思这种空间的存在价值。城市传播的研究表明,都市空间也是一种具有研究价值的媒介,交织着各种意义与关系。因此,本文期望从传播学的视角来解读菜市场的空间媒介属性,试图分析其空间构成与传播价值。  本文以参与式观察及深度访谈为主,配合内容分析法,进行经验材料的搜集。行文分为四个部分展开论述
学位
同人文化已经成为青年亚文化场域中的一个重要现象,是不容忽视的亚文化景观。论文立足于当下的网络传播背景,在媒介化社会语境下,聚焦同人文化这一主题,以“魔道祖师”的同人参与者为经验对象,以同人参与者的文本生产机制和发展现状为主要依据,通过对同人参与者日常生活及群组特质的描摹,关照这一亚文化群体的媒介实践与自我表达,进而关注同人参与者是如何利用各种媒介展开实践,同人在同人参与者心中扮演何种角色,以此深入
论文以《人民日报》建国后的优秀教师人物通讯为研究对象,贯穿以当代我国教育思想的发展脉络,力求在宏阔的社会时代变迁背景中,结合多种详尽科学的分析方式,呈现提炼《人民日报》对于优秀教师形象的建构。论文试图指出,不同历史时期的教师形象建构既折射了主流新闻宣传与社会生活的互动呼应关系,也有着改进我国新闻报道实践模式的反思性价值。  论文回溯了“十七年”期间的相关报道,指出这些优秀教师人物通讯以苦难叙事、实
学位
随着政治、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中国正逐渐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均对中国国家形象予以高度的关注与重视。基于当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风云变幻的现状,中国有必要重视国家形象的塑造,积极主动地表现一个正面的国家形象以回击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一些历史性误解与偏见。在这其中,海外华文媒体分担着一部分对外宣传与塑造中国国家形象的独特职能与作用,研究他们是如何呈现以及呈现了怎样的中国国家形象,对实现“讲
在一个日益媒介化(mediatization)的社会中,政治体系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媒体对政治报道的影响,而且会自我调节以适应传媒的需要。媒介和政治的关系日益紧密,大众对媒介的使用程度越深,他们的政治态度和行为就愈受媒介的影响。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探讨了媒介使用对当代中国新社会阶层政治认同的影响。新社会阶层是伴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出现的新兴中产阶层。改革开放引起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深刻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