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发乎于心”到“外显于言”:国际舆论中的非理性心理与非理性表达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shi1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化和信息传播时代,世界各国的相互联结和依赖程度日趋增强,特别是伴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平台等新型媒介的迅猛发展,国家之间的地理区隔逐渐被打破,信息传播和意见流动的边界消融。在全球传播语境下,国家制定和实施对外政策除取决于本国的利益诉求及其对待世界的方式之外,将越来越受到国际舆论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作为一种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国际舆论体现着国际公众对某种国际事务的融汇情感在内的整体性知觉和评价,但在以权力和利益为中心的世界体系中,公众的这种感知和态度绝非静态的主客体关系作用的产物和单纯对现实的复制式描述,而是不可避免地裹挟着政治、资本与媒介等多重力量的博弈。国际舆论及其重要性并非总是按照我们理想化的预设路线发展,在现实空间经常遭遇背反的情况,这突出表现为舆论主体在建构国际议题及“他者”认知过程中充斥着诸多非理性成分。
  本文从非理性视野出发分析国际舆论现象,将非理性与国际舆论之间的逻辑勾连作为一条主线,贯穿研究的整个过程。由于非理性概念包含着两种不可分割的层次:内隐的心理现象与外显的认知/行为,前者是指那些有别于理性的精神因素,更多地是人们本能意识的表征,如欲望、情感、信仰、无意识等,而后者则体现为那些未遵循概念、判断和推理程序的非逻辑认知及非规范性和非秩序性的社会行动,这就要求我们对国际舆论中的非理性问题进行研究也应从这两种向度展开,亦言之,非理性本身含有的心理与认知层次先在地构成着我们考察国际舆论非理性问题的基点。基于此,本文一方面探讨了欲望、情感、信仰和集体无意识等舆论主体的非理性心理与其建构国际议题认知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又立足外显的认知层次解析了舆论主体建构国际议题认知中的非理性表达及其在当代国际话语空间中的现实表现。无论是作为国际社会公众的欲望和情感等精神因素,抑或公众的非逻辑和情绪化意见,非理性心理和非理性表达都是统一于国际舆论生成和传播过程的。同时,本文还对舆论主体的非理性心理与其非理性表达之间的内在关联进行了分析,从理论确证和现实逻辑的双重视野阐述国际舆论中主体非理性心理引致非理性表达的可能。
  在波云诡谲和利益关系错综复杂的国际舆论环境中,国际公众的情感表达和意见流动从来不是风平浪静而是充满着各种“暗流险滩”,因国家利益、政治价值、民族矛盾和宗教教义而引发的认知冲突甚至赤裸裸的“互怼”逐渐成为一种常态。因此,与近年来政治和军事领域日益高涨的“止刀戈,熄烽火”呼吁及贸易经济领域开展的抵制“逆全球化”运动相比,国家主体更应该携手在国际舆论场域发起“搁置争议,建设共识”的倡议和行动。当然,搁置纷争并不意味着要泯灭不同的声音和观点表达,而在于不能使这种认识上的分歧导致国际社会滑入“撕裂”甚至因此爆发战争的深渊。
  然而,面对国际社会公众频仍的非理性表达乱象及世界在未来走向何处的时代之问,无论是西方的现实主义传统还是亨廷顿的文明学说,并不能理性地予以阐释和提出解决之道。作为一种超越传统理性的理论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或许为我们贡献了一种有益的思路。鉴之,本文超越狭隘的国家层面或民族中心主义方法论,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思想指引,构建了治理国际公众非理性认知应当坚持的价值原则和路径选择,期望国际社会公众的环境认知、情感流动和价值判断能够在共通的基准和理性的话语轨道上展开。作为一种普遍意义上方法论层面的思考和治理架构,中国开展国际交往和型塑良好国家形象亦可从中汲取智慧,在新的社会历史和全球传播语境下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从抽象的理论论证转向实践的落地生根。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的传播方式发生变化,媒介平台不断出现,新闻评论的形态样式也随之更新。对新媒体时代新闻评论形态类别的演变进行探究,有助于把握新媒体时代新闻评论发展的规律与特征,为新闻实践和学理研究提供思路。  本文从形态样式而非主题内容变化的角度,对各个新媒体平台上出现的新闻评论展开分析,探究其外在形态以及主体秩序的变化。形态类别的变化能更实质性地反映新闻评论业务的发展,同时也能更深刻
学位
计划行为理论广泛运用于各种行为研究,但目前运用该理论来研究社交媒体公益众筹捐款行为还尚属空白。为探讨社交用户参与众筹捐款行为的影响因素和影响路径,本研究在计划行为理论的基础上加入信任理论,将影响因素分为四类:一是态度因素;二是主观规范因素,包括指令性规范和描述性规范;三是知觉行为控制因素,包括媒介知觉控制和经济知觉控制;四是信任因素,包括社交网络人际信任和社交众筹平台信任。  研究发现:(1)社交
学位
《每周评论》是我国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最具影响力的时政评论类报刊之一。1918年12月22日由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创办,办刊宗旨为:主张公理、反对强权。《每周评论》前25期由陈独秀主编,其评论作品观点尖锐、启蒙色彩鲜明。评论作品的话题范围包括巴黎和会、国内和平会议、新旧思潮激战、青岛问题、五四运动等。在当时,这些评论中表露出的启蒙思想对社会运动的推进、民众思想的启蒙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文本研究的方法
学位
本文选取了2018年6月12日特朗普、金正恩新加坡正式会晤的前五天及后一周的时段内,华盛顿邮报网、劳动新闻网、联合早报网以及人民网四家媒体关于“特金会”的相关报道,依托认知语言学中的语料库方法、借助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建立了四国媒体首次特金会晤的小型语料库,以词汇为研究单位对四国媒体的报道进行了比较研究。  本文综合运用内容分析法和话语分析法,以霍尔的编码译码理论为理论框架,从词性、词频、搭配词、词
《申报》副刊《自由谈》是近现代中国报刊史上的著名副刊之一,在中国近现代报刊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兼具新闻性与文学性。其中黎烈文(张梓生)主编时期成《自由谈》史上最卓著时期,即1932年12月1日到1935年10月31日。该时期《自由谈》以刊登杂文出名,尚言论自由之风,引社会舆论之潮。为此,学界多从文学视野和新闻传播学视域来分析《自由谈》,尚未有从民族视角论证《自由谈》作为文艺副刊对民族危机下民族意识
近代上海工人阶级运动此起彼伏,其中印刷工人表现尤为亮眼。作为典型的技术工人,印刷工人的斗争模式与频率都与非技术工人的表现殊异。本文意图挖掘印刷工人如何频繁爆发革命的,为何是印刷工人而不是像缫丝工人这样的非技术工人,成为了工人阶级运动的先锋。通过回顾这段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媒介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有别于传统研究对于意识形态单一作用的强调,本文从媒介史的视角出发,探究了技术的变革如何与生产、商业、政治
学位
20世纪80年代末,德国学者西格弗里德·齐林斯基教授出版了《视听:电影、电视交互的历史》一书,首次提出“媒介考古学”的术语,彼时齐林斯基在奥地利萨尔茨堡大学负责视听课程的教学工作,这是其媒介思想著述的开端。四十多年后,少人问津的媒介考古学思想终于摆脱了长久以来所处的边缘位置,逐渐走向新闻传播研究的核心区域。媒介考古学所主张的研究范式与视野,正在冲击着传统新闻传播研究与历史书写。  齐林斯基教授对于
学位
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媒介对人本身以及人的媒介使用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传统基于文本内容进行的新闻传播研究无法完全满足解释当下传播与媒介环境的需要,也无法帮助技术条件下的媒介历史研究。媒介学和媒介史的出现是对这种技术挑战的回应。  基特勒(Friedrich Kittler)作为一位重要的媒介史和媒介研究学者,为媒介研究带来新的灵感和经验。分析其媒介史书写的具体实践和研究取向,为我们思考媒介史书写和媒
学位
目前,随着临床医疗技术的不断升级,预防医学日益变得重要。疫苗研究作为预防医学中的重点,是健康传播议题中的常驻嘉宾。本研究聚焦刚在中国大陆地区上市没多久的HPV疫苗,分析网络媒介中HPV疫苗信息的接触行为如何影响青年女性群体对于HPV疫苗的认知和接纳程度,为大陆地区的HPV疫苗相关研究补充新闻传播学的理论视角。  媒介接触对健康行为的影响已被大量实证研究所证明。健康传播学表明,媒介接触会在认知、信念
学位
自21世纪初中国电影启动全面产业化改革以来,中国电影在本土市场上因政策扶持而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在跨文化传播的道路上却依旧步履维艰。电影市场呈现出“内热外冷”的处境之困,海外票房总收入与国内票房相比,悬殊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与此同时,国际艺术影坛上的中国电影亦渐趋失语,失却了上世纪90年代中国电影在国际A类电影节频频获奖时的盛况风采。  中国电影在跨文化传播时逢遇的种种困境,引发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