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卷叶和矮小突变体dcl1候选基因的定位及转录组分析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guoid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白菜是我国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其食用器官主要是由叶片弯曲抱合形成的叶球。在大白菜生长过程中,苗期和莲座期叶片平展生长,结球期叶片则趋于直立生长,并逐渐向内弯曲抱合,形成叶球。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对大白菜叶片生长发育的机制有所研究,但其叶片弯曲等生长发育相关基因有待于进一步挖掘,其调控机制依然有待于深入探讨。本研究的试验材料为EMS诱变获得的大白菜叶片卷曲突变体dcl1(downward-curling leaf1)和其野生型WT,dcl1突变体苗期叶片向外卷曲生长,整个生育期叶片生长缓慢。通过表型鉴定及生理指标测定,揭示大白菜叶片卷曲和矮小性状与光合速率及激素含量的相关性;利用F2分离群体对卷叶和矮化性状进行遗传分析,利用MutMap和KASP基因分型技术定位候选基因,并通过转录组测序技术分析不同发育阶段的差异基因在转录水平的表达差异。主要试验结果如下:
  1.突变体dcl1苗期叶片发生向外向下卷曲,越早发育的叶片,卷曲指数越大;dcl1叶片的叶长和叶宽生长速率显著低于野生型WT,株高、株展、球高、球重也显著小于野生型;生理特征方面,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含量与野生型元显著差异;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蒸腾量、气孔导度均低于野生型,而胞间CO2浓度无差异。苗期卷曲叶片的脱落酸、生长素、水杨酸的含量明显低于野生型。
  2.通过F1性状可知,突变体的卷叶和矮化均为半显性遗传,对突变体的卷叶性状的F2分离群体进行调查,符合3∶1的分离比例,BC1符合1∶1分离比。通过MutMap技术对F2分离群体中极端性状的单株混池测序,明确候选基因区间为A06上292291-391666碱基之间,利用KASP分型确定候选基因为BraA06g003880.3C。
  3.利用育种中常用的自交系亲本85-1与dcl1创建F2分离群体,与之前构建的dcl1与野生型的F2群体共同进行矮化性状的基因定位,获得与卷叶相同的候选基因区间,通过KASP技术检测,BraA06g003880.3C在矮化F2群体中的性状与基因型相符。推测认为dcl1中植株矮小和卷叶的基因为同一个基因。
  4.BraA06g003880.3C基因DNA全长1226bp,CDS序列全长914bp,包含一个典型的MYB结构域。在dcl1中第442位碱基由A变为G。这一突变发生在基因的选择性剪切位点,导致基因剪切发生错误,保留的内含子中含有终止子,基因的翻译存MYB结构域前终止。
  5.根据叶片生长的不同时期进行转录组取样,叶片发育初期,GO富集得到类囊体膜、类囊体等光合作用相关的分类差异显著,KEGG富集结果显示,dcl1的光合途径中,PsbQ等基因下调表达。光合固碳途径涉及的酶类的编码基因转录水平下调。这可能导致叶片积累干物质的最减少。叶片生长后期,物质转运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发生明显变化。光合性能的损伤可能是dcl1植株显著变小的关键。
  6.转录组取材的第二个时期在卷叶发生时期,这一时期生长素和脱落酸的合成和响应活跃,尤其是生长素合成YUCCA的上调,可导致生长素的累积。在生长素响应途径中富集到21个基因,有20个转录水平显著上调。喷施外源生长素之后大白菜叶片向下卷曲,对叶片喷施生长素转运抑制剂之后,叶片由直立变为平塌。因此,生长素的积累和转运可能是导致叶片卷曲的关键。
  该研究为挖掘大白菜叶片卷曲和矮小的新型基因资源提供了良好的试验材料,也为进一步揭示大白菜叶片卷曲及矮小性状的分子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和目的:人体免疫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装置,它不仅保护身体免受微生物等外部侵害,而且还保护自身受损或功能失常的组织,其中第一道保护屏障之一是炎症。炎症是先天免疫的主要机制,并在许多过程中受到调节。这种调节步骤之一是细胞因子网络,其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复杂细胞因子网络的核心角色,发挥着关键的作用。TNF-α生物活性的改变参与调控自身免疫和癌症等多种疾病的发展进程,调节细胞的生长、分
学位
DENN(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in Normal cells and Neoplasia)结构域是进化上非常古老且高度保守的蛋白模块,其本身具有鸟苷酸交换因子(guanine nucleotide exchange factors,GEF)活性。研究表明,具有DENN结构域的蛋白常常作为Rab蛋白的GEF发挥作用,负责介导特定的Rab蛋白与GTP结合,使其变为激活构像
研究背景:  生物钟广泛存在于生物个体当中,对于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生物钟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被广泛关注,据研究报道,生物钟紊乱会对脂质代谢、血压稳态、动脉硬化等产生影响,并对血管造成损伤。然而,有关核心钟基因Bmall对于血管内皮自噬和凋亡的影响报道甚少。  研究目的及意义:  探究核心生物钟基因Bmall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学位
RNA聚合酶是维持机体细胞生长和器官发育的关键调控机器。在真核生物中主要有3种RNA聚合酶:RNA聚合酶Ⅰ(RNAPⅠ)、RNA聚合酶Ⅱ(RNAPⅡ)和RNA聚合酶Ⅲ(RNAPⅢ)。RNAPⅡ参与所有mRNA转录,是12个亚基组成的大型复合物,分子量约为520KD。虽然RNAPⅡ结构和功能已明确,但复合体组装过程尚不明确。RNAPⅡ无法进行体外自我组装,证明细胞内聚合酶复合体完成组装需要组装因子。
学位
日前,现有的抗艾滋病药物都主要在HIV感染靶细胞的过程中或进入靶细胞后发挥作用。因此,它们都只是被动的防御——抑制病毒的侵染和复制,并不能在没有靶细胞的情况下主动的进攻,从而灭活病毒。在前期的工作中,团队设计了一种新型的HIV蛋白类灭活剂2DLT,该灭活剂可以特异性的作用于HIV-1的gp120和gp41,并使其在没有靶细胞的情况下被快速的灭活。2DLT主要是利用含有35个氨基酸的连接肽(link
大豆是世界上公认的高蛋白高脂肪作物,大豆花叶病毒引起的大豆花叶病毒病是导致大豆减产的常见病害之一。本实验室前期工作证明在大豆品种‘冀豆7号’与SMV株系N3组成的不亲合组合中,SMV的侵染会引起NO信号分子的产生,进而诱发胼胝质在胞间连丝上沉积,阻断SMV在细胞间的转运。胼胝质受胼胝质合酶和胼胝质水解酶的严格调控,哪些胼胝质合酶在大豆抵御SMV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利用生物信息学、R
学位
高盐与干旱是影响小麦等农作物生长的重要因素,磷脂信号系统在调节植物应答渗透等非生物胁迫的反应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磷脂酰肌醇依赖的磷脂酶C(PI-PLC,简称PLC)是磷脂信号中重要的信号分子之一,研究表明其在多种植物中参与生长发育和响应胁迫的过程。本实验室前期使用qRT-PCR和westernbolt的方法证实小麦TaPLC1、2的表达受到盐或干旱的诱导,并利用PLC的抑制剂为TaPLC参与小麦幼
学位
蛋白质乙酰化是真核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可逆蛋白质修饰方式,由组蛋白乙酰转移酶(HATs)和组蛋白去乙酰转移酶(HDACs)共同作用,根据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和外界生存环境的改变,动态调节植物体的乙酰化水平,从而调节不同基因的表达来维持植物的生存需要。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玉米组蛋白去乙酰化转移酶(HDAC)家族的基因进行分析,获得了与拟南芥AtHDA19同源的玉米ZmHDA101基因,基因代码
学位
世界范围内的盐害严重威胁着粮食安全。研究表明,WRKY转录因子和HDAC家族在介导植株盐胁迫的应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分析了一个小麦WRKY家族基因TaWRKY46和一个小麦HDAC家族基因TaHD2-1应答盐胁迫的功能。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  TaWRKY46基因是WRKY家族Ⅲ型转录因子,其编码蛋白包含1个WRKY结构域和1个C2HC型锌指域。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TaWRKY46定位于细胞核
学位
在小麦生产中,小麦叶锈病是一种严重威胁小麦产量的病害,常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发掘广谱持久抗病基因资源、培育抗病新品种是目前控制叶锈病最为经济有效的策略,也是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在植物受到病原菌侵染后,植物会首先产生局部的抗病反应,然后这种抗病反应还会进一步引发整株植物产生持久的非特异性抗性,植物的此种特性被称为系统获得抗性(systemic acquired resistance,SAR)。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