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信用制度重构研究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cao126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制度构建理念以及对制度价值目标的认识不足的问题,环境信用制度当前并未取得很好的运行效果,社会主体环境行为失信多发,对我国生态环境治理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而当前针对环境信用制度的研究存在概念不清以及“应激性”研究两大问题,必须明确环境信用制度的概念,了解其制度设计的基本目标,才能真正理清当前该制度发展应当遵循的路径。环境信用制度的前身是环境行为制度,自2000年后者建立起,环境信用制度经历了萌芽、地方实践以及全国实施三个阶段,在地方局部起到了一定作用的环境信用制度,到了全国实施阶段,对该制度实施统一性,协同性以及制度效果的要求显著提升,该制度设计及实施中的问题开始展现。环境信用制度的问题根源在于部门立法理念的限制以及对于制度潜在价值的认识不足,必须对此首先进行纠正,才能妥善解决环境信用制度面临的问题。而环境信用制度之所以运行不力,还有其他原因。首先是社会主体对其缺乏制度信任,该制度的根本优越性所在——“多元治理”机制无法发挥。从制度具体构造的层面上来说,根据“信用”的两重定义,环境信用制度可以分为环境信用评价制度与环境信用运用制度两部分,环境信用评价制度目前存在“评价主体单一”、“参评主体范围过小”、“标准与程序不规范”等多个问题,而环境信用运用制度则存在政府运用无衔接,社会运用无制度保障的问题,必须予以解决。由于环境信用制度从指导思想到具体构造都存在问题,且其在未来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该制度应当进行重构。而当前制度环境、技术环境及文化环境的变化,也使环境信用制度的重构成为可能。环境信用制度的重构必须遵循三重理念,制度构建的普遍指导思想——提升制度信任;信用制度发挥制度效能的必要理念——信用权建设;以及环境信用制度具有的三重价值目标——建设社会信用秩序、优化资源配置以及生态环境治理的平衡。在此三大理念的指导下,以环境信用制度内在的基本法律关系的重构为进路,对环境信用制度内部的四类法律关系:“环境信用信息收集法律关系”、“环境信用评价法律关系”、“环境信用提供法律关系”以及“环境信用运用法律关系”,以及各法律关系下的主体、客体、内容等要素进行探讨。了解各类主体在环境信用制度中的配置,以及主体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通过制度重构,完成对环境信用制度制度信任的获取与提升,保障社会主体的信用权利。
其他文献
介绍了潜水泵变频稳流抽水观测新技术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并结合汤参l井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发现这一新技术的引进不仅恢复了原有的各测项观测,而且消除了邻近热水开采
文章从我国国情出发,对我国本世纪20年代高等教育成本需求进行预测,同时对这一时期高等教育分担主体政府、个人(家庭)和社会的负担能力、及影响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发展变化的因
在产权经济学家看来,产权形成史实质上是一个外在性、内在化的过程。新的产权形成是相互作用的人们对新的收益—成本的可能预期进行调整的回应。产权形成的内在机制在于:当内在
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是德育工作,要因势利导,面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和形式。要善于'顺势'推动事件发展,'借势'融入学生智慧,同时巧用兴趣,'造势
电喷雾离子化/质谱法(ESI/MS)在各种有机化合物、多肽、蛋白质(含糖蛋白)、核苷酸、糖、脂类及合成高分子物质等分析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本文系统介绍了ESI/MS的基本原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为酒店行业的发展提出了全新机遇与挑战,酒店为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应充分考虑外界环境变化与自身实际发展情况,对管理理念与方式进行创新,满足其健
目的:探讨在保健科持续质量改进中实行PDCA循环管理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院老年慢性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患者就诊时间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
2008年手足口病疫情在安徽发生,受到了社会的关注,同时也影响到省内诸多家庭的健康意识。省内各大媒体迅速反应,针对公共卫生领域发展的特点展开报道,成为社会公众了解疫情的重要
本文研究了动力定位系统的控制策略,针对船舶动力定位系统,提出了一种限幅lqr控制方法。首先,通过求解黎卡提方程得到系统的最优控制输入,考虑该最优控制输入可能超出推力系统的
公路桥梁如果存在裂缝问题,会影响整体项目的安全性与质量。基于此,结合实际,从温差、收缩、荷载、施工等方面分析了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裂缝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公路桥梁混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