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巨灾风险融资机制设计研究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_sxw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环境恶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世界人口和财富的迅速增长,巨灾事件发生的频率和造成的损失都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根据慕尼黑再保险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从1980年—2012年的33年间,全球巨灾事件数量增加了1.5倍左右;巨灾事件带来的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的记录不断被刷新。中国幅员辽阔,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全球主要自然灾害种类在我国均有分布。进入2000年以来,我国进入新的灾害多发期,自然灾害、极端气候事件频次增加,特重大自然灾害接连发生,给中国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2012年,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2.9亿人次受灾,1338人死亡,1109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直接经济损失4185.5亿元。面对严重的巨灾风险和巨灾损失,我国的灾前巨灾风险融资机制并未起到应有的作用,究其原因在于巨灾风险融资具有的准公共物品属性。对我国面临的灾前巨灾融资缺位这一困境,可以通过公私伙伴合作的方式予以解决。公私伙伴合作(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PPP)是指政府通过与一个或多个私营企业建立伙伴合作关系,提供政府公共服务或创建、运营私营企业。公私伙伴合作关系在国外提供公共服务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目前国内在公共基础设施、医疗、教育等领域也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具备在巨灾风险融资领域发挥作用的现实条件。另一方面,针对中国巨灾风险融资的研究,特别是从公私伙伴合作视角研究巨灾风险融资机制的在国内还不多见。因此,从公私伙伴合作视角开展对我国巨灾风险融资机制的构建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理论价值。但是如何将公私伙伴合作与现实中的巨灾风险融资手段连接起来,构建符合中国现实的巨灾风险融资机制,有效解决我国目前巨灾风险融资缺位这一难题,在理论上和实践的前进道路上都充满了障碍。为此本文从巨灾风险、巨灾风险融资及公私伙伴合作的概念解析出发,以巨灾风险的市场化融资和政府融资、以及公私合作关系中政府、私人部门风险分担为研究重点,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证与案例分析方法、比较研究等方法,在公私伙伴合作视角下,立足于基础理论和实践经验两个层面,对巨灾风险融资机制进行系统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了构建我国融资机制的理论框架和细节。本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一、导论。概括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回顾了巨灾风险融资相关的理论文献,并对其进行述评,结合已有文献和本文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本文研究的创新和不足。二、对巨灾风险融资机制进行一般性理论分析。在总结国内外的主要观点,并对相关研究对象进行评析的基础上,提出作者本人对巨灾风险、巨灾风险融资的理解和认识;回顾了本文研究运用的主要理论基础及相关研究工具;运用福利经济学对巨灾风险融资进行分析,从帕累托最优标准,分析了保险与事后融资的效率,并在事后效率视角的基础上,探讨了保险市场的作用。三、公私伙伴合作与巨灾风险融资。从公私伙伴合作的概念及实践进展出发,分析了公私伙伴合作在实践中广泛运用背后的推动力。结合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外部性的基本理论观点,探讨了巨灾风险融资的准公共物品属性,并对作为准公共物品的巨灾风险融资的供给主体和供给方式进行了分析。对公私伙伴合作模式在我国轨道交通建设和开展大病保险领域中的应用进行简要的介绍及评价。四、巨灾风险的市场化融资。分别对巨灾风险的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融资机制进行了分析。分析了巨灾风险的保险融资原理,巨灾风险可保性的理论观点,并依此为基础,探讨导致巨灾保险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分析了保险市场上的创新活动,并指出市场创新对扩展巨灾风险的可保性边界带来的市场效率的改进。分析了巨灾风险的资本市场融资原理和工具,较全面比较了各种资本市场融资工具的优势与不足。重点分析了巨灾债券这一主要的资本市场融资工具,对巨灾债券的溢价进行了考察解释。结合最新市场数据,分析评价巨灾风险市场化融资的现状,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五、巨灾风险的政府融资。本部分内容从经济学中政府干预经济的一般原理出发,并结合巨灾风险的不可保性理论观点,分析了巨灾风险政府融资的理论基础。归纳了巨灾风险政府融资采取的主要方式及各自的特点,对美国洪水保险计划进行了深度分析,总结其成功经验和启示。建立模型,从理论上分析对政府救济持不同预期的民众,对政府建立公共保险计划、开展灾后救济二者间进行策略选择时的影响,详细探讨了政府可选的最优策略。六、公私伙伴合作融资中风险的分担。通过建立公私伙伴合作关系下的政府与私人保险公司间博弈模型,分析了政府比私人保险公司更有信息优势情况下,政府与私人保险公司在该博弈过程中的风险分担和策略选择。并对实现博弈均衡进行了推导和证明。以案例的方式对国际上公私伙伴合作模式运行的巨灾风险融资计划进行了分析。七、基于公私伙伴合作的融资机制设计。分析了我国现行巨灾风险融资存在的不足,以及我国当前巨灾风险融资面临的资金缺口;结合前文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构建一个多风险分担层次的巨灾风险融资机制的基本框架;最后对融资机制设计的总体目标和发展思路给出了政策建议,探讨了巨灾保险基金设计中涉及的巨灾保险基金设立目的、初始资本来源、承保风险及承保对象选择等细节问题;对巨灾保险基金的运行模式进行了探讨。通过上述内容的研究,本文在巨灾风险融资研究上取得了如下进展和创新。一、从公私伙伴合作视角对巨灾风险融资进行系统的研究有效应对巨灾风险带来的威胁是世界各国发展面临的重大难题。巨灾风险融资是巨灾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公私伙伴合作在提供社会公共产品和服务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本文将公共伙伴合作理论与巨灾风险融资结合起来,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探讨巨灾风险融资的解决方案。二、进一步丰富我国巨灾风险融资理论研究内容尽管近5年以来,巨灾风险管理相关理论研究得到我国学术界的高度重视,但由于研究起点较低,发展慢,相关研究还存在空白地带和不足之处,特别是政府在巨灾风险融资中的角色定位和作用,商业保险公司在巨灾风险融资中自身优势的发挥,政府与商业企业在巨灾风险融资中发挥作用的边界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充实和完善。本文从巨灾风险融资及公私伙伴合作的基本理论出发,系统分析了各融资方式的具体工具、融资规模和成本效率等方面的内容,对我国巨灾风险融资机制的设计提出了政策建议,丰富了我国巨灾风险融资理论的研究内容。三、从福利经济学视角,对巨灾风险的灾前、灾后融资效率进行分析本文在期望效用理论框架下,放宽了博尔奇定理及萨缪尔森风险分散理论的假设条件,运用福利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分析了巨灾保险的引入对跨期资源配置效率可能带来的影响。对灾害发生存在不确定性条件下,根据不同的效率定义标准,考察了巨灾保险在各自情形下的作用。四、深入探讨了政府救济对最优巨灾保险的影响由于巨灾风险融资具有的正外部性及准公共物品特性,在考察分析巨灾风险融资中,面临的不是政府是否应该干预这一问题,而是政府应该如何更好的介入到巨灾风险融资机制中,以保证政府采取的介入方式,不会过度扭曲巨灾风险市场化融资的有效性。为科学分析政府干预巨灾风险融资可能出现对社会公众的负面激励,本文详细探讨了政府通过巨灾风险灾后融资开展救济与灾前的保费补贴开支的不同形式下,对不同风险认知的社会公众带来的差异性影响,以及政府自身的成本控制问题。为政府介入巨灾风险融资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当然,从巨灾风险融资的国际实践来看,构建一个可负担、高效和可持续的巨灾风险融资机制是各国面临的重大挑战,涉及一国面临的自然灾害严重程度、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的风险意识、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发展水平、政府职能发挥等一系列因素。由于作者掌握的资料、数据的局限以及我国市场化的巨灾融资经验缺乏,本文提出的融资机制的政策建议主要是基于理论探讨而构建,实证支撑相对较弱,需要今后持续追踪研究,以使我国巨灾融资理论进一步完善。
其他文献
【目的】为提高牦牛"曲拉"干酪素品质.【方法】通过L9(34)正交试验,以牦牛"曲拉"为原料,研究活性炭脱色和脂肪酶脱脂条件对"曲拉"精制干酪素品质的影响.【结果】"曲拉"精制干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机动车保有量快速上升,道路交通事故多发频发,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日趋严峻。为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事故责任人的赔偿能力,保障受害人的合法权益,我国200
利用溶胶-凝胶法在Υ-Al2O3/α-Al2O3多孔支撑体上合成了微孔二氧化硅膜,并用IR、TG、FESEM、N2吸附以及气体渗透等手段对二氧化硅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0℃时H2的渗透率
对20个品种番茄果实的风味品质性状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成熟的番茄果实内含有果糖和葡萄糖,而不含有蔗糖;有机酸主要是苹果酸和柠檬酸;番茄品种间p H值的变异最小,硬度、干物
<正>一、导言所谓"错误出生案件",是指原本不应该出生的婴儿由于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的医疗过失而出生。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现代人可以借助医学知识及医疗措施防止生育、或者
相对于传统配电网,主动型配电网可以合理利用其双向调度功能,充分发挥分布式发电容量,在保护环境的同时还可以提高电力公司的效益。以电力公司效益最大为调度目标,针对主动型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一个必然结果是劳动力的国际间转移。随着国际贸易的持续增长,航海人才已经成为航运企业竞争最为本质最为核心的内容,航运人才短缺成为影响和阻碍航运业持续
我国当前对优先股的直接规定有2013年的《国务院关于开展优先股试点的指导意见》和2014年3月的《优先股试点管理办法》,对我国优先股的规定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创业企业①的
针对我国基础教育中运用表扬与批评的偏向,依据教育过程中长期积累的经验,阐述教育过程中运用表扬与批评的常理常规。
期刊
模糊语言能给予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因此具有极高的语用及美学价值。中国文学作品尤为擅长使用模糊表达来创造艺术美感,所以探讨汉语模糊语言的英译对中国文学的译介具有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