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2016年我国冬麦区小麦季气候与产量变化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fn031641lp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冬小麦生产和消费大国,其生产量对社会稳定与国家粮食安全极其重要。研究分析我国不同冬麦区小麦产量变化趋势及其限制因素,对于进一步提升冬小麦产量至关重要。本研究根据1986-2016年各省冬小麦总产数据,划定年均产量为3×10~6 t以上的8个省份为研究区,分别是陕西、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湖北和四川省,分别代表了我国北部麦区、黄淮海麦区、长江中下游麦区和西南麦区。根据GYGA(Global Yield Gap Atlas)中选取代表性站点的方法从以上区域选择了32个代表性气象站点。基于32个各代表性气象站点的气象、土壤和作物管理等数据,分析了我国冬麦区小麦季及主要生育阶段各气候因子变化特征;利用校准过的APSIM-Wheat模型因子替换法与残差分析法,研究分析了各代表性气象站点综合气候及关键气候因子变化对冬小麦产量变化的贡献;结合湖北省2004-2016年冬小麦新品种区试试验数据,分析了品种更新对小麦产量变化的贡献;基于以上研究,采用逆推法分析栽培管理对冬小麦产量变化的贡献;进而解析了不同麦区气候与产量变化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经过校准验证的APSIM-Wheat模型能够较好的模拟我国冬麦区小麦产量。即各代表性冬小麦品种产量观测值与模拟值基本一致,决定系数(R~2)≥0.86,均方根误差(RMSE)在136.03~271.28 kg ha-1之间,归一化均方根误差(NRMSE)的范围是1.75%~3.65%,一致性指数(Dr值)在0.54~0.87之间,平均绝对误差百分比(PMARE)的范围为1.46%~3.32%。(2)1986-2016年我国冬麦区小麦季最低温与最高温均呈北低南高的空间分布,年际变化趋势表现为上升,增速分别为0.32℃10a-1和0.35℃10a-1;降水量呈北低南高,而太阳辐射表现为北高南低的空间分布,两者在时间变化上整体表现为下降趋势,降速分别为-13.70 mm 10a-1和-28.33 MJ m-2 10a-1。区域间小麦季气候因子的年际变化幅度不同,最低温增幅以黄淮海麦区最高,长江中下游麦区最低;最高温增幅则以北部麦区最高,黄淮海麦区最低;降水降幅最大的是长江中下游麦区,北部麦区和黄淮海麦区次之,西南麦区最小;近30年,太阳辐射降幅最大的是黄淮海麦区,北部麦区最小。(3)经过对32个代表性气象站点的冬小麦实际产量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我国不同麦区间实际产量差异较大,黄淮海麦区实际产量最高,平均为4885kg ha-1,其次为长江中下游麦区,平均为4290 kg ha-1,再次为西南麦区,平均为3562 kg ha-1,北部麦区最低,仅有2802 kg ha-1;各麦区冬小麦实际产量年际变化趋势均显著上升,其中增速最快的是黄淮海麦区、其次是长江中下游麦区与北部麦区、西南麦区最慢,年均增长幅度分别为93.43 kg ha-1 yr-1、69.81 kg ha-1 yr-1、51.64 kg ha-1 yr-1和28.27 kg ha-1 yr-1。(4)采用作物模型因子替换法表明,除部分区域外,小麦季降水下降、最高温上升和综合气候变化对冬小麦产量表现为负效应;最低温上升有利于北方麦区小麦产量提升;辐射上升有利于北部麦区小麦产量提升。残差分析法表明,小麦季辐射下降、最低温(除西南麦区)上升和综合气候变化对产量整体表现为负效应;降水下降明显不利于北部麦区产量提升;而最高温升高明显有利于北部麦区、不利于西南麦区,其他麦区影响不显著。(5)基于湖北省2004-2016年的冬小麦实际产量、气候因子、区试新品种产量,初步探索了气候变化、品种更新和栽培管理对冬小麦产量变化的贡献。研究发现,湖北省冬小麦实际产量年际间呈上升趋势,其增幅为37.03 kg ha-1 yr-1,气候变化对冬小麦产量变化表现为负效应,品种更新与栽培管理对小麦产量变化均表现为正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近13年来,湖北省气候变化、品种更新和栽培管理对小麦年际产量增加的贡献率分别为-43%、55%和88%。
其他文献
随着老龄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可用耕地面积和农业劳动力不断减少,传统的水稻生产模式已不再适合我国农业发展的要求。水稻轻简化栽培技术是通过降低人力、物力的投入来提高生产效益的新型技术,目前常用的是直播稻和再生稻两大类。然而,目前适合此种植模式的水稻品种仍然匮乏。因此评价、筛选适宜再生稻和直播稻生产的水稻种质,并对再生稻的再生力性状以及直播稻的抗倒伏、耐低氧出苗率性状开展遗传分析,对水稻轻简化栽培生产具有
学位
干旱是制约作物生长与产量形成的主要环境因素之一。棉花是在我国大面积种植的经济作物。而我国的棉花主产区——新疆却因常年灌溉不足,限制了棉花的高效生产。在水资源不足,棉花抗旱品种育种年限较长的背景下,开发新的抗旱解决方案有助于棉花高效生产。纳米技术近年来快速发展,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是解决农业科学问题的有力工具。本试验以我国新疆地区主栽棉花品种新陆早74号为研究对象,筛选发现环境友好型Mn3O4纳米材
学位
水稻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作为喜温植物,水稻易受低温的胁迫导致减产,提高耐冷性是育种学家一直以来追求的目标。随着候选基因关联分析(candidate gene association study,CGAS)应用的进一步延伸,许多研究者将这项技术运用到植物耐冷性SNP位点筛选。温度诱导的载脂蛋白(temperature-induced lipocalin 1,TIL1)是一类在真核细胞中的载脂蛋白
学位
挖掘复杂性状的基因是分子生物学研究、基因编辑和作物育种的基础。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GWAS)已成为剖析复杂性状遗传基础的主要方法之一。因此,研究GWAS方法学与研制其软件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自GWAS混合模型方法建立以来,前人提出了一系列方法并研制了相应的软件包,以挖掘数量性状基因。虽然这些方法及其快速算法可检测关联
学位
关于物业服务业安全保障义务的法律适用问题,在物业服务合同出台之前就引起了热议。实践中的案例也促使立法上对该问题作出规定,即体现于《民法典》第九百四十二条以及《物业管理条例》第四十五条和第四十六条。然而现阶段关于物业服务业的安全保障问题的案件频发,法律法规相关规定仍较为宽泛,关于安全保障义务的内容、判断标准以及物业服务业的角色定位,理论上尚存争议,且司法实践中法官在判断物业服务业是否尽到合理的安全保
学位
目前,我国的农业经营主体范围不断扩大,规模化耕作经营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资金紧张且融资困难成为阻碍农业经营发展的大问题。为不断深化我国农村金融改革,赋予农业经营主体更多的财产权利,国家在政策层面突破了土地经营权抵押的相关规定,对试点地区进行特别授权,鼓励探索,积累实践经验。《民法典》将土地经营权的相关内容写入物权编内,明确了土地经营权的用益物权性质,明确了依法取得权属证书的承包地,可以通过抵押等
学位
国务院于2019年6月22日印发了《加快完善市场主体退出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该通知中着重提出要逐步建立完善市场退出机制,特别是加快自然人破产制度的建立,对于“诚实但不幸”的自然人应当以免除债务,给予其东山再起的机会,节约司法资源,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平稳运行。通过分析我国的具体实际,探究出一条真正适合我国的自然人破产立法最优路径。我国现阶段所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是2006年颁布实
学位
双季稻作为我国重要的水稻种植模式,对于增加水稻总产,保障粮食安全至关重要。传统移栽双季稻工序繁琐、劳动强度大和经济效益低,导致农民种植意愿较低。因此,近年来双季稻面积大幅缩减。发展轻简化的双季稻双直播模式对稳定双季稻种植面积意义重大。然而,华中地区作为传统的双季稻区,发展双季稻双直播模式受到温光资源限制,只有生育期为95天左右的超短生育期品种才能满足双季稻双直播的安全生产。本课题组从2014年开始
学位
动植物绝大多数重要性状是数量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GWAS)是解析数量性状遗传基础的主要途径。但关联群体的群体结构会导致标记与数量性状的虚假关联。目前,常用的群体结构是每个个体属于不同亚群的概率和主成分得分。最近,新提出的进化群体结构是基于进化类型划分的,个体分类明确。聚类分析作为广泛应用的分类方法,尚未用于度量关联群体的群体结构。
学位
稻米品质由水稻品种和环境(栽培措施)共同决定。稻谷成熟度是影响稻米品质的关键因素,水稻籽粒厚度、青米率和籽粒密度是衡量成熟度的主要指标,而稻谷成熟度的高低受到不同栽培措施的影响。因此明确不同栽培条件下稻谷成熟度的变化规律,以及不同成熟度稻米之间的品质差异,对提高稻米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优质食味水稻品种鄂中5号(小穗型)和嘉丰优2号(大穗型)为研究对象,通过分别设置不同氮肥水平、栽插密度、播期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