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中阿关系研究(1912-1949)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n1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民族和阿拉伯民族都是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伟大民族。自古以来,两大民族间一直保持着友好关系。根据中国史籍记载,这一关系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世纪。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外交体系被打破,代之以屈从于列强的半殖民地的外交关系。此后的大清帝国已经基本丧失了独立对外交往的能力。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帝王统治。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1912-1949,简称:民国)正式成立。民国时期的中阿关系,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大陆学者研究甚少,成果仅散见于个别著作中某些章节。   我们认为,民国时期是中阿关系发展过程中一个比较重要的时期。正是在这一时期中国和阿拉伯国家之间历史上第一次建立了具有现代意义的正式外交关系。而作为中阿关系史的研究,这一时期中阿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特别是教育层面的交往,是该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历史不应留下断层。   本论文拟从“中阿关系历史回顾”、“民国时期中阿政治局势”、“国民政府与阿拉伯国家外交关系”和“民国时期中阿关系特点”4个方面,阐述民国时期中阿关系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及其在整个中阿关系史中的作用。研究对象,首先是中国与埃及之间的政治外交关系。埃及在现代中阿关系中占有十分重要和独特的地位。她不仅是人们知道的、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建立外交关系的阿拉伯和非洲国家,也是与中华民国第一个建立外交关系的阿拉伯和非洲国家。1935年中国经埃及同意后,于次年在开罗设立领事馆,1942年双方将外交关系升格至公使级,领事馆改设于亚历山大,1948年9月双方决定将公使馆升为大使馆。其次是中国与伊拉克和沙特阿拉伯之间的外交政治关系。至于民国时期中国与叙利亚和黎巴嫩之间的政治外交关系,以及个别资料中提及的中国与阿尔及利亚之间的“外交关系”,由于未见相关详细资料,则只能留待今后再行研究。   综观民国时期的中阿关系,双方境遇相似,都处于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地位。因此双方间的相互理解、同情和支持一直是这一关系的主旋律。二战结束后,中国国际地位有所提高,开始注意发展与阿拉伯国家的关系。中阿之间的外交活动符合历史趋势,也符合双方人民的愿望,总体说来是积极的,为中阿关系的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但中华民国的总体外交政策是以美欧等大国为主线的,因此,民国时期中阿关系的发展也具有明显的局限性。   本论文的写作,由于相关著述和资料非常之少,加之作者本人水平有限,其广度与深度均受到很大限制。其中不妥乃至错误之处恐在所难免,敬请专家指正。
其他文献
语言迁移一直以来都是应用语言学,二语习得和语言教学的中心议题,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语言研究者对于语言迁移所持的态度几经反复。语言迁移的研究因而由20世纪50,60年代兴起兴盛,到
期刊
在过去的两年中,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因在金融危机中的突出表现而赢得世界瞩目。但这并不等于这些银行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足够的实力与跨国金融集团相抗衡。要想真正走向世界,更好地
韩国文学的近代化是一个通过不断鉴和探索,创造出适合本民族实际的现代文学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韩国不仅大量引进西方的进思潮和著作,同时也间接地从中国介绍了一些现代文学理
射频(rad iofrequency,RF)就是射频电流,它是一种高频交流变化电磁波的简称。将电信息源(模拟或数字的)用高频电流进行调制(调幅或调频)形成射频信号,经过天线发射到空中;远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的文化转向使翻译研究不再仅仅局限于语言层面,而是将翻译置于文化、社会、历史的宏观语境下进行探讨,由此拓展了翻译研究所涵盖的范围,开辟了翻译研究
同形异义词是汉韩语言中使用频繁、应用较广的一类词汇,也是看起来简单、用起来容易出现错误的一类。   韩国人由于从小生活在汉字文化圈里,会接触到很多汉字词,并且韩国
不论是从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角度所进行的跨文化交流方面的研究都表明中国文化中的面子观对于社会人际交往的影响远远比西方文化来得深远,而且中国人的面子观也远远比西方
系统功能语言学提出人际功能是通过情态、语气和情态副词等实现的,但没有解释语言是怎样表达作者或读者观点的问题。1990年,马丁发现了这一不足,并提出了评价理论,从而进一步
语言与文化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个民族的语言具有多方面的作用,它既是民族文化的基本内容之一,又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和交流工具。语言记录、表达和传递一个民族文化的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