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磁性FeCoNi(Al,Si,B)高熵非晶/纳米晶合金粉体的制备及其电磁屏蔽特性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yingzi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软磁性高熵合金粉体由于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耐腐蚀和抗氧化性以及优异的电磁性能而备受关注并有望成为一类新的电磁屏蔽材料。晶态材料的介电常数远高于其磁导率,电磁波屏蔽(吸收)性能受限。形成非晶/纳米晶相可在降低介电常数的同时提高磁导率,进而提高介电常数与磁导率的匹配度,改善电磁波吸收性能。本工作以传统FeSiAl合金为基础,通过加入Co、Ni和B在提高合金熵值的同时改善非晶形成能力,设计出FeCoNi(Al0.2Si0.6B0.2)高熵合金,并结合熔体快淬和球磨工艺制备合金粉体,研究了不同制备工艺下高熵合金粉体的结构、形貌、电磁参数和电磁波吸收性能。本论文工作主要包含以下三个部分:(1)将FeCoNi(Al0.2Si0.6B0.2)合金通过熔体快淬法制备成条带样品,之后添加无水乙醇将合金条带样品进行球磨1050 h,制备出片状合金粉体。粉体的平均颗粒尺寸为14.717.6μm、长径比为8.214.9;粉体具有BCC纳米晶+非晶相的复合结构,平均晶粒尺寸为620 nm;合金粉体表现出软磁特性,饱和磁化强度(Ms)为78.688.1 emu/g,矫顽力(Hc)为63.379.5 Oe;合金粉体/石蜡复合样品具有高磁导率、相匹配的介电常数并在X和Ku频段具有优异的吸波性能。合金粉体/石蜡复合样品的匹配厚度(dm)为1.22.0 mm、最低反射损耗(RLmin)为-38.1-44.1 dB、有效吸收带宽(ΔfRL<-10 dB)为2.53.8 GHz。(2)通过干磨1050 h+加入乙醇湿磨5 h的二步球磨法制备出FeCoNi(Al0.2Si0.6B0.2)片状合金粉体。粉体的平均颗粒尺寸为18.819.8μm、长径比为7.620.9;随干磨时间的延长,粉体由BCC+FCC纳米晶/非晶复相转变为完全非晶相;合金粉体表现出软磁特性,Ms为75.876.6 emu/g,Hc为34.660.0 Oe;合金粉体/石蜡复合样品的dm为2.12.9mm,RLmin为-45.9 dB到-34.3 dB,ΔfRL<-10 dB为2.62.9 GHz。(3)二步球磨法中干磨时间为10 h的高熵合金粉体经623 K和673 K热处理之后合金内BCC相增加、平均晶粒尺寸增大至10 nm;合金粉体的Ms由89.5 emu/g升高至92.8 emu/g,Hc由62.2 Oe升高到66.6 Oe;合金粉体/石蜡复合样品的fm分别为16.6、17.7 GHz;dm分别为1.3、1.2 mm;RLmin分别为-33.7和-21.0 dB。
其他文献
高速飞行器高性能天线广泛应用于深空探测和载人航天等领域,是高速飞行器发射和接收电磁波的重要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高速飞行器定位导航、遥感测控、电子对抗精准度和稳定性
当前,镁锂合金在航空航天、汽车及电子工业等领域具有广阔的潜在应用前景,但是由于其强度低、耐腐蚀性能较差,限制了其广泛应用。本文利用超声纳米表面改性(UNSM)技术对镁锂合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迅速推进,人口加速集聚于城市,地铁作为缓解地面交通压力的重要手段,得到了快速发展。由于地下空间的限制或者站点换乘需要,新建地铁与运营期地铁线路交叠
双绳缠绕式提升系统试验台钢丝绳纵振规律与纵振抑制方法研究作为矿井提升设备研发、设计、制造中不可或缺的前期基础,它可以确定提升系统试验台钢丝绳运行中纵向振动的规律
新安子钨锡多金属矿床位于南岭东段崇(义)-(大)余-(上)犹矿集区的西华山-漂塘矿田。近年来,随着“南钨北扩”的勘查新进展,进一步夯实了我国钨资源的世界地位,但优质黑钨矿却
有机硅材料加工和石油冶炼行业作为化工产业重点发展领域,常需要生产并加工大量的二甲基丁烷类物质,也容易导致二甲基丁烷、氯甲烷和芳香烃等典型VOCs超标排放的污染问题。其
大气气溶胶是大气中悬浮着的各种固、液态粒子的总称。大气气溶胶能够影响大气化学过程、大气辐射收支、云降水过程及大气能见度。大气气溶胶产生的气候效应受其自身的理化性
传统喷射增压器机械结构固定,在工业生产领域应用存在很多问题,应用的工况范围小,抵抗工作介质工况变化的能力差,大大的制约了喷射增压器在工业领域的应用范围。能够根据工作
冷冻干燥是将冷冻后的溶液在低温低压的干燥环境下,利用升华/解吸作用除去湿分的过程。与其他干燥过程相比,冷冻干燥温和的操作条件能够有效避免热敏性成分失活,干燥产品质量
发展风能资源在减少化石能源使用、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缓解全球变暖、增强抗旱能力等方面有重要作用,通过研究风速变化来评估全球或区域风能密度是最常用的方法。本文在梳理和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上海市、安徽省、江苏省、浙江省44个气象观测站点逐日风速数据分析1959-2016年长三角区域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平均风速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基于海平面气温和位势高度场气候信息,定义与长三角区域不同季节平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