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投资协定背景下的强制许可问题研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贸易法对强制许可进行了多次调整后,确认了公共健康优先的价值取向,为发展中国家实施强制许可提供了更为有力的保障。发达国家意识到意欲在多边体制下再次提高知识产权的保护水平将面临重重困难,于是转移了保护场所,通过双边和区域的投资规则来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国际投资协定的实体性条款以及国际投资仲裁机制减损了强制许可的灵活性,对强制许可构成了约束。在国际投资协定中如何设置规则来减少对强制许可的约束,以保证在面对公共健康危机时我国可以自由借助强制许可制度来应对危机,值得我国思考。
  本文除前言和结语外,主要分为四章:
  第一章讨论“有关强制许可的基本问题”,本章主要从国际贸易法和国际投资协定对强制许可的规定来进行讨论。首先回顾强制许可在贸易法框架下历经的调整,其次探讨强制许可获得投资协定保护的由来。知识产权属于“资产”,又具备投资特征,因而知识产权是适格的“投资”,强制许可问题也就因此进入到国际投资协定。
  第二章分析“国际投资协定实体性条款对强制许可的约束”。本章主要从国际投资协定中的两个实体性条款对强制许可的适用构成约束的表现来分析。征收条款中出现了强制许可的相关规定,东道国实施强制许可稍有不慎,就容易被投资者通过征收条款主张其违反国际投资协定。多数国际投资协定从政府行为的经济影响、对投资者期待的干扰程度以及性质和目的三个方面来判断政府行为是否构成间接征收,本文也将从这三个角度出发,探讨强制许可构成间接征收的文本依据,以及征收条款对强制许可构成约束的可能表现。公平公正待遇条款具有模糊性,仲裁庭在此条款上享有较大的解释权。由于征收条款中设置了强制许可的例外,投资者在间接征收排除了强制许可的违法性的情况下,仍可以从合理期待和透明度两个方面主张强制许可违反公平公正待遇条款,进而向东道国主张赔偿。
  第三章分析“强制许可在国际投资仲裁中受到的约束”。由于知识产权属于“投资”,《TRIPS协定》对强制许可也作出了规定,所以国际投资仲裁机制和WTO争端解决机制对强制许可争端都有管辖权。国际投资协定和《TRIPS协定》均可适用于强制许可争端,仲裁庭在解决强制许可争端的同时也会对条约之间的关系作出解释。依据一般的国际法解释原则以及《TRIPS协定》、国际投资协定中的冲突规则,《TRIPS协定》中的灵活性条款并不能得到优先适用,仲裁庭在分析强制许可是否构成间接征收或是否违反公平公正待遇时将依据的是更高保护标准的国际投资协定,那么强制许可的适用标准也会相应提高。投资者在国际投资仲裁中具有直接挑战东道国的权利,同时投资协定中高标准的适用条件也会限制东道国为维护公共健康而实施强制许可,这实际上就是压缩了《多哈宣言》以来为发展中国家争取到的维护公共健康的灵活政策空间。
  第四章讨论“国际投资协定中强制许可问题对中国的启示”。通过回顾强制许可在贸易领域和投资领域的发展历程,探析国际投资协定实体性条款和国际投资仲裁对强制许可的约束,为我国的缔约谈判提供一些建议。我国在投资条约谈判中应注意限缩“投资”的保护范围、在征收条款中纳入强制许可的例外规定,细化公平公正待遇条款项下的义务,并对国际投资仲裁机制进行适当地限制。虽然目前国际投资领域出现的知识产权争端没有涉及到强制许可,我国也没有被卷入到知识产权投资争端中,但如果未来我国颁布强制许可,很可能会被外国投资者主张强制许可违反征收条款或公平公正待遇条款而诉诸国际投资仲裁。争端发生前作出风险防范实有必要,我国应提前做好应对,以免将来发生争端时手足无措。
其他文献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可再生能源发电无论是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还是在提高电网整体可持续发展性能上,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与传统能源发电相比,可再生能源发电因前期投入过高、收益回报周期长,离不开各国政府的政策扶持。我国为此也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以促进可再生能源发电产业的发展。扶持政策可能构成补贴,由此受WTO项下专门规制成员补贴与反补贴行为的协定——SCM协定的规制。然而,涉及到可再生能源扶持政策
“全球变暖”是21世纪悬在人类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国际法层面提出的最新方案是《巴黎协定》。《巴黎协定》抛弃了传统的“自上而下”的模式,开启了“自下而上”气候治理的新时代,采用“国家自主贡献+强化的透明度机制”模式,在灵活性的基础上增加强制性的保障,激发了各国在气候治理方面的主动性。第十三条从框架层面确立了透明度机制的基本原则、覆盖范围及基本内容,波兰气候大会出台了关于透明度机制的具体程序与指南,
阻却立法(Blocking0Statutes),指一国为抵制他国国内法的域外适用而采取的立法措施,旨在本国的管辖领域内,消除、阻止和对抗该外国法。一国的阻却立法主要发生于以下两种情形:一是对抗他国域外适用于本国的经济制裁政策,二是对抗他国将民事诉讼中特定的域外证据开示规则域外适用于本国。两者对抗的对象在本质上都是国内法域外适用的表现。  和普遍存在的国内法域外适用相比,作为应对之举的阻却立法现有实
学位
国际税基划分是国际税收治理秩序的核心问题。伴随经济全球化、数字化程度加深,无形资产转让定价安排给传统国际税基分配体系带来了税基侵蚀和税收管辖权争夺两方面挑战。以BEPS行动计划为标志,近年来国际税法领域就无形资产转让定价的规制的讨论和实践从未停止:“税基整合”规制逻辑下,产生了对公式分配法、预约定价安排为代表的新方法的讨论,典型体现为欧盟2016年重启的统一合并公司税基提案(Common Cons
学位
信息社会的发展为人们带来无尽便利,同时也给数据保护加大了难度。未经同意而收集或利用个人数据、未经授权而二次或多次利用个人数据、随意传递或泄露个人数据等问题层出不穷。欧盟GDPR对个人数据收集和处理的合法性来源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其中最重要的即是知情同意规则。知情同意规则即要求数据控制者在收集、处理个人数据等情形之下应将详尽的信息告知数据主体并取得数据主体自主作出的真实的同意。但严苛的知情同意规则存
学位
不同国家之间的监管规则存在巨大差异,进而产生了大量非关税壁垒,并成为妨碍和扭曲全球贸易和投资重要因素之一。各国政府都希望能够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获得最大的收益,为此不得不共同致力于消除因相互之间的监管差异带来的非关税壁垒,而WTO和其他现有的国际贸易安排很难有效地解决非关税壁垒问题。各国的监管本身有其正当性与合理性,因此在监管合作的过程不应对设定的国内监管目标产生影响。欧盟和美国等发达经济体通过打
当前,面对世界一体化、贸易自由化的国际形势,我国需要对改革发展的新形势进行不断探索,而负面清单作为自由贸易协定和双边投资协定中经常采用的市场准入管理方式,已逐步成为探索贸易自由化、制定外商投资规则的重要方式。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同年发布了2013年版负面清单。2019年出台的《外商投资法》首次将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模式写入法律,对自贸区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国际河流的共享性特征,打破了国家领土的封闭性,使国际河流成为多国共享资源。随着人口增长和科技进步,尤其是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国际河流开发主体呈现出多元化,而对客体的利用也由传统的航运往水能和环保方向发展。由于国际河流的整体不可分割性和资源稀缺性,开发主体的流域国或者投资者往往从自身利益出发来进行河流开发,致使国际河流开发争端由传统的上下游国之间的争端,延伸至所有流域国、国际投资者及其母国以及国际
学位
随着海外投资规模的增大,投资风险也随之增加。为了防范和化解投资风险并保护投资安全,中国已经开始采取相关措施,并建立相关机制。一方面,中国在加速与相关国家签订投资保护条约,另一方面,也开始重视在国内构建相关保护机制。例如,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并组建国际商事法庭和国际商事专家委员会,构建“一站式”国际商事纠纷解决机制。  尽管如此,从国内机制构建的角度来看,对于西方国家已经有明显成效的某些制度,如对外求偿
罗尔斯的正义理论以理性主义的形式贯彻了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但理性主义的线性思维方法存在缺陷,不能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它声称的绝对性并不真实,不能将其抽象理论简单套用于具体的历史情境之中,应重视不同价值,如自由与秩序之间的平衡,所以存在对其进行转化的必要。儒家文化,尤其是先秦儒家的礼乐论,以群体的生存延续为根本,认为礼仪、理性等社会规范只是特定历史阶段下的产物,从而仅具有相对性,应当视历史环境对其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