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宣言》中的意识形态思想研究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wn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正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两种意识形态之间的较量必将长期存在,这种局势直接影响到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对此,习近平总书记不止一次地强调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并且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以制度化的形式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这充分体现了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引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共产党宣言》作为无产阶级的“战斗檄文”,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意识形态思想。这些思想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重要内容,为当时社会背景下无产阶级运动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指导。今天,研究《共产党宣言》中的意识形态思想,对于我们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战斗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既有助于深化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科学性与真理性的认知,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中国化与时代化,又有助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不断推进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本文在对意识形态概念变迁史以及《共产党宣言》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阐释中的地位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系统完整剖析了《共产党宣言》中对形形色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批判、对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建构以及关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虚假性与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科学性等方面的内容,指出了《共产党宣言》区别于其他文本对意识形态思想的独特阐释,最后重点论述了《共产党宣言》中意识形态思想的当代意义。
其他文献
恩格斯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是恩格斯在指导无产阶级革命斗争与实践探索中,从无产阶级政党的定位出发作出的一系列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思考与判断。恩格斯与马克思的思想一贯保持同向共进的关系,因此,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思想既涉及其与马克思共同创建形成的建党学说,又包含马克思逝世后其根据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对无产阶级政党建设作出的进一步深化与阐发。恩格斯不仅致力于领导工人运动,更指导了世界各国无产阶级
学位
制度是立国之基,制度优势同时也是一个国家最大的优势所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对我们国家制度的优势从十三个方面进行了详尽的概括,这十三个方面的显著优势是我们坚定制度自信的根基所在,同时也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依据和保证。在此基础之上,我们需要明确整个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过程,就是一个把制度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进而转化为实际治理效果的进程,这是一个动态转化的步骤,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有制度优势但不一定就会带
学位
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历来学者对于“孝”的思考也从未停止过,作为“千年国粹,一代儒宗”的马一浮还要讲“孝”,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先儒对于《孝经》中的根本大义,似犹有“引而未发,郁而未宣”;二是针对其所处的动荡时代,从各种乱象中觉知人的问题在于人欲发天性湮灭,更不知尽“孝”才是尽“性”。通过研究现状可知,有关马一浮先生“孝”的研究,大多基于马先生对《孝经》《论语》的理解来看“孝
学位
叶适的“道物观”在其理论体系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学界对此问题的研究尚不充分、全面,大多只集中于存在论角度上的道不离物,忽视了叶适从实践角度出发,将道细分为人道和天道,从而突出人的作用,强调道对人在人道中的实践的作用,天道则对人实践赋予纯粹性和自足性,认为儒家之道就是三代之治道。而这一道物观理论的建立得益于宋代的近世化经济从而带来人的解放,加之叶适所面临的政治环境,使得叶适在继承永嘉
学位
营造林工程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对林草事业的发展影响较大。笔者阐述了提高营造林质量的重要意义,从土地养护技术、适地适树、育苗技术3方面提出了提高营造林质量的关键技术,从完善营造林规划设计、林地整理、选择树种、完善营造林监督管理体系、建设防火隔离带5方面提出了提升营造林质量的有效措施,旨在为今后切实提高营造林工程建设质量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我国和谐党群关系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新时代如何构建党群关系和谐的长效机制对于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尤为重要。在新的历史时期,对于党群和谐关系建构既是机遇,也面临挑战。总体来说党群关系保持了持续长久的和谐关系趋向。但是由于党情、世情、国情的动态变化与影响,党群和谐关系建构也从思想认同弱化、利益认同转变缓慢、法理型认同滞后等方面出现不足,因此在新的挑战和机遇面前,如何解决当下党群
学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国家治理现代化、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推进国家法治建设是发展民主的必然要求等重要论断,将马克思的国家观中蕴含的国家职能思想和人民主体思想发展到了新阶段,是马克思国家观的重大理论创新。因此,需要深入挖掘马克思国家观的理论资源,为马克思国家观的最新理论成果提供理论支撑。马克思科学揭示了国家发展的一般规律。论文首先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出发深入考察其国家观形成的时代背景,
学位
针对“后真相”时代带来的大学生的思想问题和政治问题,依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逻辑起点和价值导向,围绕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效果的四个核心要素,主体、客体、媒介和环境建构其“后真相”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的逻辑框架。本文致力于探索在“后真相”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引导的基本路径,分析“后真相”语境中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面临的现实困境,针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引导中存在的“话语鸿沟”、“话语失信”、“话语失
学位
基层政策是我国实现基层资源配置、解决基层多形态问题的重要方式。基层政策文本是基层政策内容的现实载体,基层政策执行是将基层政策目标转化为政策实际效果的关键环节,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然而,在实际的基层政策执行中,往往会出现政策执行的偏离现象,如象征式执行、附加式执行和选择式执行等。基层政策执行的偏离不仅会阻碍政策目标的实现,还会间接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因此,对基层政策执行偏离的原因进行研究,能
学位
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在乡村最为突出。随着农村老龄人口的持续增长以及农村养老服务供给的滞后,提升农村养老福利保障是实现乡村治理的重要环节,也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重点和难点。伴随着正式制度对基层集体动员的消解,农村养老福利保障效果也随之弱化。村规民约作为重要的非正式乡村治理工具,在新时代下对于再造农村养老福利有着特殊意涵。从理论上来说,其为集国家“共性”和村域“个性”的一种科学社会控制规范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