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药保和丸的质量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shu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药保和丸始载于《丹溪心法》,是自金·元时期记载以来沿用至今的传统中药名方,由山楂、半夏、茯苓等8味药组成。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其量加减、味加减后有许多新的功能。文献中对于组成保和丸的8味药材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颇多,而鲜有成药保和丸的质量研究报告。为了完善保和丸质量评价体系,本论文从定量和定性的角度出发,建立了保和丸成药中有效成分的HPLC定量分析方法,其中齐墩果酸在0.015~1.232 m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熊果酸在0.015~1.216 m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草酸、酒石酸、苹果酸、柠檬酸、琥珀酸的检出限分别为6.4×10-9,7.5×10-9,1.2×10-8,1.8×10-8,2.0×10-8g,应用此方法对国内有关厂家生产的保和丸进行了定量测定,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建立了保和丸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并应用此方法对7个厂家(批号)保和丸(浓缩丸)合格产品进行了整体评价,获得了特征性、专属性和整体性综合信息,结果显示该药的制备工艺趋于稳定,内在质量基本一致,同时指纹图谱也显示了原料药来源的差异性。采用薄层色谱法和柱色谱法对保和丸其他化学成分进行了初步的分离探索。本论文包括三部分。首先综述了保和丸的历史沿革,归纳了保和丸各单味药的化学成分研究的概况。文献研究结果显示,中药成药的化学成分研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难度。保和丸的药理研究较少,有少量的临床应用以及加减量、加减药味后的临床应用。从方法学上来看,高效液相色谱法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中涉及了HPLC指纹图谱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在文献的基础上,对成药保和丸的质量研究现状及质量评价中存在的问题给以总结及分析。其次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保和丸(浓缩丸)中齐墩果酸、熊果酸的含量的方法,比较了不同厂家、不同批号的保和丸(浓缩丸)中这两种有机酸的含量,该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不但可以使定性定量得到统一,而且可以有效控制君药山楂和连翘的质量,为完善保和丸质量标准提供参考依据。同时还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法同时测定保和丸(浓缩丸)中5种水溶性有机酸的含量。保和丸中水溶性有机酸可促进消化腺活动,有助于食物的吸收,改善食欲,是消食的主要成分之一,本部分对国内3个药厂5个品种的保和丸(浓缩丸)中5种有机酸进行了测定,取得满意效果。最后以保和丸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保和丸水溶性成分的RP-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获得了专属、宏观、整体的化学特征综合信息,并对样品化学组成的总体波动情况进行估测,为从整体上评价保和丸内在质量的优劣及考察保和丸的制备工艺的稳定性提供了实验数据。采用植物化学方法对保和丸复方成药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提取、分离、纯化。通过反复试验,确定乙酸乙酯—苯—氯仿(2∶1∶1)为洗脱剂,进行多次柱色谱分离,得到9种化合物,经薄层色谱检验(在UV365nm条件下进行检测)为单一化合物。
其他文献
电子技术的发展对电源的高效率、高精度、低电磁干扰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电力校表电源效率低、体积大、重量重,针对上述缺点,论文研究了开关线性复合功率变换技术,提出
“人福普克”是中国在美国建的第一家制药公司,标志着中国制药“走出去”的第一步。它成功创造了研发和市场“两头在外”、生产在中国国内的国际化经营模式,被业界称为“普克模
宁波城区内河纵横交错,由于早期缺乏有效的治理手段,使内河水环境遭到了破坏。近几年来政府提高认识,加大力度进行内河整治,生态治河已经逐渐成为河道研究和整治的热点,湿生
多年以来,水彩画一直被认为是小品。比如:尺幅小,题材简单……的确,水彩画学术地位不如其他画种的原因之一在于反映时代样式的局限性,难以启开人们深层的审美意识,失去了应发
阅读与写作有怎样的关系?首先,阅读为写作夯实了语言基础。其次,阅读为写作提供了方法。再次,阅读为写作提供语言材料。最后,写作对阅读有促进作用。
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手段的发展,智慧城市掀起了一股持续至今的热潮,也给政府部门行政模式带来了优化和转变。传统城市基础管理是一种“条块分割”式的管理,所
焊接缺陷的产生过程是十分复杂的,既有冶金的原因,也受到应力和变形的作用,缺陷对焊接结构承载能力有非常显著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应力和变形与缺陷同时存在。焊接缺陷容易出
在公法责任的范畴,诸多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存在程度递进。行政与司法两个执法主体,在行政执法和刑事执法两个不同的执法领域,往往针对着同一的对象或制约着相同的范围,从而产生了
吸波材料是指能将入射的电磁波转化成其他形式能量(如机械能、电能和热能)而消耗掉的材料。理想的吸波材料应具有吸收频带宽、质量轻、物理机械性能好、使用简便等特点。根据目
植物意象在中国文学中源远流长,具有丰富的文学、文化蕴涵。《论宋词中的植物意象》试图对宋词中出现的大部分植物意象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文学、文化研究。本文分为三个部分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