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7个结直肠息肉病家系APC基因、MUTYH基因及BMPR1A基因突变检测及分析

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j520yx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病是遗传性结直肠癌综合征中的一类,包括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和MUTYH相关息肉病(MAP)等。对息肉病患者进行基因检测确定其致病基因,能够帮助患者明确遗传学诊断、辅助治疗决策并可通过家系成员预测性基因检测实现风险预知和疾病防控。然而,受限于对疾病的认识和基因检测方法,息肉病患者的基因检测在我国开展并不普遍,检出率层次不齐。既往报道研究的样本量有限,缺乏对基因变异谱的全面研究。同时,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病在息肉的数量和形态、肠外表型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这导致其不仅在治疗上需要区别对待,而且存在与其他类型肿瘤综合征相互混淆的可能性。所以对腺瘤性息肉病变异谱系进行更全面的研究并深入了解相关综合征表型细节差异及两者间关系是非常必要的,这将有助于强化相关科室医生在息肉病诊疗方面的能力,减少误诊,提升息肉病预防和治疗效果。研究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以上海长海医院遗传性结直肠癌筛查防治中心资料库中登记的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时间跨度为1985年至2020年。收集生物样本包括石蜡标本(手术标本或结肠镜活检标本)、外周血、口腔黏膜拭子,按照研究流程进行基因检测,利用一代测序(Sanger法)和二代测序(NGS)进行点突变检测,利用多重连锁探针扩增分析技术(MLPA)进行大片段变异检测,即先行APC基因全外显子一代测序,检测为阴性者再根据临床病理信息进行APC基因的MLPA检测或多基因的NGS检测。临床信息收集包括基本信息(性别、年龄等)、疾病信息(发病年龄、手术方式及时间、家族史等)、辅助检查结果(内镜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基因检测完成后根据其结果将患者按APC基因变异和非APC基因变异分类。对APC基因相关息肉病患者的突变谱系进行分析,参照相关数据库记录评价变异报道情况,对未报到变异按照指南进行致病性评判。对非APC变异息肉病,根据具体变异基因再次分类,结合患者疾病表型判断其与既往诊断标准是否符合,从而对基因型-表现型相关性进行重新评价,并对疾病诊断标准进行优化。结果研究共纳入无血缘关系腺瘤性息肉病先证者257人,共检出息肉病相关基因突变携带者233人(隐性遗传基因为双等位基因变异),总检出率为90.7%。APC基因突变218例,检出率为84.8%。其中点突变209例,检出率为81.3%。大片段(外显子)缺失9例,检出率3.5%。发现突变热点1309号外显子突变29例,占比13.3%。重复突变21种,未见报道的突变13种。对APC基因突变阴性样本进行的NGS检测中,发现了MUTYH、BMPR1A基因变异,未检出其他遗传性结直肠癌相关基因。MUTYH基因双等位基因突变携带者9人,其中错义或无义突变12个,大片段缺失4个。7名患者携带突变为点突变,2名患者携带大片段缺失。除1名患者的突变为纯合点突变以外,其余患者均为复合杂合突变。有2个位点突变(非欧洲奠基者突变)在大于1名患者中检测到。BMPR1A基因突变携带者6人,均为点突变。6个突变中包含剪接位点变异2个、错义变异2个、无义变异和移码变异各1个,其中新发现突变2个,为剪切位点突变。BMPR1A相关息肉病/肠癌表型包括混合性息肉型、幼年性息肉型、腺瘤性息肉型、增生性息肉型和早发性CRC型。结论本研究检测了257个结直肠息肉病样本,是目前为止国内最大样本量的结直肠息肉病基因变异谱研究。研究发现了未见于文献或数据库的新变异15个,包括13种APC基因突变、2种BMPR1A基因突变。研究使用MLPA检测发现了9例APC变异携带者,提升了APC基因变异在腺瘤性息肉病患者中的检出率。研究首次将BMPR1A基因突变所导致的结直肠息肉病综合征定义为BMPR1A相关息肉病,对重新认识该基因变异相关综合征的临床表型和治疗选择提供了新的线索,并强调了对此类患者进行基因检测的意义。研究使用了专门设计的基因检测流程,作者认为应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家族史及基因检测技术,对于APC基因检测结果为阴性的患者应行NGS检测,并警惕BMPR1A基因突变患者可能具有腺瘤息肉病的表型。
其他文献
胰腺癌是极具侵袭性的恶性肿瘤之一,肝脏是其最易发生转移的器官。相比于局部肿瘤患者而言,发生胰腺癌肝转移的患者预后更差,并且常常不被建议进行原发肿瘤的手术切除。Kupffer细胞是肝脏中驻居的巨噬细胞,位于肝窦内,约占肝内细胞总数的10%。在肿瘤转移的早期阶段,Kupffer细胞能够通过吞噬作用清除癌细胞,从而保护肝脏免受转移瘤的侵袭。但Kupffer细胞同样可以通过分泌肝细胞生长因子(Human
学位
研究背景瘢痕疙瘩是皮肤损伤后创面异常愈合而引起的一种病理性纤维增生疾病。它区别于一般增生性瘢痕,生长通常超过原损伤边界,而且伴有痛、痒等临床症状,有些难以愈合的瘢痕溃疡甚至有癌变的风险。由于易复发性,浸润性生长,一直是整形外科治疗的难题。许多研究表明,成纤维细胞的异常增殖是导致瘢痕疙瘩的重要原因。虽然在临床上针对瘢痕疙瘩的治疗已经取得很大进步,但是由于瘢痕疙瘩的发病原因及分子机制仍未完全明了,为瘢
学位
【研究背景】膀胱癌是我国男性最常见的泌尿生殖系肿瘤,病理分类大多为尿路上皮癌。患者的病理特征及临床预后呈现非常大的差异性。其中肌层浸润型预后最差,行膀胱癌根治术手术时间长,围手术期风险高,术后生活质量以及疾病转归较差,其转移及死亡率均较高。而非肌层浸润型术后需定期进行经尿道膀胱镜的复查,具有高复发率、部分进展为肌层浸润型的特点。故准确的分子靶向标志物,对于膀胱癌患者的早期诊断,危险程度分级,治疗手
学位
研究背景糖尿病皮肤溃疡是糖尿病最为常见和复杂的并发症之一,伴随着糖尿病患者人数的不断升高,其患病率逐年增加。由于创面愈合缓慢、容易受到感染以及并发组织坏死,糖尿病皮肤溃疡成为创面修复领域的一大难题。目前研究认为创面局部细胞功能紊乱、血管新生障碍、炎症反应异常以及生长因子缺乏等是导致糖尿病皮肤创面愈合缓慢的重要原因,从而易发展成慢性溃疡。虽然有不少治疗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需要更高的成本,更长的周
学位
【背景】膀胱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高,预后差,全世界每年约有55万新诊断的患者和20万病死患者。膀胱癌根据不同病理分期,可分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NMIBC)和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MIBC)。NMIBC治疗方式以膀胱肿瘤电切为主,尽管其预后尚可,但15%-20%
学位
背景:早期的手术切除被认为是治疗颈动脉体瘤(carotid body tumor,CBT)较理想的治疗方式。CBT的生长与周围神经及血管关系密切,且CBT瘤体富含滋养血管,故手术切除CBT有较高的出血及颅神经损伤(cranial nerve injury,CNI)等风险,不仅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如何在术前预测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及危险因素的探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的:通过
学位
目的:目前胰腺癌根治性治疗仍须通过手术方式解决。术前准确评估胰腺癌是否可切除将有助于对患者拟定合适的治疗计划和方案,但目前对胰腺癌腹腔隐匿性转移(occult abdominal metastatic disease,OAMD)的术前评估并不令人满意,导致了不必要的剖腹探查。由于缺乏有效的评估标准,剖腹探查时发现有腹腔内远处转移的患者不在少数。本课题通过临床回顾性研究,探索与OAMD相关的危险因素
学位
一、研究背景由于肿瘤的位置深,周围结构复杂,使得骨盆肿瘤特别是髋臼周围肿瘤的保肢重建手术成为骨肿瘤科最具有难度的手术之一。近年3D打印技术的出现为临床上提供了新的思路,但较高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较差的术后关节功能等问题,仍未得到有效的解决,近一半累及髋臼的骨盆恶性肿瘤切除重建术后患者出现了术后并发症,而脱位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双动髋关节假体在既往的研究中,被证实具有良好的防脱位效果,结合以往重建
学位
【研究背景】糖尿病皮肤溃疡是一种临床常见且难治愈的疾病。与正常皮肤创面愈合相比,糖尿病溃疡有其特异性,包括创面组织的高糖微环境、周围神经血管病变、局部过度炎症和血管内皮细胞的迁移、增殖、成管能力减弱等,都会导致糖尿病溃疡难以愈合。其中,糖尿病皮肤创面血管新生障碍是最主要的原因。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是调节创面愈合的经典细胞因子之一,由H
学位
2022年,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给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疫情之下,我国是唯一一个经济正增长的的国家,现在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GDP突破120万亿大关,每年经济增速达10%以上,是世界上外贸储备最多的国家。虽然我国经济发展依旧保持正增长,但是仍处于经济下行态势。当前经济基础恢复的尚不稳定,面临着需求持续收缩、供给不断加大、预期继续转弱三重压力,国际形势波诡云谲,国外环境仍然非常复杂,带给我国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