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公共卫生人员需求的预防医学本科培养方案完善的研究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lek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我国高校预防医学本科专业培养目标现状,并对公共卫生人员就预防医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需求进行调查,分析公共卫生人员对预防医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完善预防医学本科培养方案提供建议及依据。方法预防医学专业培养方案分析部分:采用方便抽样法,通过在高校官网和向学校负责人获取的方式,抽取了30所高校的预防医学专业培养方案,并采取内容分析法对预防医学专业培养目标进行编码分析;访谈部分:采用个人访谈法对公共卫生人员、预防专业大五或毕业一年内的学生进行访谈;问卷调查部分:问卷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基本情况,第二部分为知识和技能的培养需求,第三部分为教学修改需求。采取便利抽样的方式,于2021年12月~2022年1月通过“问卷星”平台,将电子问卷链接发送到高校预防医学专业校友群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群填写,共有699名公共卫生人员参与调查,有效问卷692份。问卷采用Cronbach’s系数对问卷进行信效度检验;采用频率、构成比、均数±标准差、χ~2检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多重响应率和个案百分比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分析,得出了47个开放性编码,8个主轴编码,2个选择性编码。主轴编码分别为培养定位、人才类型、工作内容、工作机构、专业素质要求、个人素质要求、知识和技能要求、能力要求;选择性编码为培养目标、培养规格。通过访谈发现,大部分学生在入校前对预防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了解不多。调查对象的性别构成以女性为主,占66.76%;年龄以中青年为主,平均年龄为34.13±9.271;学历以本科学历为主,占61.99%;学科以本科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为主,占45.53%;工作时间以1-10年为主,占71.53%;单位类型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主,占50.43%;单位等级以县级为主,占46,39%。对素质和技能培养需求进行分析,发现公共卫生人员认为学生在校阶段需要(Mean≥4)加强沟通交流、现场急救技能培养需求。认为课程需要修改的公共卫生人员有516人,占74.57%。除了自然科学课程模块需要减少(40.89%)理论课程比例外,公共卫生人员均认为需要增加预防医学专业的人文与社会科学课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课程及卫生政策与公共卫生管理课程模块的理论课程(46.71%、40.31%、42.83%、69.67%、59.30%)和实践课程(71.51%、71.51%、65.12%、87.60%、68.80%)比例。对于第二课堂,有82.98%的公共卫生人员建议开设暑期专业实践,有82.49%建议学生参与课题研究。回归分析显示其他类型专业的公共卫生人员认为课程需要修改的可能性较低(OR值=0.462,95%CI:0.303~0.704);从事公共卫生工作>20年的人员认为课程需要修改的可能性较高(OR值=2.183,95%CI:1.039~4.587);无职称的公共卫生人员认为课程需要修改的可能性较低(OR值=0.346,95%CI:0.179~0.667)。访谈发现学生认为预防医学专业课程安排过晚,公共卫生人员认为课程安排上要加强人文社会课程和沟通协调能力的培养。认为实习需要修改的公共卫生人员有442人,占63.87%。通过分析公共卫生人员的实习修改意见,发现均认为需要增加临床实习和专业实习的实习时间(52.71%、86.65%)和实习单位/科室(49.77%、83.48%)。对于临床实习科室,有88.29%选择了预防保健科,86.56%选择了传染病科,52.75%选择了内科。对于专业实习,有98.84%认为要去疾病预防控制中心,68.35%认为要去健康教育机构,63.73%认为要去卫生监督机构。回归分析显示未取得的执业资格照的公共卫生人员认为实习需要修改的可能性较低(OR值=0.582,95%CI:0.404~0.840);工作时间>20年的人员认为实习需要修改的可能性较高(OR值=1.967,95%CI:1.159~3.336)。公共卫生人员对实习学生的总体评价以满意(43.62%)为主,参与带教的理由主要为单位要求(69.15%)。在带教遇到的问题中,有73.94%的公共卫生人员认为学生实习存在学习主动性差问题,60.11%认为存在因考研复习而消极参与实习的问题,46.28%认为存在不愿与老师沟通的问题。在参与带教顾虑调查中,有65.75%的公共卫生人员认为参与带教存在日常工作繁重的顾虑,62.57%认为存在教育教学技能不足的顾虑,53.76%认为存在自学教育背景欠缺的顾虑。访谈发现公共卫生人员认为学生实习积极性不高,实习基地管理不到位,没有落实学生实习的考核计划,且带教老师积极性不高。结论预防医学培养方案需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进行修改。培养目标要贴合公共卫生发展和健康中国建设需要,明确人才培养定位,并且重视人文社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课程安排需要调整,突出专业课程重要性,将预防医学专业课贯穿与培养过程,增加人文社科类课程与实践课程。学生实习要明确实习目标,加强管理,完善相关制度,调动学生与带教老师的积极性。
其他文献
背景:新冠肺炎疫情流行至今,全国居民经历了2020年初各地封闭管理、限制出行的“疫情封闭期”,以及疫情得以控制、各地解封之后进入疫情相对平稳阶段的“疫情平稳期”。本研究探索在不同时期居民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感知对应对行为的影响情况,并研究风险感知通过新媒体使用、社区(村)满意度、社会参与度作为中介效应,对应对行为的变化产生的影响。方法:借用新冠疫情风险感知量表用于测量居民风险感知情况,依据风
学位
研究背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已成为21世纪各国面临的最重要的公共卫生挑战之一,并在近几十年成为流行病。空腹血糖受损(impaired fasting glucose,IFG)属于正常糖代谢和DM之间的过渡阶段,被称为“糖尿病前期”。目前我国IFG的人群正处于增长趋势,但约50%的人并不知道自己已经处于IFG状态,DM防治极其严峻。多项研究表明,早期识别IFG人群进而及
学位
目的:新冠大流行当前已经成为一项最严峻的全球健康挑战,被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迅速蔓延的主要原因是人际传播,人具有流动性,促进传染的因素一直存在。对国家而言,群众的响应与行动对国家疫情防控效果至关重要。风险感知与行为密切相关,然而,对COVID-19的风险认知在人群之中存在很大差异。本研
学位
目的:日益增长的院前医疗急救需求使得院前急救资源配置不均匀的问题愈发突出,阻碍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现均等化的进程。本研究在重庆市院前急救资源供需现状的基础上对全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的空间可达性及其分异特征进行评价,同时探讨可达性的影响因素,为优化院前急救资源配置、提高院前急救可达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采用描述性统计和比例法分析重庆市院前医疗急救资源的配置和供需现状;(2)利用最近邻法、增强的两
学位
目的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背景下,通过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分析2016—2020年成渝经济圈区域内各地区卫生资源配置效率以及成渝、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四大经济圈区域间卫生资源配置效率,发现成渝经济圈在卫生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意见与建议,为政府部门制定成渝经济圈卫生规划和政策提供参考依据,从而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卫生健康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方法通过文献分析法对国内外卫生资源配置效率评价的文献
学位
目的:研究基于温泉的全方位健康管理对慢性病高危人群体检指标及睡眠质量等的干预效果。方法:招募慢性病高危志愿者114人,按随机化原则分为干预组57人和对照组57人。干预组在统景温泉度假村集中食宿,接受4周(28天)的全方位健康管理干预,具体干预内容包括制定规律合理的日常作息安排、平衡膳食、适宜的运动(温泉水疗、八段锦以及其它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运动)、针对性健康教育、心理健康干预等,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
学位
目的:本研究围绕四川省和重庆市传染病领域信息资源配置适宜程度及相关要素,通过政策文本量化明确信息资源配置程度现状、历年变化趋势,并比较两地之间差异;探究信息资源配置程度的提升对川渝两地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的影响;通过与传染病领域信息资源适宜标准进行对比,明确差距大小,总结川渝两地传染病领域信息资源配置的问题与不足,并根据实际问题提出健全完善信息资源的对策与建议,进一步推动两地传染病防控水平的提升。方
学位
目的:以医学类本科院校为对象,在相关理论和政策指导下,针对医学类本科院校的内涵与特色,遵循科学性、导向性、全面性、可操作性原则,以大学的五大基本职能加资源保障为基础评价维度,利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内容和评价指标权重,力求构建一套符合中国国情、具有时代特色的医学类本科院校评价指标体系。方法:(1)文献研究法:借助知网、万方、Web of Science及Pub Med等数据库和互联网资
学位
背景孕期不良环境化学物暴露可能会破坏胎儿大脑的正常发育,引起后代神经发育损害,导致后代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病理学改变、行为学异常和认知缺陷。这类损害效应严重影响了子代的生存质量,给整个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故被认为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纳米材料是直径在1-100 nm的材料,由于其特殊的理化特性和特有的优点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金属纳米材料是消耗量最大的纳米材料之一。纳米二氧化钛
学位
目的:通过对重庆市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健康体检数据、个人剂量监测数据、放射工作场所防护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了解重庆市介入放射工作人员职业防护与职业健康基本情况,探讨影响重庆市介入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的主要因素,提出可行性措施和建议。旨在优化重庆市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工作环境,改善工作条件,强化个体防护意识,提高健康水平,最大可能地保护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权益,同时为国家制定相关放射性疾病诊断防治卫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