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形截面高层建筑气动与自激风荷载研究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在实际工程中轻质高强材料的应用及建设高度的不断增加,高层建筑呈现出频率低和阻尼小的特点,对风荷载较为敏感。高层建筑风致振动会引起安全性、舒适性等问题,因此合理评估其风致振动是关键的科学和工程问题之一。考虑到准确描述作用于高层建筑的风荷载是合理评估其风致响应的基础,首先,本文对由来流湍流、特征湍流引起的高层建筑气动风荷载进行了研究;其次,高层建筑横风向风致响应问题较顺风向、扭转向突出,在建筑横风向运动存在气弹效应时,仅考虑气动风荷载将会使结构横风向响应被严重低估,因此本文对由于结构自身运动诱发的自激风荷载亦进行了研究。在实际高层建筑中,方形截面的应用最为普遍,有关方形截面高层建筑风荷载的研究亦较为丰富。但是,既有研究多关注于气动荷载本身却忽略了其与来流风速的定量关系;另外,既有研究多重视风场、建筑高度等参数变化对气动荷载的影响规律,而相对忽视了更为基础的气动风压和风荷载的时、频特征和作用机理分析。基于上述原因,首先,本文基于刚性模型测压风洞试验测得了方形截面高层建筑所受的气动风压和风力,并在时、频域对其特性进行分析,同时定量地考察了其与来流风速的时、频关系。随后,为了明晰高层建筑表面风压场的时-空相关结构,对风压场进行了时、频域的本征正交分解、重构与预测。对于自激风荷载,既有研究多关注于高宽比6~12的高层建筑横风向响应和表征自激风荷载的气动阻尼特性,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实际高层建筑中存在高宽比远大于12的情况,因此存在试验研究滞后于工程实践的问题;另外,考虑到实际高层建筑的选址,风场对横风向响应和自激风荷载的影响亦需明确。基于上述原因,本文进一步开展了方形截面高层建筑气弹模型的自由振动风洞试验,根据所测得的位移响应概率密度函数对气动阻尼进行识别,并讨论了高宽比和风场对响应和气动阻尼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处于城市地貌的方形截面高层建筑进行刚性模型测压风洞试验,同步测得了其表面风压和来流风速,在时、频域内定性、定量地明晰了风速-风压准定常关系和风速-风压/力气动导纳;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建筑各面风压时、频特性、概率分布、空间分布和空间相干性;阐明了迎-背风面阻力相干性并讨论了顺风向阻力与准定常阻力的区别与联系,明确了两侧风面升力相干性并分析了二者向横风向升力叠加过程中的荷载时、频信息演变;明确了基底力矩时、频特性、(非)高斯特性及互相关特性随风向角的变化规律。(2)在基于所测得方形截面高层建筑表面风压场的基础上,采用时域和频域本征正交分解(Covariance 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POD和Spectral 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SPOD)方法研究了风压场分解和重构并进行预测。通过POD分解建立了各主导特征模态与主要物理现象的确定性联系,明确了在POD重构风压/力时,需以低阶主坐标重构时程的均方值占原始时程均方值的比重提炼出参与重构的主导模态,以POD预测典型测点风压时需要包含多阶特征模态;而通过考虑时-空相干性的SPOD方法可知,一阶主导特征谱模态包含了所有诱导气动压力的频域作用特征,明晰了在SPOD重构和预测风压时仅需一阶主导模态的参与,因此较仅考虑空间相关性的POD更为合理、准确。(3)通过开展城郊和城市地貌下不同高宽比的方形截面高层建筑气弹模型风洞试验,分析和讨论了不同风速和结构阻尼比下高层结构横风向位移响应时程、概率密度函数、均方根、峰度等统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受上述因素影响,高层建筑结构横风向振动会出现服从高斯分布的随机抖振、服从硬化非高斯的似谐波共振和抖-谐混合振动;研究了高宽比分别为12、16和20的高层建筑横风向风振特征和统计量随高宽比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结构横风向响应幅值随高宽比的增加而显著增大;分析了上述两类风场对方形截面高层建筑横风向响应特征和统计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结构高宽比较小时(如12)湍流度的增加将抑制横风向气弹效应;而当结构高宽比较大时(如20),湍流度的增加并未抑制横风向振动,即湍流度较大的情况下横风向气弹效应依然存在。(4)采用广义范德波尔振子气动阻尼模型描述高层建筑横风向自激力,应用基于等效非线性方程技术推导得到的结构位移响应概率密度函数解析解识别气动阻尼,并通过横风向风振的蒙特卡洛模拟验证了上述识别方法的准确性;采用上述方法对基于气弹模型风洞试验的方形截面高层建筑位移响应进行气动阻尼识别,得到不同风速下具有振幅依存性的非线性阻尼,并进一步讨论了高宽比和风场对方形截面高层建筑横风向气动阻尼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风场下的结构横风向负气动阻尼随高宽比的增加而增加,同一建筑下结构横风向负气动阻尼在高宽比较大时(如20)基本不随湍流度的增加而发生显著变化。
其他文献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膜结构以其大变形及几何与材料非线性等特点,在现代工业中有着广泛且重要的应用。而由于兼具多场敏感性、动力软弹性及粘弹性等诸多优势,基于软材料的柔性膜结构往往能产生更为复杂的三维甚至多级表面形貌,并实现形貌间的多重转换,因此在生物医学、智能结构、航天军工等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柔性膜元件的研发与使用,对元件变形的远程控制,以及模态演化过程调控的研究变得更为紧迫。本论文聚焦于液
学位
机器翻译是人类打破语言屏障、实现语言互通的关键技术,也是自然语言处理和人工智能领域最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因此,机器翻译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当前,神经机器翻译在捕捉词与词的语义关联以及句子翻译上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已经成为当前主流的机器翻译技术。面向篇章的神经机器翻译在融合篇章上下文信息方面的研究也涌现出很多成果。然而,当前篇章神经机器翻译在建模篇章内句子或小句间的篇章结
学位
随着我国“公交优先”战略的落实,各大城市的常规公交服务体系逐渐实现规模化,极大的提升了居民的出行体验。然而由于近些年城市交通拥堵常发、公交线网运行受影响明显,导致常规公交系统运行可靠性下降(如不准点、候车时间长等问题),导致了城市的公交分担率呈下降趋势。公交可靠性评估作为公交线网调整与运营调度策略优化的基础,对于提升常规公交吸引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然而传统的公交网络拓扑结构可靠性分析方法单纯从宏观
学位
晶界和相界是金属材料中最常见的二维缺陷,其结构的演化与材料的塑性变形和相变机制密切相关。通常来说,晶界或相界面的迁移可以通过原子从界面一侧热激活跳动到另一侧实现,也可以通过位错的运动实现。同时,界面的一些微观缺陷(例如台阶和界面位错等)的迁移和运动也与界面迁移行为相关。近年来,有关镁、锆、钛金属中孪生机制的研究发现,由于密排六方金属复杂的晶体结构,均匀切变不能保证所有晶格点都能在变形后与基体形成对
学位
高速铁路轮轨周期性磨耗(车轮多边形、钢轨波磨)的激扰主频一般高于500Hz,具有显著的高频动力特征。轮轨周期性磨耗会加剧轮轨动态相互作用,造成结构关键零部件的疲劳断裂,成为影响列车安全运行的重大隐患之一。现场调研表明高速铁路轮轨周期性磨耗的形成与复杂服役条件下无砟轨道系统振动密切相关,然而既有对轮轨周期性磨耗研究很少考虑无砟轨道系统宽频振动行为,高速铁路轮轨周期性磨耗的形成机理仍不清楚且控制措施不
学位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设备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实现安全运营的核心基础设施之一,承担着实时监督、控制和协调列车安全高效运行的关键任务。这种保障城轨交通安全和运行效率的特殊作用,也给信号设备系统自身的可靠性和维护工作提出了严格要求。城轨信号设备系统由车载和地面两部分的众多控制和基础设备组成。由于设备老化、使用寿命到期以及外部环境侵蚀等因素,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某些设备或整个系统的故障失效。故障诊断作为检测、隔离和
学位
隧道工程是一个由岩土材料与多种支护构件共同组成的复杂开放巨系统,具有多场、多体、多尺度复杂耦合作用的特点。在这个巨系统中,存在着各种类型的接触面或材料界面,例如节理裂隙面、不同支护构件与围岩的接触面。这些界面是支护—围岩系统应力与变形传递的重要媒介,存在着复杂的连续—不连续力学行为以及由此引起的局部应力集中效应,会对隧道系统的整体力学响应产生严重影响。因此,精确地计算支护-围岩系统的复杂接触耦合作
学位
我国传统村落和民居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是宝贵的活态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的魂、文化的根,也是国家的财富、世界的瑰宝。传统村落和民居的保护已纳入国家“十三五”和“十四五”规划纲要。穿斗式木结构作为传统民居的重要结构形式之一,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存量丰富且是新建民居的主要结构形式。此类结构使用小尺寸构件,构件之间采用榫卯连接,在强风和地震作用下易发生拔榫、枋头折断、柱脚滑移、填充墙体倒塌、柱架
学位
当前我国部分运营铁路隧道受外部环境等因素影响,遭受隧道病害困扰,存在威胁隧道行车安全的隐患。其中隧道衬砌开裂是影响隧道健康的关键,衬砌混凝土内演化的微裂纹是部分病害产生的诱因。因此,从细观角度将混凝土分为粗骨料、水泥砂浆及界面过渡区三种组分开展内部微裂纹演化规律的研究对理解混凝土宏观力学行为的成因、评价隧道健康状态以及制定病害隧道治理方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室内试验、数值模拟以及理论分析的手段系
学位
搅混翼是压水堆燃料组件定位格架上的重要结构之一,流体经格架搅混翼后在棒束通道内形成绕棒束的二次流动,对强化单相流体换热,提高临界热流密度等具有显著作用。随着计算流体力学数值仿真技术的迅速发展,CFD仿真技术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反应堆热工水力设计分析中,尤其是在燃料组件的定位格架设计优化方面。精细化、大规模的CFD仿真应用研究是目前反应堆热工水力的研究重点之一。本文采用实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系统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