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折纸原理的准零刚度与超材料隔振设计及其动力学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72732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折纸是一门古老的东方艺术,它通过简单的操作将平面纸张直接折叠成复杂的立体几何物体。近年来,折纸已经不仅仅是纯粹的美学追求,也成为了众多科学和工程领域的热门研究对象。折纸表现出丰富而独特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具有广泛的工程应用前景。折纸结构动力学特性研究是其工程应用的基础,然而相关的工作仍在起步阶段。折纸在动力学领域的应用也属于新兴研究领域。因此,发展折纸结构动力学研究方法,深入开展基于折纸原理的工程结构设计及其应用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工程价值。本文首先以典型折纸为研究对象,结合解析分析和数值计算,发展和完善折纸结构动力学研究和分析体系,探索其独特的结构特性。基于得到的理论基础和折纸结构特性,通过理论、模拟和实验途径,开展折纸及其启发结构在动力学隔振领域的应用研究。此间,将开展相关结构的设计、动力学建模和特性分析、隔振性能优化等。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针对典型折纸—Waterbomb元胞(Waterbomb origami base,WOB),开展其理论建模和动力学分析的研究。基于刚性折面与理想铰链折痕的基本假设,分析WOB的运动机理,建立其几何模型。使用拉格朗日方程推导WOB的非线性动力学方程,进而利用四阶Runge-Kutta法计算其自由和受迫振动响应。在ADAMS中建立虚拟仿真模型并模拟,所得结果与理论结果基本一致。利用发展的理论框架,进一步计算和讨论WOB的垂直有效刚度和线性化系统固有频率,并揭示它们在不同稳态处的刚度差异性,以及基于结构参数的可设计性。WOB在文献中通常被认为是双稳态的,然而基于WOB的静平衡位置分岔结果可知,WOB在重力的作用下还具备单稳态和三稳态构型。通过计算WOB的动态响应,分析包括混沌在内的复杂非线性动态行为。此处研究和发现的折纸结构特性将为进一步挖掘折纸的工程应用潜力提供思路和方向。利用折纸的多稳态、轻质、可展开的特性,构建具有可展开功能和准零刚度特性的轻质隔振器。设计Kresling折纸模块(Kresling origami modular,KOM)作为隔振器的基本结构,并采用弹簧桁架等效模型对KOM进行力学特性分析。利用结构参数的超临界叉型分岔实现结构的准零刚度特性,同时研究准零刚度KOM的展开机制及其完全可折叠条件,以实现隔振器的展开和折叠功能。建立隔振器的动力学模型,并且使用平均法计算其在基础简谐外激励下的动态响应。通过在ADAMS中建立虚拟弹簧桁架模型并仿真计算,进而对比验证本文的动力学模型和结果。基于理论模型,研究设计参数和串、并联布置对隔振器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该隔振器能够实现超低频隔振,同时在部分情况下具备全频域隔振的能力。特别地,串联KOM将显著提高该隔振器的性能。利用折纸的多稳态和刚度可调的特性,设计用于隔振的主动可调机械记忆超材料。超材料的元胞采用KOM,并且在其中间和端部面处引入质量。超材料的旋转将局部化至结构内部,避免了以往Kresling折纸中旋转变形沿折纸链传递的行为。超材料的首尾端之间无相对旋转,结构的部分轴向变形能将转化为KOM中间平面的旋转动能。基于弹簧桁架等效模型,对超材料进行静力学和动力学特性分析。采用具有非对称刚度的双稳态KOM可以使超材料具有丰富的记忆,它们对应于超材料不同的动力学特性。通过对比ADAMS模拟结果,验证超材料传递率和隔振带隙的理论计算结果。计算超材料隔振带隙及其与扫频范围的比值,展示通过切换记忆以实现超材料的主动调节功能。超材料的参数研究表明,通过调整KOM中间平面的质量惯性矩以使系统反共振频率接近其固有频率,可以有效扩大超材料的隔振频率范围。此外,阻尼的引入可以有效压低超材料传递率的峰值。通过测试制作的Kresling折纸超材料模型,验证该超材料的可实现性,并定性分析其通过主动切换记忆以调节隔振频率的功能。利用多稳态折纸的负刚度特性,设计具有准零刚度特性的新型杆-弹簧隔振器。以双稳态Miura折纸管为具体研究对象,使用四根直杆和一根水平弹簧构成隔离器的负刚度部件,一根垂直线性弹簧作为其正刚度部件。通过研究负刚度部件的静力学特性,提出准零刚度隔振系统的设计方法。其中,将静态位移作为设计输入参数之一,以充分利用和展示隔振器的高静态、低动态刚度特性。建立在基础外激励作用下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同时考虑线性空气阻尼和旋转接头处的非线性阻尼。通过泰勒级数展开动力学模型中的非线性项,以便利用平均法求解系统的动力学响应,进而计算系统在不同基础外激励频率下的自由和受迫响应。将计算结果与ADAMS仿真模拟结果进行比较,验证本文理论结果。通过计算系统的位移传递率并与线性隔振器相比,展示该隔振器的性能优势,以及结构几何非线性和阻尼非线性对系统隔振性能的提升效果。
其他文献
近年来,基于多智能体网络的分布式优化问题频繁出现在智能电网、无线传感网络、模型预测控制等工程和科学领域中。实际生活中的分布式优化问题通常具有大规模复杂的网络结构,因此如何快捷、高效地求解分布式优化问题是目前学者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与传统的集中式算法相比,分布式连续时间算法克服集中式算法的许多弊端,进而在求解大规模复杂的优化问题时具有明显优势。本文通过采用惩罚方法及相应的自适应思想,针对不等式约束下非
学位
作为构建大规模量子通信的基本模块,编码在量子态上的信息需要经由信道在两个远距离节点间以足够高的保真度进行传输。由于信道中固有缺陷或局域无序存在,量子态在信道中的传输会受其影响,导致信息传输效率的下降。拓扑绝缘体的发现为高效鲁棒的量子信息处理提供了新契机。拓扑绝缘体中存在受拓扑保护的边界态,能够免疫于缺陷产生的背向散射并沿着边界单向传输。这种特性使边界态自然成为实现鲁棒量子信息传输的优异载体,对探索
学位
切换系统是一类广泛应用于信息处理、自动化生产以及航空航天等领域的混杂系统。随着这些高新技术领域的快速发展,它们涉及的控制系统越来越复杂,大多数实际的控制系统都发展成了非线性的,这给切换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研究带来很大的促进作用。另外,由各种因素导致的不确定性总是伴随实际系统,并时刻影响着系统的稳定性,这使得系统的鲁棒性能研究吸引了更多研究者的关注。本文主要研究几类切换非线性系统的鲁棒H∞控制问题,旨
学位
随着现代科学高新技术的发展,工业工程、机械制造、航天航空、电气建造等领域中的很多数学物理模型的复杂度越来越高,规模也越来越大。这些数学物理模型很多都可以由随机微分代数系统来描述。一般的数值方法在求解这些系统时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计算耗费的时间比较长、响应不及时、无法保持系统的结构等等。因此,针对大型动力系统构造快速迭代方法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以及数值迭代方法在快速计算的同时能够进一步保持原
学位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具有非标准增长的偏微分方程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它与很多实际应用具有密切的联系,比如强各向异性材料的均匀化、非牛顿流体力学等。此类方程的研究历史虽然较短,但到目前为止已发展出了相对系统的理论,Zhikov,Marcellini,Mingione等数学家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奠基性工作。受到这些工作的影响,本文将主要关注几类具有(p,q)-增长的椭圆和抛物型方程解的正则性和等价性
学位
光纤激光器目前在医疗、通信、工业和科学研究领域均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端面损伤、模式不稳定性等限制,光纤激光器的功率提升受到限制。为了绕过输出限制,激光合成技术应时而生。通过光学器件的合成方案,随着合成的激光数目与单束激光功率的提高,合成器件温度与热畸变程度逐渐上升,将会影响最终输出合成光束质量与合成效率。研究合成系统中合成器件热畸变的作用机理,并且提出能够缓解合成器件热畸变,进一步提升合
学位
Cf/Si C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强、高温力学性能优异、耐热冲击等特点,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应用广泛。Cf/Si C复合材料的加工难度高,因此需要将其与金属连接制成异质构件来满足实际应用要求。本文针对新一代“快舟”系列2000N姿控发动机的复合材料喷管连接需求,力求实现大尺寸Cf/Si C复合材料与Nb的高质量连接。然而,接头尺寸增大后界面结构问题、应力问题以及质量控制问题都变得更加突出。基于此,为了满
学位
张量分解在数据科学、复杂网络等领域有重要应用,其中张量的CP分解是重要分解类型之一。张量的CP分解是矩阵秩一和分解的高阶推广。张量的CP分解广泛出现并应用于心理计量学、化学、机器学习、生物工程等领域。对称张量的秩和对称秩是对称张量CP分解的本质属性。众所周知,在实数域或复数域上,对称矩阵的秩等于对称秩。一个自然的问题:对称张量的秩是否等于对称秩?2008年,Comon教授等人在文献中提出猜想:对称
学位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得益于卫星技术、传感器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高光谱遥感技术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对地观测的重要手段之一。高光谱遥感由于其高光谱分辨率,可以获得连续而精细的地物光谱特征曲线,为地物特征分析带来有利条件,已被广泛应用于国土资源调查、地球科学与应用和国防安全等诸多领域。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出现促使遥感应用朝更加精细准确的方向发展,然而,由于成像系统内部和外界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
学位
相较于铺层复合材料,三维机织复合材料特殊的空间结构使其具有更优越的抗分层和抗冲击性能,被广泛地应用在航空、航天等诸多领域。然而,也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空间结构,三维机织复合材料具有非常复杂的损伤机理,这给三维机织复合材料性能的准确表征和仿真研究带来了严峻挑战。本文通过调研复合材料相关的文献发现,目前对复合材料的面外性能研究仍主要集中于铺层复合材料,针对三维机织复合材料面外性能的试验方法、损伤机理研究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