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确定设计边界下建筑能源系统随机规划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888332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建筑节能措施的推进,建筑围护结构保温性能逐步提升,内扰负荷占比增加使得建筑空调负荷的不确定性突显。同时,随着能源供给侧及需求侧的改革,可再生能源将在未来能源供给中承担重要角色,建筑将从“降耗时代”跨入“赋能时代”。可再生能源系统的固有间歇性及不确定性将增加能源供给的不确定性。确定性设计方法由于未考虑设计边界的多重不确定性,在经济性及可靠性设计方面存在不足。此外,随着建筑从能源消费者角色到能源产销者角色的转变,未来在建筑能源系统设计过程中考虑电力与热力的协同,设计与运行的耦合将成为新的设计常态,建筑能源系统复杂性也将成为设计人员需要解决的设计困局。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首先开展了建筑能源系统设计复杂性问题分析,进而继续考虑负荷、可再生能源的不确定性,对不确定设计边界下的建筑能源系统随机规划进行了研究,主要工作如下:
  (1)为了应对建筑能源系统设计的复杂性难题,本文基于数学规划理论,发展了三类具备不同设计复杂度的建筑能源系统优化设计模型。采用设计与运行一体化的精确优化算法对模型全局最优搜索。通过与案例原设计方案对比分析,验证了优化设计模型在实现建筑能源系统优化设计中的有效性及优越性。
  (2)在完备不确定性边界场景集合生成方法方面,提出了基于蒙特卡洛仿真与信息熵理论结合的完备不确定性场景集合生成方法。首先建立了用于建筑能源系统随机边界条件生成的蒙特卡洛仿真架构,以相对熵作为蒙特卡洛仿真收敛性判定指标,以蒙特卡洛仿真收敛判定随机场景集合的不确定信息完备性。基于完备不确定性边界场景集合,探究了设计边界不确定性对建筑能源系统优化设计目标及设计方案的影响。研究发现,不确定性会给建筑能源系统优化目标值及配置方案带来显著影响。基于单一确定场景的建筑能源系统优化设计方案存在供能不足的风险。因此在建筑能源系统设计阶段应该考虑设计边界条件的不确定性以提升系统的经济性及供能可靠性。
  (3)面对建筑能源系统设计的复杂性及负荷的不确定性,提出了一种考虑荷侧一维不确定性的随机规划方法。为了在随机规划模型中考虑包含完备不确定性信息的负荷场景集合,同时保证模型的可解性及高效可解性,本文构建了一种用于随机负荷场景集合的时频域数据降维方法—Bin法。Bin法的优势在于时域到频数域降维过程中可以保证不确定性信息的无损,即降维是有效的,同时降维后的数据维度与随机场景集合数量无关,即降维是高效的;进一步考虑可再生能源出力引起的建筑能源系统源侧不确定性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源/荷双重不确定性及其时序互相关性的随机规划方法。在Bin法基础上继续发展了Bi-Bin法用于实现源/荷双重不确定性场景降维。与Bin法相比,Bi-Bin法可以考虑源/荷之间的时序互相关性,保证了时频域数据降维过程的有效性。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上述随机规划方法的有效性及求解高效性。并通过与确定性优化设计方案对比分析,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基于完备信息的随机规划方法在实现建筑能源系统设计方案经济性及可靠性方面的优势。
  (4)储能能够提升能源系统柔性,而储能策略的随机性也增加了能源系统设计过程的不确定性,面对源/荷/储多维不确定性,本文提出了一种考虑源/荷/储多维不确定性条件的建筑能源系统随机规划方法。构建了典型年及典型日双重场景缩减技术,保证了随机规划模型可解性,同时兼顾了设计边界条件的不确定性。由于随机规划模型考虑了边界条件不确定性,因此随机规划方法可以实现不确定性设计条件下建筑能源系统的全寿命周期经济效益最大化;本文继续探讨了储能在应对源/荷不确定性时的效能,案例结果表明储能柔性能够抵御一定程度的负荷预测偏差。因此面对未来负荷以及可再生能源出力的不确定性,有必要考虑储能系统的规划,提升建筑能源系统的供能柔性,增加系统对抗不确定性的能力。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物体表面辐射特性的研究在国防科技事业、航空航天事业、城市规划、国土测绘、等领域都有了迅猛的发展,并且极大的推动了探测、制导、隐身、成像仿真等技术的进步。建筑围护结构作为创造舒适室内环境的重要载体,如何将先进的表面技术引入建筑领域是亟待解决的基础研究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专题报告中明确指出,建筑围护结构表面的长波辐射换热等建筑物理基础参数的研究是建筑技术科学学科的研
随着时代发展涌现出很多新中式建筑作品,发展迅速但同时也带来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新中式建筑创作中的优秀案例进行实地调研与案例分析,从当代新中式建筑与传统建筑空间文化之间的联系出发,从形式语言和空间意境两方面研究传统建筑空间意象的现代化表达手法。  基于以上思路,本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主要阐述了研究的背景、目的以及新中式建筑的发展现状和潮流,对于对象进行定义。第二章从文化、思维方式和空间形式出发,
学位
本文是关于四川地区元代建筑大木技术的研究。  在四川现存元代遗构中,三开间歇山方殿占绝对多数,而且从断代上看,这些方三间小殿的年代信息较其它建筑更充分更准确,因此选择这一类型作为研究切入点。方三间歇山小殿,不论在室内空间划分,还是在复杂的屋顶技术上,均具有共同技术特点,区别于规模更大或等级更高的五开间大殿。  本文首先从平面布置和梁架结构入手,从宏观的角度总结四川元代建筑的共同特征,其中,重点关注
我国南海岛礁的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大规模地开展,由于距离大陆遥远,缺乏建设原材料,就地取材采用珊瑚碎屑制备珊瑚骨料混凝土可以有效地缓解这一难题。珊瑚骨料混凝土内含氯离子,孔隙率高、离子渗透性好,因氯离子侵蚀引起的钢筋锈蚀问题较为突出。因此,研究南海极端热湿环境下的珊瑚骨料混凝土的临界氯离子浓度研究珊瑚骨料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立足于南海高温、高湿岛礁环境,通过人工气候干湿循环法和
圆端中空夹层不锈钢管混凝土桥墩结合了外层不锈钢管优异的耐腐蚀性和钢管混凝土体系的复合作用的优点。然而,目前对这类结构的研究非常有限,对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桥墩抗震性能的研究分析也很少。因此,本文旨在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进行外不锈钢管内普通钢管的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桥墩在水平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抗震性能研究。利用abaqus6.13建立了有限元分析模型,以已有文献中的圆端形中空夹层不锈钢管混凝土桥墩试验试件
双钢板混凝土组合(Double-skin-concretecomposite,简称DSC)剪力墙是一种新型的同时抵抗竖向荷载和横向荷载的组合构件,由两侧的两块钢板和内部混凝土通过剪力连接件连接而成。外部钢板对内部混凝土有约束作用,可以提高混凝土强度、变形能力、抑制混凝土裂缝和早期破坏,内部混凝土和连接件的存在同时可以限制外部钢板的局部屈曲。DSC剪力墙在国内外一些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近年来,它
泡沫混凝土,也称为轻质多孔混凝土或低密度混凝土,是一种多孔混凝土,由材料组份含有水泥、砂、水和发泡剂的溶液,是通过将发泡剂混入水泥浆或砂浆中制成的。硬化后产生体积内的封闭孔隙(气泡),具有多孔结构。泡沫混凝土最基本和最重要特性是低密度,也就是“轻”。它可以漂浮在水中,容重只有普通混凝土的几分之一。这给泡沫混凝土的应用带了了巨大的前景和诱惑。它有助于减少结构静载,这对设计而言是非常有利的,带给设计更
在很久以前世界上发展最迅速的建筑业就将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墙作为一种新的可持续结构体系。这种组合墙的机理是用两块外包钢板夹着核心混凝土。这种结构体系理想地将两种建筑材料结合在了一起,尽管钢材和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相差甚远。嵌入在内部的剪力连接件将两块钢板同时被联系在一起,使得混凝土和钢材的组合性能得以发挥。现有研究的对象是采用规则和异性的钢板,不同形状简单和复杂的剪力连接件和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的组合墙
学位
供水事故的频繁发生对城市安全、平稳运行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供水管道往往敷设在地下,其安全受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然而,目前埋地供水管道力学性能的研究偏重于单一因素的影响,多因素耦合作用下埋地供水管道力学性能的研究较少。管道不均匀沉降和腐蚀是导致供水管道事故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不均匀沉降和腐蚀耦合作用下埋地供水管道的力学性能有助于提高埋地供水管道安全事故的主动防控能力,保障城市市政供水管网的安全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