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侧活动翼矫治技术内收下前牙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ryamar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尽管舌侧矫治作为真正“完全隐形”的矫治技术,但因操作复杂繁琐,与唇侧矫治技术以及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在生物力学上有很大不同,从而限制了它的临床应用。新型舌侧活动翼矫治器,改进了之前弓丝槽沟矫治系统的力学体系,通过稳定的平面控制,来目标化引导牙齿的移动达到矫治的目的,活动的“翼”的设计使得牙齿的受力和运动更为灵活,相对更为合理高效。在前期临床应用中我们发现该矫治器对牙齿转矩和支抗的控制较好,且能有效缩短疗程,但对其独特力学特点目前尚未有任何研究报道。本研究以利用三维限元法分析其力学特点为突破口,初步探究其力学特点和矫治机制,从而更好的指导临床操作。目的:本研究通过利用三维有限元分析工具,建立舌侧活动翼矫治器和下颌牙列的模型,并在此模型基础上通过结扎翼与托槽底座的方式内收下前牙。通过观察翼、弓丝、牙齿的相对运动,测量下颌牙列初始位移的方向大小以及牙周膜受力情况,为进一步探讨舌侧活动翼矫治技术的生物力学特征奠定基础,更好的指导临床实践。方法:实验一:舌侧活动翼矫治有限元模型的建立通过Mimics 17.0软件对影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和裁剪分割,获得初步实体模型,使用Geomagic 12.0软件对模型进行修复和边界优化,并生成牙周膜。在ANSA软件中调整牙齿位置,去除下颌第一前磨牙以模拟拔牙矫治。根据舌侧活动翼托槽等实体数据,使用Auto CAD软件建立矫治器实体模型。划分网格和赋值材料属性分别使用Hypermesh和Abaqus软件完成,最终建立排齐后的下颌牙齿及活动翼矫治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实验二:舌侧活动翼矫治内收下前牙的三维有限元分析设定翼装配进托槽底座所需的力矩的反力则为翼收到的力矩,在翼与底座间施加50g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模拟结扎内收,测量下颌各牙齿初始位移的大小方向和牙周膜应力应变情况。实验三:舌侧活动翼矫治器表达下前牙转矩的三维有限元分析只加载之前预加载实验中的力和力矩,将翼与托槽设定为绑定以模拟紧结扎,观察前牙转矩表达情况和对其他牙齿的影响。实验结果:实验一:完成舌侧活动翼矫治器-牙齿-牙周膜-牙槽骨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构建。实验二:下中切牙整体有明显的舌倾和压低;下颌侧切牙轻度舌倾和压低;下颌尖牙初始位移在前牙中最小,位置相对稳定;下颌第二前磨牙牙冠远中倾斜的同时略有舌倾;下颌第一磨牙在各方向初始位移均很小,位置最为稳定;下颌第二磨牙表现为牙冠的内翻旋转和整体的近中倾斜。牙周膜的应力分布与牙齿的位移趋势相适应,舌侧活动翼内收前牙时应力主要集中于下颌中切牙,尤其是牙颈部和牙根部。最大主应力的正值区域主要分布于下颌中切牙牙颈部唇侧、根尖区舌侧和下颌第二磨牙牙根的远中侧。最大主应力的负值区域较少,主要分布于下中切牙舌侧牙颈部、根尖区唇侧和下颌第二磨牙近中侧牙颈部。其他部位牙周膜的最大主应力均较小,尤其是下颌第一磨牙和尖牙。实验三:下中切牙表现为冠唇倾根舌倾的同时有少量压低,邻牙无明显运动,后牙少量前移。结论:实验一:通过多种软件的运用创建的仿真度高、精确度好的有限元模型为下一步舌侧活动翼矫治的力学研究奠定了基础。实验二:舌侧活动翼内收前牙时,对牙弓形态有较好的维持作用,有效地防止了传统舌侧矫治内收过程中的“拱形效应”;但最后一颗支抗磨牙有较明显和舌倾和内旋倾向,应采取相应措施克服;内收过程中对前牙压低的同时对后牙支抗有一定保护。舌侧活动翼为更加高效和稳定的内收前牙提供了一种具有创新意义的参考。实验三:舌侧活动翼可单独对某个前牙进行转矩控制和转矩表达,而不消耗邻牙支抗,但转矩的表达消耗后牙矢状向支抗。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免疫治疗颠覆性地改变了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治疗策略,目前临床上最广泛、最成功使用的是免疫治疗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如细胞毒性 T 淋巴细胞抗原 4(cytotoxic T lymphocyte antigen-4,CTLA-4)和程序性死亡蛋白 1/配体 1
学位
研究背景:在临床中,不同的麻醉药物可以引起相同的意识消失状态,但其脑电信号差异较大[9]。目前的研究显示年龄是造成麻醉期间脑电图特征变化的重要因素[10],因此利用脑电进行麻醉管理中,需要综合年龄考虑。现在以脑电为监测手段已广泛应用于无创麻醉深度和脑功能状态监测[11]。已有的证据显示,基于这一监测的麻醉管理可以降低术后谵妄(POD)和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12-14],但仍存在争议
学位
研究背景及目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中国65岁以上人群中第二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PD的运动症状包括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和姿势不稳等,同时也伴有各种非运动症状。睡眠障碍是PD最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高达90%的PD患者都有包括失眠、日间嗜睡、快速眼球运动睡眠行为障碍和不宁腿综合征(Restless legs syndrome,RLS)在内的各种睡眠障碍
学位
1研究背景瓷贴面因微创、美观、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现已成为前牙美学微创修复的主流技术之一。随着国内医学美容和民营口腔行业的快速发展,前牙瓷贴面修复技术也迅速普及并被广泛地应用。与快速增长的临床应用率不匹配,国内前牙瓷贴面修复技术的临床应用现状尚缺乏有效的流行病学数据分析。前牙瓷贴面的修复效果包括颜色、形态、粘接性能、长期稳定性等多个方面的性能评价,关于瓷材料性能、粘接材料性能等基础研究的报道较多,关
学位
研究背景:世界首例面部移植(Facial transplantation,FT)患者,同期在腋窝下皱襞移植了一块皮瓣,作为监测面部排斥反应的前哨,每次发生排斥反应时均能通过前哨皮瓣(Sentinel flap,SF)明显观察到,并避免了因活检导致的FT美观损失。国内西京医院于2006年成功开展了世界第二例,亚洲首例FT。此例患者术后发生了4次排斥反应,每次发生时,皮肤均有发红、斑片样改变,很容易被
学位
牙外伤(Traumatic dental injury,TDI)是指牙齿受到急剧创伤,特别是打击或者撞击所引起的牙体硬组织、牙髓组织和牙周支持组织等的损伤。牙外伤是口腔常见的急症,是仅次于龋病造成儿童牙齿缺损或缺失的第二大疾患。对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来说,牙外伤不仅会对儿童的牙合颌生长发育造成一定的阻碍,也会对儿童的心理状态产生不良影响。由于儿童颌面部骨骼发育的特点,受到外伤时常会造成牙齿的移位性损
学位
利用口内扫描仪获取患者口内软硬组织模型是口腔数字化技术的起始环节,口内扫描仪的扫描精度至关重要,但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扫描策略与扫描范围是重要的影响因素,而且与临床应用中具体扫描方案的确定关系密切。关于口内扫描仪扫描策略与扫描范围的研究已有一些报道,但是目前尚未见到口内扫描仪临床应用中如何确定具体扫描方案的相关报道。本研究选择不同口内扫描仪,分析比较扫描策略和扫描范围对其扫描精度偏差的影响,以期为口
学位
研究背景:脑胶质瘤(glioma)为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恶性肿瘤,具有预后差、复发率高以及死亡率高的特点。目前的标准治疗方案为手术切除后联合放疗及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化疗。但是,脑胶质瘤细胞极易对TMZ产生耐药性,导致TMZ疗效降低甚至丧失。因此,临床迫切需要开发新的脑胶质瘤治疗方法。脑胶质瘤相关巨噬细胞(glioma associated macrophage,GAM)
学位
背景代谢相关脂肪肝病(metabolic 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MAFLD),过去又称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全球重大的公共卫生事件之一。MAFLD以过度的甘油三酯(triacylglycerol,TG)等脂质累积及全身代谢障碍为特点,影响全世界25%的人口,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
学位
研究背景及目的糖尿病(DM)属于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内分泌代谢疾病,相关国际调查研究发现,截至2019年全球成人糖尿病患者已经超过4.6亿,且每年有四百多万患者因此而死亡,国内大约有1.164亿糖尿病患者。根据现有的数据预测,25年后全球糖尿病患者会达到6.29亿,因而很有必要对糖尿病的病理和治疗方法进行研究。糖尿病心肌病(DCM)是长期罹患糖尿病而引起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以糖尿病患者在没有冠心病和高血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