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93例缺血性肠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一步探讨其临床特征、发病及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从而改善预后。资料与方法:对2015年10月01日至2018年09月30日三年间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住院且临床诊断为缺血性肠病的9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缺血性肠病组(n=93)与同期住院的功能性胃肠病组(n=165)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联合多因素分析的方法对两组一般资料及基础疾病等进行分析寻找缺血性肠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并对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比值对该疾病的诊断价值进行探索;根据缺血性肠病治疗效果及结局分为预后良好组(n=85)与预后不良组(n=8),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探讨一般资料、个人史、基础疾病、腹部手术史、抗生素使用情况与预后、结局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与预后相关的可能因素。结果:1、93例缺血性肠病患者男女比例1:1.07,平均年龄(65.85±13.53)岁,其中老年人占66.67%。个人史以吸烟、饮酒占比最高,分别为吸烟(24例,25.81%)、饮酒(15例,16.13%)。基础疾病以动脉硬化(72例,77.84%)、高血压病(52例,55.91%)多见。2、缺血性肠病发病类型以慢性肠系膜缺血多见,缺血性结肠炎次之,急性肠系膜缺血最少。其临床表现以腹痛(87例,93.55%)、便血(45例,48.39%)为主要症状,其中腹痛以中下腹痛(25例,26.88%)、脐周痛(19例,20.43%)最常见,其他症状有腹泻、恶心、呕吐、发热、腹胀、头晕、黑矇等。体征上绝大多数仅为局部轻压痛,出现腹膜刺激征者15例,占16.13%。3、缺血性肠病患者中63.44%出现了D-二聚体升高、69.89%存在粪OB阳性。CT肠系膜血管造影及肠镜检查是缺血性肠病主流的检查方式,其阳性率分别为87.18%、32.35%。4、93例患者均接受以抗凝、扩血管及对症支持为主的内科保守治疗,91.40%治疗有效,但仍有个别无效转行外科手术治疗或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并有1例死亡。5、在缺血性肠病发病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中显示冠心病(P=0.026)、动脉硬化(P=0.000)、D-二聚体(P=0.000)、纤维蛋白原(P=0.021)是其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对其预后不良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则提示白蛋白、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降低以及C反应蛋白升高可能为其预后不良的预测性因素。6、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及其比值(P=0.000)均对缺血性肠病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其对缺血性肠病诊断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0.2950mg/L、2.715g/L、1.163×10-4。结论:缺血性肠病多发生于合并冠心病、动脉硬化等基础病的老年人群;临床表现不典型,以腹痛、便血为主要症状,症状重而体征轻,亦无特异性实验室检查指标;D-二聚体升高、粪OB阳性有一定参考价值,CT肠系膜血管造影及结肠镜检查对诊断有重要价值,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比值升高可支持诊断,白蛋白、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降低以及C反应蛋白升高可能为其预后不良的预测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