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史的宏大”到“人的回归”:论中国当代历史题材小说人物形象的嬗变

来源 :华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an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中国当代文学来说,历史题材小说创作的价值和贡献是有目共睹的。这不仅体现在作品数量的增长上,还表现在创作质量的提升上。在思想解放的历史大背景下,创作观念、题材观念及历史观念的演变使作家们拓展了审视历史的视野,创作在脱离以往单一的政治视角之后开始转向文化的、美学的全方位把握。历史小说的走俏,更为重要的因素还在于:历史题材小说除了提供历史故事和历史经验外,作为以人为表现中心的文学作品,它还提供了种种文学化了的异彩纷呈的历史图景和众多个性化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历朝历代的农民阶级、开国君主、功臣元勋、文化名人、市井百姓、草民流寇、风流女子各色人等,在不同的历史小说作家笔下得到生动再现,并在他们身上,凸现出作家对于历史人物事件、朝代兴衰的深层思考。  目前,评论界对当代历史题材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研究很多,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但这些成果大多是针对单一类型的历史小说进行人物形象分析与研究,很少将革命历史小说、传统历史小说和新历史小说三者结合起来对比研究,讨论其人物形象在不同小说形态中演变的过程和意义。因此,本论文以人物形象的嬗变为研究重心,从人物性格塑造、叙事方式转变和作家主体性的张扬等三个维面对三者作一对比考察。通过对当代历史题材小说人物形象的嬗变进行梳理、描述,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人物呈现出的人性内涵、作家的创作动机等问题出发,深入考察和反思这一创作现象,分析其产生的影响和意义,对这一文学创作现象作出个人的评价。  在论文写作过程中,通过对多部不同类型历史小说的代表作品进行文本分析,描述这些作品所呈现的题材内容、艺术形式、主题内涵上的新图景。通过对当代历史题材小说人物形象的嬗变进行梳理和分析,看出中国当代历史题材小说创作的不同特点和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有助于进一步挖掘更具人性深度的创作面,为理解新世纪历史小说的文学创作和文化观念的更新提供合适的参照系。  笔者从历史观、题材内容和叙事艺术三个理论视角,透视、析理当代历史题材小说人物形象的发展及演变,并紧紧围绕创作主体现代意识的觉醒和强化这一中心,论证以人为研究中心探讨人的生命存在价值和意义。同时,对当代历史题材小说创作走向提出自己的看法:纵观当代历史题材小说,虽然各有千秋,但它本身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革命历史小说虽然在世纪之交迎来了复苏,但主流与大众之间的矛盾将是它在新世纪必须解决的创作难题。传统历史小说是最具发展潜力的一类,但其在题材上出现诸如像雅俗失调、缺乏历史真实、创作手法陈旧等问题。新历史小说其实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就开始它的衰落期。因此,它们要想在新世纪的文学殿堂中找回自己的原有位置,就需要作家们能秉承科学的历史观,把握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有机融合,并将关注现实、关注人生作为创作的不变主题。历史小说家们以文学的关照方式来书写中国人的人性经验,将开启历史题材小说写作更为广阔的阐释空间,开创出文学创作的新局面。
其他文献
罗惇曧1872年生于广东顺德,受家学影响,工诗词。他于1888年至1894年之间于广雅书院读书,此后曾师事康有为。1900年入读北京国子监。大约1903年至1907年间任京师大学堂编译局编纂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介词是汉语词类体系中既重要又非常复杂的一类。在句法结构中极其活跃,与大部分词类具有结合关系,因此它直接影响着句法结构的分析,也直接影响整个语法体系的科学性。因此,本文将
油画起源于欧洲,在我国经历了昌盛与衰败,再由衰败转为昌盛,其过程曲折,却也成就了油画作为艺术中翘楚的地位。我国步入21世纪以来,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
中国传媒大学致力于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其下属的艺术创作院属于专门的高级艺术创作、教学、交流和研究机构,有一大批知名艺术家、教育家在此工作,随着当代
先秦两汉是汉语发展的源头,这一阶段的汉语词汇若不研究清楚,就无法建立汉语词汇史。常用词是词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词汇史所要研究的各种问题,几乎全都与常用词有关。因此,本文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春为一岁首,梅占百花魁。”眼下正是赏梅时节。杭州灵峰240余亩梅林中,梅花开得正闹,有的含苞欲放,那些已经绽放的梅花笑盈盈地引领着春天的到来,吸引了众多赏梅客。  赏梅时节话梅画。在我国古代的花鸟画中,画梅的作品如同咏梅的诗词一样,异彩纷呈,美不胜收。画梅的画家在中国绘画史上也是名家辈出,不胜枚举。他们泼墨添彩描绘“一树独先天下春”芳馨,刻画梅花的神韵、品格,向来备受人们赞赏。  从隋唐五代到两
本文以具有同源关系的八本禅籍作为一个专题,研究禅宗语言。从《宝林传》(801)开始,至《祖堂集》(952)、《景德传灯录》(1004)、《天圣广灯录》(1023)、《建中靖国续灯录》(110
中国古代戏曲源远流长,它集叙事文学和抒情文学之精华,已成为民族文化的杰出代表。而琴的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与中国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两者的结合碰撞出了耀眼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