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的社会契约理论及其人性论基础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t1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卢梭一直是西方法学思想中的重要人物,他的思想对西方政治法律制度的发展影响至今。卢梭的著作很多,所有这些著作都体现了他思想的复杂性与包容性,都是学者研究卢梭思想的经典文本。社会契约思想通常被解释为社会和国家的起源的合理依据,被解释为政治权威的合法基础,所以社会契约思想在17、18世纪西方政治法律思想中占据主导地位。在西方近代古典自然法学派中主张社会契约论的思想家来说,霍布斯、洛克、卢梭都是社会契约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霍布斯全面系统阐述了社会契约思想,是奠基者;洛克充分论述政治权力的起源以及的政府作用,并提出了分权原则,是社会契约理论的发展者;而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充满了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精神,是集大成者,也是最值得争议的。不过西方近代社会契约理论都是以人性论为出发点,可以说人性论的分歧是造成社会契约理论不同内容的重要因素,所以要理解社会契约理论就不得不得研究分析其人性论基础。本文主要是从卢梭的人性论出发,在人性论基础上阐述他的社会契约论思想。本文主要是对他的《论科学与艺术》、《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和《社会契约论》三个文本进行解读,并以卢梭的人性论为出发点阐释其社会契约论,最终在人性论基础上对他社会契约理论进行反思。本文分为三个部分:前言、正文和结语。前言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视角,以及卢梭的问题。只有充分认识到了卢梭的问题之所在,才能理解到卢梭的人性论对他的社会契约理论所起的作用和所处的地位。在正文的第一章主要介绍霍布斯和洛克的人性理论及其社会契约理论。霍布斯的人性论认为人在战争的自然状态之下,人的本性是自我保全,人们为了自保就相互订立契约,将权力交给主权者,从而结合成利维坦,利维坦是由霍布斯的自我保全这一人性论前提出发推出的最终结论,也是霍布斯社会契约理论的主要内容。而洛克也是从自我保全出发,采用从自然状态到社会状态的论证模式。洛克的自然状态并非开始就是霍布斯那种战争状态的自然状态,而是一种完备自足的自然状态。在这种自然状态下人通过劳动产生财产,人对自我保全的要求具体化到对人生命、自由和财产的保护,特别是对财产的保护推动了人们签订契约进入公民社会。保护人们的生命、自由和财产,以弥补自然状态产生的不足是政府的主要目的,所以政府的政治权力也是有限制的,这是与霍布斯的重大差别。洛克在霍布斯的理论基础上将社会契约理论大大向前发展了一大步,为现代政治制度的创立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并且为卢梭人性论及其社会契约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第二章是论卢梭的人性论。这部分主要包括卢梭人性论的形成和内容两个方面。不论是霍布斯的一切人对一切人的战争的自然状态,还是洛克的完备无缺的自然状态,人的自我保存和人人平等以及人类的共同需求都是被强调的,人性中的理性因素都是受到重视的,人的理性使人们从自然状态过渡到社会状态,继而建立起政府和国家。在这种现代西方政治制度下,个人自由和利益得到极大的促进和发展,它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欲望,刺激人们不断追求物质利益,并沉溺于对生活的享受,因此社会在表面繁荣下暗藏着社会道德和风尚的败坏。在崇尚物质的社会中,人们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穷人在富人的残酷压榨下生活,与繁华的社会表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卢梭正是在看到了这一极不平等的社会现实后,在对现代社会展开反思和强烈的批判的基础上形成了他的人性论。在十七、十八世纪哲学家都为理性、为科学高唱赞歌时,卢梭依然崇尚德性和风尚。因为卢梭在其他启蒙学者为现代西方政治制度辩护时,却敏锐地察觉到其中隐含的危险,清楚地看到现实社会政治的弊端,他看到了越来越文明,理性程度越高的现实社会是充满物质欲望的败坏的社会,看到了人在社会中的不平等和压迫,看到了人性的堕落。所以他认为人的真正本性不在少数有教养人才具有的理性,而在于人的自爱心和怜悯心这两种自然情感,所以人性应去除掉社会性,以及将理性排除在人性之外。第三章是论述人性论基础上的社会契约理论。这部分主要是论述从卢梭人性论到他的社会契约论的逻辑进程,以及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的内容。卢梭首先是从自然状态出发,论述了在一些偶然性的因素在推动下,人从自然状态向社会状态发展,在向社会发展中,人不可避免地越来越不平等,人性也越来越受到异化。在现代社会中,人的欲望是异常强大的,自爱心和怜悯心都不足以遏制,反而其自身还不断遭受侵蚀,如果社会中的人再以自然状态作为其生存方式,那么人类将会灭亡,于是就需要找到一种解决的方法,一种社会构建的目标和标准。由于在自然状态下,自然人具有彻底独立性,不依赖任何人,他最为自由,能最好地满足自我保存的本能,所以自然状态中的自然人的自由,成为了卢梭批判社会的最有力的武器,也成为卢梭构建社会契约理论的一个目标和标准。所以卢梭要对自然状态重点关注,并把自然状态下的人性论作为他政治理论的出发点。卢梭认为随着理性在人偶然因素作用下不断发展,人就可能在稳固的基础上建立其公共权利,这样建立的社会政体就可以避免以前政体的不完善,这种政体就能最有力的保障人的自由,更好地实现人的自我保存的本能需要。因此,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是要在人性论的基础上重构,进入这种社会状态中,人就能像自然状态的自然人一样,实现人性的自然回归。要进入这种社会,每个结合者及其自身的一切权利全部都转让给整个的集体,只有每个人都全部地把权利奉献了出来,因而所有人的条件都是等同的,就不会存在谁压迫谁的问题。人们相互结合形成共同体,并订立契约,所有的个人都应该服从人民和社会的整体,所有人都应服从的是人民共同的意志,也就是服从公意。第四章是在与霍布斯和洛克的比较中,从人性论角度对卢梭社会契约论进行反思。在卢梭的共同体中,个人作为共同体的一部分而存在,个人之间相互平等,平等地享有主权者身份。通过组成共同体,人人都服从法律,既保证了共同体的权威又保障了个人的自由。但共同体中的公民是与自然人是不同的。公民必须以大家的意志为意志,必须遗忘掉作为自然人的自我,摈弃掉自然的感情。所以人为了在社会中仍像以前一样自由,人们必须完全地非自然化,社会中的自由只有通过每个人彻底服从于自由社会的意志才成其为可能。个人在去自然化的过程中,自然人转变成公民,依附于共同体,公民就越接近自己的德性,时刻以公共意志为自己的意志。但是个人意志与公意并不总是一致的,两者在现实层面的冲突给共同体带来了冲击,于是个人与社会的冲突在这里凸显出来。如何认识这一冲突是理解卢梭社会契约思想的关键。结语部分是对卢梭人性论基础上的社会契约论的总结。卢梭从自我保存的本性以及自爱心和怜悯心的自然情感出发,从人性论基础上阐述了他的社会契约理论。在这种人性论基础上的社会契约理论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究其原因是在解决个人与社会之间冲突的方法上,卢梭认为理性在历史中得以发展受制于偶然因素,存在不确定性,理性能否完善不能确定,这种不确定性使卢梭所构想的社会自由只是一种可能性,致使他不能提出任何具体的实际政治方案。总之,本文通过对卢梭的《论科学与艺术》、《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和《社会契约论》三个文本进行解读,并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从卢梭人性论出发阐述他的社会契约思想,最后完成对他人性论基础上的社会契约理论的反思。
其他文献
本研究对4名国家队男子跳高运动员进行为期3天的膳食营养调查,并辅以调查问卷、体格检查、实验室生化检查等手段,对每一名运动员的膳食营养状况、部分重要营养素的体内水平、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芳香族化合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急剧上升,严重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人类可以利用物理、化学及其它们的综合作用对芳香族污
研究背景慢性胃炎(chronic gastritis)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其发病率居各种胃病之首,是消化道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慢性胃炎的病因和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医学界
在介绍国内ERP发展沿革基础上,论证中小企业实施ERP的必要性,分析中小企业在实施ERP的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国内中小企业实施ERP的相关策略。
对比情报导侦侦查模式与传统侦查模式,可以得出由传统侦查模式过渡到情报导侦侦查模式是侦查工作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但在侦查模式转变的过程中,存在制约情报导侦工作开
自从顺应论问世以来,鲜有学者将该理论与广告的汉译联系在一起进行具体的应用性研究。本文在顺应论的框架下,将顺应论及其相关理论与咖啡广告汉译这一特殊维度相结合,为英文
19世纪俄国文学在具备审美功能的同时,也承载着社会评价和思想表达的功能。因此,俄国许多重要的思想并不是在学术著作中产生的,而是通过文学作品表述出来的。民粹思想是19世
以KOH复合活化 (活化比为 3∶1)法制备的中试粉体石油焦吸附剂为原料 ,研究了富微孔粉状吸附剂的黏接成型技术 ,制备出低黏接剂含量、成型工艺简单、高强度和不同尺寸规格的
刑事法律援助作为一项为贫困被追诉者提供法律援助的制度在本世纪初已经出现,并已成为多数国家在司法上保障和促进人权的一项国家制度。我国法律援助制度自20世纪90年代初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