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2020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第一书记作为脱贫攻坚的第一责任人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一书记不仅是精准扶贫的推动者,在后扶贫阶段部署的乡村振兴中也承担着重要职责。本文以《人民日报》2015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的432篇报道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梵·迪克的话语分析理论,对《人民日报》第一书记媒介报道进行话语分析。本文从宏观结构、微观结构、报道风格和修辞三个层次对样本内容进行分析,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第一书记作为脱贫攻坚的第一责任人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一书记不仅是精准扶贫的推动者,在后扶贫阶段部署的乡村振兴中也承担着重要职责。本文以《人民日报》2015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的432篇报道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梵·迪克的话语分析理论,对《人民日报》第一书记媒介报道进行话语分析。本文从宏观结构、微观结构、报道风格和修辞三个层次对样本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宏观结构上,主题紧紧围绕着政府政策规定的第一书记的职责,新闻图式中“后果”范畴占比最大;在微观结构上,高频词反映着报道主题和正面感情倾向;在话语风格和修辞上,存在着严肃权威的措辞风格、故事化的叙事风格、真情流露的表达风格、视觉冲击的图片风格和多样化的修辞策略。《人民日报》塑造了密切党群众关系、建强基层组织、助力脱贫攻坚、服务基层百姓、推动乡村振兴的第一书记群体形象和符号化、差异化的个体形象。从报道的话语特色来看,可以划分为三种:干部话语以政治任务为导向,综合运用“理性灌输”和“感性政治”的表达方式;扶贫话语运用了多种话语修辞,积极树立脱贫信心;乡村话语聚焦于新农村与新农民,传递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话语的建构方式上,第一书记的身份由个体与他者化共同建构、关系建构上强化第一书记、弱化其他主体,并建构了知识和信仰体系。在影响报道的因素上,主要有社会公器的积极引导、政治经济的双重推动、新闻观念的原则指导。纵观《人民日报》报道,本文认为报道中值得借鉴的部分有三点:把握政治话语阵脚,正面宣传引导舆论;话语形式凤舞龙蟠,媒体风格流动自然;坚持受众主体地位,彰显客观平衡理念。除了报道带来的启示外,本文也总结了几点可以改进的地方:平衡报道比例,科学设置议程;创新报道模式,丰富报道形式;肯定其他群体,塑造合作力量,对以后媒体对第一书记的报道提供一定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藁城宫灯是河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纱灯扎作工艺起源于东汉,距今已有二千年的历史。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文化传播空间受到了现代文明的挤压,凝结着一代人心血和智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遭到了冲击。我国2011年推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明确分类;宫灯制作技艺是非遗传统手工技艺类的代表作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在信息技术加
随着人们对品牌认知度的提升,企业也认识到了品牌形象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性。作为塑造品牌的重要一环——代言人的选择成为各企业需要深思熟虑的问题。品牌形象代言人作为企业公众形象的代表,可以利用其自身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所代言的品牌及产品实施宣传价值高、传播效果好的推广行为。然而,明星代言人的行为不可确定性常常给企业的口碑带来一些潜在的风险。名人代言的费用也相对高昂,不利于企业运营成本的控制。所以,为企业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快速提高,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高楼林立成为了城市的普遍特征。尽管高楼大厦体现着城市的现代化,但其建筑风格千篇一律,无法突出每个城市的不同特色。如今,在追求差异化的社会当中,更多城市开始注重建设专属形象和打造独有的品牌文化。当前能够进行城市传播的媒介众多,其中影响力最大,传播范围最广的就是借助媒体进行传播。媒体选择的不同传播语言、以及不同手段会带来差异化的传播效果。故事
新媒体语境下,在一众期刊类传统纸媒中,《三联生活周刊》于2012年11月较早地开通微信公众账号。经由“三联生活周刊”公众号的推送,用户不仅能了解到当下社会的新态度和新事物,也能接收到关于热点事件和热点人物的深度报道。同时,一直以来,人物报道都被各家媒体当作其在激烈竞争的媒介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有效手段。“三联生活周刊”公众号发布的人物报道不仅有原本来自纸刊的内容,同样也有专属于微信公众号的原创文章
在当下信息爆炸的新媒体时代,真人秀节目的形式不断创新,种类愈加丰富。自2018年起,观察类真人秀逐渐走进大众视野,并呈现出迅猛的发展态势,一系列以生活观察、情感观察为主要内容的真人秀节目在短时间内层出不穷。随着大批量观察类真人秀节目的制作播出,节目同质化等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受众的需求也逐渐发生了转变。在此之际,职场观察类真人秀以一个全新的观察视角吸引了受众的关注,将现实中的职场带上荧屏,扩展了观察
二十一世纪是人类文明飞速发展和进步的新时代。在全球化背景下,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中华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也日益增强。汉语是中国五千年灿烂文明的历史结晶,对于汉语的跨文化传播而言,规范的汉字教学不仅能提升对外汉语的传播效果,同时也意味着中国文化的有效传播。作为“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国家,蒙古国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北线上的重要纽带,多年以来,中国始终是蒙古国最大的贸易合作国、最大的出口国和最大
当今世界处于全球化的进程中,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在与他人互动的过程中都会使原来的身份发生变化,甚至解构再重构。御宅族这样的亚文化群体因为共同的爱好相聚一起,组成趣缘群体,这种趣缘群体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障碍进行互动交流,在虚拟世界中获得认同感从而建构出新的自我,消解了现代性所带来的认同危机。本篇论文通过对御宅族群体的参与式观察和访谈,结合吉登斯的自我认同理论,希望通过对御宅群体的认
近年来,降碳减排、应对气候变化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媒体对此议题的报道也在逐步增多。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郑重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中国第一次明确提出实现碳中和的时间节点,也是众多国家所做出的最大的减少碳排放量的承诺。此后,降碳减排议题在全社会上受到更为广泛地关注和讨论,媒体“降碳减排”报道的数
当技术作为一种嵌入式的力量进入新闻业的时候,新闻生产的底层逻辑发生了改变,因而也推动着学者们将研究的重点从媒介的形式、内容和效果转移至技术本身,重新思考技术性和新闻性的关系,人与技术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科学技术研究(STS)近年来开始和新闻学研究产生对话交流,为新闻学研究者提供新的研究路径,将关注的重点聚焦于技术本身,并且以建构论的视角去看待媒介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分析技术及其所带来的社会影响,
基于移动终端的普及,网络剧以燎原之势占据了网络视听节目的重要位置,成为新兴的网络文艺样式,吸引了众多网民的追捧。网络剧迷群依靠社交软件聚集,积极参与仪式互动、消费生产等活动,催生了共时、共场、共情的虚拟社群行为。但一些网络剧迷群中也出现了网络水军、言语暴力等问题,给网络社群秩序带来消极影响。本文以近年来热门网络剧的粉丝群体作为研究对象,结合互动仪式链、参与式文化和消费文化等理论,通过参与式观察,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