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的责任伦理问题研究

来源 :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fsdffsg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在具体的公共卫生实践领域中,越来越多的道德风险和伦理冲突迫切需要相应的原则和规范加以协调。在风险社会的大背景下,如何在较好地应对相关问题和伦理挑战的同时,有效地对自身的哲学根基和价值基础进行反思和批判,是公共卫生伦理学本身发展必须要迈出的关键一步。
   现在,全世界正处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发期,由于这类事件具有突发性、破坏性以及高风险性等特征,在极其有限的时间内,权利与自由,健康与风险,个人与群体,资源短缺与分配正义之间的冲突与对立在具体的应急过程中迅速地集中并暴露出来。在这一典型情境之下,政府将如何作为,个人将如何行动,社群团体(如相关专业人员、非政府组织、企业、大众媒体等)应当扮演什么角色,承担何种责任,发挥什么作用等等都是需要仔细研究和反复探讨的问题。
   在本文的研究中,笔者尝试在较为形而上的层次上,综合利用哲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针对中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中的责任、合作等问题进行反思和论证。笔者在阅读大量中英文文献和政策法规的基础上,采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
   研究指出,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中,我们应当强调健康既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责任。预防免疫作为应对传染性疾病最为实用和有效的方法之一,往往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利益与负担不公平分配的风险:一方面,预防免疫的整体观很有可能会造成对个体权利的忽视,让群体中极为少数的个人以自身的健康风险为代价为大众健康买单;另一方面,当群体中有足够数量的人接受了免疫之后,那些选择不接受免疫的人的“搭便车”行为使其在不承担任何风险的情形下获得了利益。同样,隔离作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中的另一种有效方法也面临着伦理挑战。因为无论我们最终选择的隔离标准是什么,隔离措施一旦实施,公民个人的自由权利都将受到限制或侵犯。以维护群体的公共健康之名对患者进行隔离,或者说对患者个人的自由权利进行限制或侵犯必须面对自由权利价值精神的伦理追问,并提供相应的合理性解释。此外,信息公开必须贯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的全过程,保护群体健康与保护个体隐私权之间的张力成为信息公开最具争论的伦理问题。
   笔者在研究中引入责任伦理针对上述问题做出回应。笔者认为,政府应当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的责任主体之一,但并非全权主体,通过鼓励和强调社会动员形成政府权力限制的外部监督和约束机制是有必要的。同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的社会动员不可忽视。然而,非政府组织和公众参与卫生应急在中国都有其现实局限性,所以,笔者认为家庭可以作为整合中国公众参与应急的一种现实途径,并尝试立足于传统儒家的和谐家庭观、孝、修身齐家等理念对此设想的可行性进行论证。此外,卫生专业人员、企业和大众媒体也需要积极参与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之中。
   在勾勒出上述框架的基础上,笔者强调在应急实践中应当贯彻利益兼顾、公正和补偿、信息公开和公众知情以及社会动员和合作等核心价值。同时也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对中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实践的法制、机制和体制建设有所启示。
其他文献
本文在论述拉兹洛广义进化论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分析、梳理和揭示他广义进化的系统整体观。第一章详细论述广义进化论的主要内容。用整体、系统和进化的观点看自然、人和世界。用系统进化的观点看自然:①自然的系统是具有不可还原的性质的整体;②自然的系统在变化的环境中自我保持;③在对来自环境的挑战做出反应的过程中,自然的系统自己创造了自己;④自然的系统是自然等级结构中的配位分界面。其次,用广义进化的系统观看人,人
学位
在复杂、多变的当今社会,组织本身以及面临的环境也是复杂、多样和多变的,因此组织中局部问题的解决并不一定带来组织整体的改善,而且很多时候组织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情境也会发生变化,这无疑为组织管理者和实践者带来了很大困难。创造性整体论认为组织必须对效率、效能、效果、讲究、解放、授权、异议和激情均给予考虑,亦即对组织改善目标搜寻及提高生存能力、探索目的、保障公平性和促进多样性都应给予重视,从整体的角度、以多
学位
默里·布克钦(Murray Bookchin)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积极参加各种生态运动,成为了美国老牌的绿色理论家和社会理论学家。在这一过程中他的将无政府主义和生态学相结合的思想逐渐形成,通过对欧洲和美国激进传统的创造性反思,他建立了自己的一种理论,称为社会生态学(Social Ecology),又称“生态无政府主义”(Eco—anarchism)。布克钦的社会生态学认为,正是人对人的支配(等级制)
学位
祭礼在中国古代社会具有极为特殊的地位,是先人信仰的载体,具有祈福、消灾、报恩、教化等功能,其源自于原始巫术中的事神致福。祭礼起源之初,人人可以与神灵直接对话,表达自己的美好心愿。经过绝地天通等一系列的改革发展,祭祀职权被掌握在巫觋手中,神人相隔,不再自由交通。周克殷商之后,周人在原始礼俗的基础上经过损益创制,形成周礼,以天神、地祗、人鬼为祭祀对象,并设有宗伯之职专门管理。值得注意的是,周人赋予祭礼
学位
自古希腊以来自由问题就是哲学家们不可回避的课题,这也是一个纷争不断的战场。康德在认识论上的“哥白尼式的革命”,同样引起了自由理论上的“哥白尼式的革命”,他从先验的角度为自由的可能性做了辩护,又通过道德法则给予自由以实践上的实在性。其自由理论,是其理论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最为费解的部分。本文试图从四个方面对康德的自由理论进行研究:一、康德自由观的理论基础。认识论上的“哥白尼式的革命”,是康德研究方法的
学位
切克兰德软系统思想和软系统方法论是在20世纪70年代的系统运动当中涌现和发展出来的一种以诠释主义的视野来解决人类问题情境的系统进路。它是切克兰德在系统实践中通过对系统思想及系统方法论所采用的哲学立场、社会理论以及系统概念进行不断反思和实践的成果。本文从反思的视角和历史的维度来梳理其理论演化进程,在阐明它与哲学、社会理论和系统思想之间的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做出适当的评价和补充。  第1章中本文首先在反思
学位
对突现理论的研究是科学与哲学及其交叉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国际学术界在这方面的讨论十分热烈。继英国突现主义学派开创突现理论的研究先河并引发了关于突现的第一次论战之后,突现理论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在心灵哲学中形成一个重要的派别,在解释心-身关系这个心灵哲学的基本问题方面发展了一条具有特色的研究进路。二是在本体论哲学中,力图建立一个层次本体论的世界图景,揭示出各学科从不同层次对自然现象进行研究
学位
约翰·斯图亚特·密尔是十九世纪一个令人钦佩的人物,他的道德哲学造就了一种丰富、复杂而引人入胜的功利主义和自由主义的理论体系,当代许多伦理学家和政治学家常常返回到他的思想中去寻找启发。可是密尔的功利主义和自由主义常常被指责相互冲突,并且引发了关于功利原则与自由原则之整合问题的持久争论。本文就是针对这一争论的主题展开论述的,想以绵薄之力为密尔的整合工作做出辩护。研究方法方面,本文一反过去把目光仅集中于
学位
本文讨论爱尔兰近代早期哲学家巴克莱(George Berkeley,1685-1753)的重要著作《海拉斯与菲洛诺斯的三个对话》中的颜色理论的一致性问题。文章首先论述了巴克莱的颜色理论,并指出颜色理论的一致性问题;继而细致地分析和评论近期两位研究者对此问题的相反回答;最终得出对这个问题的解决和一点后续的推断。文章的结论是:巴克莱的这种颜色理论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但是不见得能被多数人接受。
学位
人们对迪昂的整体论已经是耳熟能详,然而对于他的约定论却论述较少。罗伯特·马里奥奇(Roberto Maiocchi)在他对迪昂的《物理学理论的目的与结构》的评论中认为迪昂是反对约定论的,其理由主要有二:第一是他通过对当时思想背景的考察,认为迪昂著作该书的目的是要反对当时法国甚至欧洲科学界流行的工具主义,约定主义作为工具主义的一种变形也是迪昂所不认同的;第二是出于迪昂自己在书中的论述,迪昂在《物理学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