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帐篷”中的汉人——一个边缘汉族村落的历史人类学考察

来源 :青海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g8ni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叙述是以一个边缘汉族村落——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起台堡村为核心展开的,起台堡的形成是明代政府军事举措的结果,是政府行为的产物。作为“屯军戍边”的军事基层机构,起台堡曾经一度兴盛,是地方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但随着朝代的更迭、历史的演变和社会的发展,其作为“国家”在边陲的代表和中原文化身份表达的角色渐渐远去,随之演变成了一个处在以藏族、撒拉族等少数民族为主体族群生存空间中的边缘汉族村落。随着空间权力中心的转移,面对边缘的地理和人文生态,起台堡逐渐走向了衰落。  本文试图以历史人类学的视角对起台堡这样一个由“屯堡”而形成的边缘汉族村落进行考察,叙述并分析其形成、发展和没落以及文化发生的缘由和边缘化的过程,在对这个过程进行叙述和分析中,涉及了国家权力、地方社会传统、人文区位背景以及历史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最后笔者对“村落的终结”进行了另类的探讨,提出了不同于李培林先生笔下的新的村落终结类型。  本文是以田野调查为基础的民族志个案考察,文中所呈现出的田野材料,以及由此而得出的相关结论不可避免地带有特殊性,不过尽管如此,笔者还是试图把传统的人类学的参与观察、口述材料、集体记忆和历史文献结合起来,组成一个尽可能解释过去、反映现实的体系。并且把起台堡这一“个案”作为一个整体,放置到历史叙事、村落记忆、地缘形态、人文生态以及经济环境等纵横交错的复杂关系网络中予以重新定位,从中就会发现,村落的消亡,不仅仅只是作为一个聚落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中,更重要的是,随之消失的还有村落的历史、记忆与文化。
其他文献
摘要:视觉思维模式对视觉传达设计来说非常重要,其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需要根据视觉传达设计的要求展开创新。基于此,本文将分析视觉传达设计中视觉思维模式的创新原则,并研究视觉传达设计中视觉思维模式的创新方法,其中主要包括运用发散性思维、逆向思维、联想性思维创新,创新视觉语言以及更新设计理念。  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视觉思维模式;逆向思维  前言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逐渐提升,无论哪个行业,在实际发
晚清民国时期,很多欧美国家的传教士、探险家、旅行家、学者、记者得以进入大清国内地和边疆地区。在观察记录蒙古社会的时候,很多欧美人对蒙古地区的藏传佛教产生兴趣,并对藏传
现在台湾的媒体,从过去的社会新闻,到内幕新闻,到随意报道,颠倒是非,造谣惑众。但,这是台湾的命运呢?还是记者太过于要讨好阅听人寻求刺激的心理呢?二十年前,有一次我跟随团
本文是一篇基于调查而开展的研究,正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第二部分是问卷和调查;第三部分是调查结果分析;第四部分是结语。其中第二和第三部分是本文的主体部分。  
万物都拥有属于自己的颜色,这是自然界表达自身特征的方式之一。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不同地域、不同族群的人根据自身需要对自然界中万千种色彩进行选择并加以重构。色彩的重构
云南省德宏州陇川县,傣语称“勐宛”,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在这个小城以西的户撒阿昌族乡生活着一群户撒独有的汉族族群--大包头人。几百年来,在周边主体民族阿昌族及
伴随着现代化和全球化的浪潮,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群体文化间的文化接触和互动越来越频繁,各民族文化的碰撞、冲突、交流、融合等迅速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现象。  随着我国
西双版纳傣族是一个经济相对比较富裕的民族,其教育却明显滞后,作为整个教育事业的奠基工程,基础教育目前在我国受重视的程度已达至空前,可西双版纳傣族的基础教育状况却让每一位
中韩两国壤地相接,具有三千年的交往史。从公元4世纪开始的中韩宗蕃封贡关系,在政治上大体经历了魏晋南北朝讫唐初与朝鲜半岛上的高句丽、新罗、百济的关系,唐罗关系,宋辽金
清真饮食文化是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十个民族通过“食”表达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综合体现。它是以伊斯兰教文化为其内核,一并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它有自己的根基,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