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拒绝使用安全套策略与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youxizhiwo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拒绝使用安全套(Condom Use Resistance,CUR)指的是在与想使用安全套的伴侣发生性行为时,成功避免使用安全套的行为。拒绝使用安全套的实施过程是当一方伴侣想要使用安全套,不愿意使用安全套的一方采用CUR策略成功地避免使用安全套。正确和始终坚持使用安全套可以减少性传播疾病感染和意外怀孕的风险,然而,尽管存在这些风险,大多数年轻男性和女性报告不总是使用安全套。我国大学生正确使用安全套的情况不容乐观。近年来,性行为活跃的大学生意外怀孕、感染艾滋病毒和其他性传播疾病发生率越来越高。国内对于大学生安全套使用的相关研究,多是集中在安全套使用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上,然而对于拒绝使用安全套(CUR)这一行为的研究近乎空白,因此,本研究结合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对大学生拒绝使用安全套行为进行研究,探究其现状以及与其重要相关变量的关系。研究一以国外学者的研究为基础,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以885名有过无套性行为的异性恋大学生为样本,探究其CUR策略的使用和接受情况,以及性别,性相关健康行为,饮酒,性开放态度,对安全套的态度,安全套使用的自我效能,性别偏见和性侵害史多个因素对CUR策略的影响作用。结果显示,有82.5%的参与者报告称,当自己想要使用安全套时,不想使用的性伴侣对自己使用过CUR策略,最终两人在性行为中没有使用安全套;有72.4%的参与者报告称,曾经因为自己不想要使用安全套,通过使用CUR策略与想要使用的性伴,最终没有使用安全套发生性行为。虽然大多数参与者报告称,自己曾经在性伴侣那里接受过CUR策略,但是在这一部分人群中,仍有大多数参与者称自己也主动对伴侣实施过CUR策略。50%以上的参与者报告称他们对性伴侣使用过引诱(Seduction)和保证没有性风险(Risk-level Reassurance)的CUR策略,这两个策略也是使用和接受最多的策略。性侵害史,伴侣性前饮酒,敌意性别偏见这些危险因素会增加使用和接受CUR策略的次数;对安全套的态度越积极,安全套使用的自我效能越高会降低使用和接受CUR策略的次数。国外相关研究表明,性侵害史,敌意性别偏见会影响CUR策略,安全套使用自我效能可以预测安全套使用意愿以及实际使用情况,然而性侵害史,敌意性别偏见与安全套使用自我效能对CUR策略的共同影响关系在之前的研究中并未涉及。研究二在研究一的基础上,试图窥探其相互作用的机理,探究敌意性别偏见和安全套使用自我效能是否会影响性侵害史与CUR策略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性侵害史经历可以显著正向预测CUR策略的使用和接受情况,同时,对女性的敌意性别偏见和安全套使用的自我效能在二者关系之间起着中介作用。研究一和研究二采用了量化研究方法,探究了各变量对接受CUR策略和使用CUR策略的影响作用,研究三采用质性研究的方式对其进行补充。对12名年满18周岁的在校学生进行访谈,通过分析整理后,我们了解到不管是自己对伴侣实施拒绝使用安全套策略,还是从伴侣那里接受拒绝使用安全套策略,这在性行为中都是很普遍的一种现象。受访者们使用安全套的原因主要是预防意外怀孕,而较少是为了预防艾滋病在内的性传播疾病。我们对受访者拒绝使用安全套的策略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发现,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国内和国外的CUR策略会有异同之处,多数受访者表述会采用安全期和用撒娇扮可爱的方式拒绝和伴侣使用安全套,这是国外研究人员整理的CUR策略量表中没有涉及的部分。综上所述,本研究首次以中国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质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探究了拒绝使用安全套策略的使用和接受情况,以及重要因素对其的影响作用,对于未来我国针对大学生群体的安全性教育的预防与干预工作,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近年来,教师工作负担过重现象渐受关注。中小学教师群体普遍抱怨负担过重,工作干不完,需要经常加班,一些非教学性任务太多,与教育教学无关的事项占用了太多工作时间,已经严重影响了教师的本职工作和专业发展。2019年1月,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在努力给学生减负,教师也需要减负,要把时间和精力还给教师。”2019年教师节前夕,审议通过了《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
本研究基于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立足于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国家通用语言学习水平和应用能力提升的迫切需要的大背景下,选取了新疆某高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结合该校在传统的课堂教学及现行的“国语”网络学习平台的特点,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展开研究设计。该研究以MHK能力提升为应用与设计目标,将人工智能技术与教学结合,采用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探索并尝试提出一套适用于少数民族地区学生语
寒门如何出贵子?近年来关于此话题的讨论愈演愈烈。随着当前国际国内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社会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随之而来的是国家对高质量教育更高的需求。如何体现高质量的教育?反映在学生身上,最为直观的就是学生的学业成绩。家庭作为学生生活成长的主要环境,其对学生的教育作用却常常被忽略。为探求家庭文化资本对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影响,本研究在文化资本理论、期望理论的指导下,从家庭文化资本对初中生数学素
2020年后绝对贫困消除,贫困将以相对贫困的形式存在。在教育领域,解决教育相对贫困对于相对贫困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深入分析教育相对贫困的内涵和理论基础上,以义务教育为例,根据现实问题和政策要求尝试构建2020年后义务教育相对贫困测评指标体系,提出建立义务教育相对贫困治理机制的对策建议。主要过程和结论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重构教育贫困和教育相对贫困概念,确立教育相对贫困测评指标构建的理论基础
2021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到“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这要求社会、家庭和学校三方发挥合力,形成全面开放的教育空间,全方位激发学生潜能;家校社协同已经成为未来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在中小学教育实践中,近些年来也已经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家校合作共育实践活动,家校合作共育也已成为学术界广泛探讨的
学业拖延是主体对必须完成的学业任务表现出不必要地推迟开始或延迟完成,并伴随心理情绪不适的行为。学业拖延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它会引发个体的负面情绪,轻则造成学习成绩下降,重则影响大学生就业、导致教育资源浪费,最终势必会影响到本科教学质量的提升。所以改善大学生学业拖延行为作为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有效路径之一,其重要性不容忽视。首先在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选定计划行为理论搭建理论研究框架。其次结合个人
90年代前后,在农村税费改革和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时代背景下,农村学校布局结构不得不因时而变,各级政府囿于财政和学位供给压力不得不举办高度集中、效率优先的乡镇寄宿制学校,而贫困家庭在“上学远”困境中不得不接受寄宿教育形式。同时,三个“不得不”之间的逻辑关联并非单向度成立,事实的寄宿行为具有示范效应,以使寄宿需求不断增加并反向推动乡镇寄宿制学校自发性发展和进一步促进农村学校布局结构调整。由此,乡镇寄宿
在信息化教育环境下,在线同步讨论被认为是开展协作知识建构的重要途径之一,但目前的在线同步讨论效果因缺少有效的引导和交互规范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例如跑题现象严重、缺乏深度交流等问题。支架设计是协作学习中的热点研究领域,研究证明支架的适度引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的在线讨论交互水平。目前,将支架概念运用到在线同步讨论环境的研究较少,对此本研究从促进“对话”的角度切入,并基于在线同步讨论环境来设计会
跨期选择是指发生于不同时期的成本与收益进行权衡的决策行为。无论是政府、集体还是个人都需要持续不断进行此决策。决策情境是影响跨期选择的重要因素,以往研究表明,收益和损失情境下的跨期选择存在显著的认知机制和神经机制。此外,跨期选择的测量有三种测量的方式:虚拟金钱测量、真实金钱测量、真实延迟测量。在跨期选择过程中,由于选择的时间点多且奖励都是延迟的,在虚拟金钱测量实验中,都是假设个体在等待一段时间后获得
锚定效应是决策领域最著名的认知偏差之一,于1974年由特沃斯基和卡尼曼提出。锚定效应指的是个体在不确定情境下进行判断或决策时,由于受到先前所提供的外部无关信息(即“锚”)的影响,其判断或决策结果偏向“锚”的一种现象。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购买商品时,卖家首次提出的价格,往往会成为我们后续商讨价格的起点从而使最终谈定的价格偏向这个初始价格。锚定效应存在于概率估计、价格判断、常识问答等诸多情境中。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