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菌种复壮及共培养技术提高刺糖多孢菌产多杀菌素水平的研究

来源 :浙江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langx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杀菌素(spinosad),是由刺糖多孢菌(Saccharopolyspora spinosa)产生的一种具有触杀及摄食毒性的大环内酯类广谱杀虫剂。本文研究菌种复壮方法及共培养技术对多杀菌素合成的影响。其中包括各种菌种复壮方法对刺糖多孢菌产素效应的研究;促进刺糖多孢菌合成多杀菌素的共培养菌株筛选与鉴定;刺糖多孢菌与红球菌共培养条件及机理的研究。采用纯种分离法、淘汰法及虫体复壮法,对多杀菌素生产能力已经衰退的刺糖多孢菌54-ssy进行复壮研究。通过对复壮菌株生长情况、多杀菌素发酵水平及杀虫毒力的比较结果显示:淘汰法复壮可显著提高菌株的杀虫毒力及产素水平,其中红霉素抗性复壮筛选得到菌株杀虫死亡率达到100%,多杀菌素效价提高10倍。因此淘汰法可作为有效的复壮方法。将分离自海洋和土壤的31株未知菌株以及已知种属的11株菌株分别与刺糖多孢菌共培养,通过测定共培养发酵液中多杀菌素含量及杀虫毒力,筛选到菌株SY能促进刺糖多孢菌产多杀菌素;通过菌株形态学的观察、16SrDNA序列比对、Biolog鉴定以及菌株DNA的G+C mol%含量测定,鉴定该菌种属于红球菌属,并将菌株SY重命名为 Rhodococcus sp.SY。通过培养基优化及共培养条件研究获得共培养最优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6.45%、麦芽糖1%、蛋白胨1.2%、棉籽粉2.5%、酵母膏1.2%;当刺糖多孢菌发酵108 h后不加氮源并接种1%的红球菌,共培养72 h,多杀菌素效价比单菌培养提高了 25%。通过排除法从基因横向转移,代谢互补及诱导表达三方面探究了刺糖多孢菌与红球菌共培养促进多杀菌素合成的机理,结果显示:红球菌细胞外层的分枝菌酸是诱导刺糖多孢菌合成多杀菌素的重要因子,且分枝菌酸必须结合红球菌活体形式,才能有效促进刺糖多孢菌合成多杀菌素。
其他文献
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AH)已成为人-畜-鱼共患病的一类重要病原菌。研究表明,该菌的耐药性已呈现快速增长趋势,而在细菌耐药性的散播中,整合子起着重要作用,这
地球自转的本征特征由地球模型唯一确定,比如地球构造方式,地球物理参数像不同地层中的主惯性矩和地球自转的糅变参量等等。本文研究内容主要为提供在不考虑外力影响的三轴两
匍枝马尾藻是褐藻门的一种亚热带大型褐藻,主要分布于印度、菲律宾、马来西亚、越南以及中国硇洲岛、涠洲岛和海南岛等海域。匍枝马尾藻作为可食用和药用褐藻在我国有着悠久
“贫油、少气、富煤”的资源禀赋决定了我国的能源结构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仍以煤炭消费为主。新疆准东地区煤炭资源储量丰富且开采成本低,对我国能源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
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分布特性是评价路面摊铺质量的重要指标,在路面质量保证和控制体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国内外针对路面空隙率的分布特性都展开了全面而系统的研究。目
超分子化学作为一门跨多个领域的新兴学科,得到了众多化学工作者的青睐。随着超分子化学的研究不断深入,金属-有机超分子化合物和有机共晶材料研究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前沿课题
为了应对当前严苛的排放法规,柴油机多种燃烧技术被相继提出与应用,其中部分预混合低温燃烧模式(PPCI-LTC)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柴油机在该燃烧模式下可以达到低排放、高效率
作为燃气轮机的三大核心部件之一,压气机的工作性能对整机的性能有非常大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燃气轮机对压气机的工作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压比、高效率、大喘振裕度
随着高温超导材料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出现,高温超导电机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作为一款特种电机,高温超导电机具有重量轻、体积小、效率高、单机极限容量大等优点
金属Salen[N,N-bis-(saliylaldehyde)ethylendiamine]配合物因其在位阻效应、电子结构和催化活性上拥有和细胞色素P450中的活性部分金属卟啉相近的特性,且相对于金属卟啉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