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伦·斯诺随笔》(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ul5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篇翻译实践报告是在功能对等理论下对美国新闻记者兼作家海伦·福斯特·斯诺的随笔即读书杂记[安危]的汉译实践过程所做的研究及总结。该随笔(节选)是海伦·斯诺晚年的作品,包括文学作品简介、人物简介和个人读书感悟,为读者展示了多部文学作品和人物轶事,兼具文学性与写实性的特点。本报告旨在探讨读书杂记类文本的语言特点以及处理此类文本翻译难点所采用的翻译方法和技巧,以期对同类题材的翻译研究提供参考借鉴。笔者以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作为本次翻译实践的理论指导,力求用最贴近自然对等的目的语再现源语的信息。本翻译实践主要从词汇、句子和篇章三个层面进行个案分析,以及具体的翻译方法。同时,希望读者关注海伦·斯诺未出版的作品,对全面研究海伦·斯诺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本次翻译实践过程中,笔者从词汇、句子、篇章三个层面对文学类文本的翻译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在词汇层面,书中出现的大量书名,采用约定俗成的版本和直译(加注)的翻译方法;专有名词则根据不同的版本,对比分析,采用已有的版本和音译加注的方法;考虑到文化负载词背后蕴涵的深层次文化,采取直译加注的方法。其次,在句子层面,针对文学文本中的被动句,需要明确被动的含义,采取被动化主动的方式;而长难句的翻译,需要根据句意将语序语态调整,翻译出符合汉语习惯的表达;对于文学文本中常见的修辞格,找准本体和喻体,考虑目的语读者的接受度及文本的可读性,采用直译或意译的方法。最后,在篇章层面,想要达到流畅且为目的语读者接受的译文,需考虑篇章整体性和句子间的连贯性。
其他文献
放眼当下,国际交流已经扩展衍生到各个领域,其中学术领域的交流作为国际交流的重要领域,是目前广泛而又常见的一种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方式。学术著作能够为学术交流构建桥梁,起到很好的学术沟通作用。学术翻译则有助于学者跨越学术交流中语言层面的障碍,并为学术交流提供便利。本次翻译项目选自人文地理学著作《地域差异下的世界与自我》。本翻译实践报告将该著作中第一部分前两章的译文文本以及翻译实践过程中重难点部分作为
中医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它擅于治疗慢性疾病和疑难杂症,并具有独特的保健功效,是当今世界唯一拥有5000年连续史、并独立于西方医学体系之外的医学。近年来,中医在政府的重视及大力扶植下重焕生机,积极参与到传染病防治、麻醉术后护理、中药离子导入等现代医学领域。然而作为中华文明中的一分子,中医的文化内涵在国内仍存在质疑,在国际间也未得到充分地理解与传播。因中医所涉及的内容庞大复杂,本文无法在有限的篇幅内将
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建设的重要预备人才而备受社会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则决定了他们这批预备人才的质量和未来能够为国家建设所做的贡献。在现代社会急剧转型的大背景下,当代大学生需要面临来自社会竞争的压力和挑战,而他们应对困境挑战的能力则决定了他们能否顺利发展自身以适应社会发展对未来人才质量的需求。抗逆力是个体遭遇逆境之后仍然能够成功适应发展的能力,大学生更高的抗逆力水平能够有效帮助他们在困境中适应性
语言传播与国家发展是相辅相成的。随着我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汉语学习热潮席卷全球,亟需在世界范围内推广汉语。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应运而生,致力于为我国培养一大批具有汉语国际推广能力,能够从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专门人才。截止2019年,全国共计148所高校开设了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由于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起步较晚,多数高校都在摸索中前进。近几年,陕西省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发展
汉字教学作为汉语教学的重难点,一直以来受到了不少研究学者的广泛关注。汉字教学离不开教学实践,针对不同教学对象,汉字教学应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和学习者汉字习得状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本研究以菲律宾布拉卡孔子学院为研究背景,试图结合学习者实际汉字习得状况,通过对学习者汉字书写偏误类型的整理归纳和原因分析,探讨出针对菲律宾汉字教学的有效教学策略。首先,笔者通过课堂观察、学生调查问卷和师生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布拉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东西方文化以及汉文化与周边少数民族文化大交融的时期。文化的交融带来装饰纹样上的彼此借鉴,使得这一时期的纹样呈现出许多异域风貌。本文通过对该时期染织纹样上的新骨架结构、纹样题材等方面的分析研究,明示了在异域文化的影响下,东西方文化交流对魏晋南北朝时期染织纹样的影响表现。骨架方面,染织纹样在异域文化影响下出现了新的楼堞骨架、框格骨架、弧形骨架和团窠骨架形式;题材方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惊悚悬疑类小说近年来备受读者追捧,在出版发行和阅读榜单上都有瞩目的表现。但在全球化发展下的今天,国内对于悬疑类小说文本翻译的研究却相对较少。本论文是一篇翻译实践研究报告,取材自译者的汉译实践《二人守秘,须得亡一》的部分篇章。该文本是一部惊悚悬疑类小说,基于悬疑类小说文本注重文内信息的有效传达等文本特点,译者选取了乔治·莱考夫所提出的理想认知模式为理论指导,完成了对该小说的汉译工作。译者通过对《二人
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接受美学理论(又称接受理论),在英美文学的创作和翻译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首倡者汉斯·罗伯特·姚斯在其著作《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中对该理论进行了描述。该理论把重点放在读者身上,强调读者在其阅读过程中对文本的感受和审美体验。本文作者在翻译《美国女剧作家》前十章的过程中,以接受美学理论为指导,阐明了接受美学理论在文学翻译中的指导作用和应用意义。本翻译实践报告共分为四个部
《女权主义理论与文学实践》是德博拉·L·马德森(Deborah L.Madsen)的一部介绍、阐释与应用女权主义理论各主要流派的作品,为丰富英美文学理论相关中文读物,同时为国内研究美国女权主义与女性创作的研究者、学生以及爱好者提供参考书籍,笔者对该书进行了汉译,并基于该书第一章的翻译实践生成了此翻译实践报告。笔者运用了目的论作为此次翻译实践的指导理论。在目的论的指导下,此翻译实践报告对《女权主义理
为了缓解法院办案压力、减轻当事人诉累,满足社会对司法多样化的需求,最高人民法院及时提出推进智慧法院建设的应对举措,用智慧法院将国家信息化建设与司法体制改革两者统一起来。为了研究司法改革背景下的智慧法院建设,采用文献研究法、系统分析法、案例研究法等方法对智慧法院的建设现状进行分析,较为全面地对智慧法院建设的实效、诉讼形态、法律依据、人才培养以及数据共享性等方面进行探讨。推动智慧法院建设,有利于便捷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