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糯谷猪、萝卜猪是贵州地方猪种中具有代表性的优良品种,具有肉质鲜美、肉嫩味香、耐粗饲、抗逆性好等优点。这些猪品种是在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中经过长期的自然和人工选择形成的。但地方猪种生长缓慢、胴体瘦肉率低,经济性能不如国外引进的品种,因此目前糯谷猪和萝卜猪的数量锐减,已近绝种的边缘。同时这些优良地方猪种肉质的相关控制基因还不清楚。本文以两种贵州地方猪种糯谷猪、萝卜猪以及二元杂交猪(长白×大约克)为研究对象,对贵州地方猪种的肉质、胴体性状及其分子遗传机制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如下:以贵州省毕节地区纳雍县糯谷猪繁育中心培育的糯谷猪、铜仁江口县养猪场萝卜猪培育的以及花溪生猪屠宰场的二元杂交猪(长白×大约克)3个群体共140只头为研究对象,利用PCK-RFLP及PCR-SSCP技术对候选基因UCP3基因和H-FABP基因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比较并分析了两基因的遗传变异对贵州地方猪种胴体肉质性状的影响,为确定影响肌肉脂肪沉积的主效基因或与其紧密连锁的遗传标记奠定基础。结果表明:该研究对三个猪群体UCP3基因第六外显子167bp和H-FABP基因第二内含子816bp PCR扩增产物进行了PCR-SSCP及PCR-RFLP分析,分别发现了一个单核苷酸突变多态位点和一个HinfI-RFLP多态位点,与文献报道的基本一致。在贵州地方猪种中,UCP3基因第六外显子、H-FABP基因第二内含子区域内具有多态性。UCP3基因第六外显子位点有三个基因型AA,AB和BB,频率分别为糯谷猪为0.4333、0.5000和0.0667,萝卜猪为0.3400、0.6200和0.0400,二元杂交猪(长白×大约克)为0.0833、0.2834和0.6333;H-FABP基因第二内含子区域位点有三个基因型HH,Hh和hh,频率分别为糯谷猪为0.4333、0.1000和0.4667,萝卜猪为0.2000、0.4400和0.3600,二元杂交猪(长白×大约克)为0.2667、0.2667和0.4666。两个多态位点中,三个猪群体之间的遗传特性的差异也较为明显。UCP3基因中三个猪群体均表现为中度多态(0.25<PIC<0.5);在H-FABP基因PCR-RFLP中除三个猪群体表现也为中度多态(0.25<PIC<0.5)。UCP3基因对骨骼肌大理石纹、肌内脂肪含量和嫩度的影响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对眼肌面积、肉色、滴水损失、pH1、pH24、熟肉率的影响不显著;H-FABP基因对贵州地方猪种眼肌面积、肉色、大理石纹、滴水损失、pH1(屠宰后45-60分钟内测定的pH值)、pH24(屠宰后24小时的pH值)、肌内脂肪含量、嫩度、熟肉率均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贵州地方猪种UCP3基因上AB基因型与优良肉质相对应,可以作为影响地方猪种肉质的候选基因。本文旨在将贵州地方猪种这一优良地方猪种资源在优质肉猪生产中科学的利用,以及为肉质改良的育种筛选有效的分子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