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液体聚合物负载钯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h04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绿色化学作为当前化工研究的前沿领域,吸引了众多研究工作者致力于改进传统的化学合成方法,寻求更新、对环境更友好的化学合成路线。离子液体的出现为绿色化学开辟了一条极具新颖性和研究价值的道路。与传统溶剂相比,离子液体作为绿色溶剂能够为反应更好的反应环境,提高催化剂活性、稳定性和选择性。然而,离子液体的使用存在用量大,价格昂贵,重复使用性差以及后处理繁琐等缺点。在此背景下,固载化离子液体应运而生。固载化离子液体将离子液体的优点与固相载体的优势相结合,实现离子液体的多相化应用,在固体载体表面为反应提供类似于离子液体溶剂的微反应环境。经过多年发展,离子液体固载化的形式逐渐多样化,其中包括浸渍、包覆以及嫁接等。另一方面,钯在金属有机化学方面具有丰富的反应性,作为催化剂的活性中心,有很高的催化活性。钯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钯是一种贵金属,生产中钯的应用会增加生产成本,因而迫切需要开发高效的、经济型钯催化剂。  基于以上背景,本论文主要探索设计新型固载化离子液体,并将其作为Pd催化剂载体,寄希望于能够充分结合固载化离子液体以及金属钯催化剂在催化反应中的优势。我们选择聚合法实现对离子液体的固载,离子液体聚合物中所包含的离子液体片段不仅可以作为催化活性中心的配体,而且也可作为催化活性中心的溶剂协助固载活性中心,同时还可以通过改变阴阳离子的结构调节催化剂表面活性中心周围的微环境。我们设计合成新型的离子液体聚合物及其负载的金属钯催化材料,考察催化材料的催化性能,通过调整催化材料结构,优化反应条件等手段,发展具有高活性、高选择性、高稳定性以及重复使用性能优异的催化材料。  在第二章中,通过自由基聚合的方式合成烷基链链接的含胺基和不含胺基的两种双咪唑嗡盐离子液体聚合物。以Na2PdCl4为钯源,通过离子交换的方式负载到离子液体聚合物上,经硼氢化钠还原后得到离子液体聚合物负载Pd纳米颗粒催化剂。利用多种表征手段研究聚合物中离子液体比例以及胺基的引入对金属纳米颗粒尺寸及分散程度的影响。将该类催化剂应用于羰化Suzuki偶联反应,展现出较好的活性和底物适应性。而且,催化剂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连续使用5次后活性没有明显降低。热过滤和汞中毒实验说明活性Pd物种在反应过程中浸出到溶液中,反应完成后重新被捕获到聚合物上。  论文第三章中,通过自由基聚合的方式合成烷基链链接的双咪唑嗡盐离子液体聚合物,碱性条件下离子液体聚合物中咪唑环C-2位脱质子形成卡宾,将卡宾作为稳定钯催化剂的结构单元。用醋酸钯作为钯源,经卡宾配体配位分散到离子液体聚合物上,硼氢化钠还原得到卡宾稳定的小尺寸钯纳米颗粒。该催化剂能够高效、高选择性实现芳香硝基化合物的催化加氢,并且稳定性极好,循环使用十次以上活性没有明显降低。
其他文献
该文在医学观测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构造化学模型,对生物金属铜、锌、铬、镉与胆固醇分子的相互作用进行了详尽研究.
人造捕光天线材料中Donor和Acceptor在微纳米尺度的长程有序结构对有效实现能量或电子转移过程至关重要。相较于繁琐的共价键合成法,配位诱导组装能够高效、快捷的将不同的功
吡嗪双甾体的合成研究涉及到天然吡嗪双甾体分子的全合成和新的吡嗪双甾体类似物的合成,该论文旨在合成一系列新的吡嗪双甾体类似物.针对该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依据该研究小
该文通过对两种裂化催化剂进行工业分析、对比,并结合XRD、XPS、ESR测试手段探求了这两种催化剂在产品选择性方面存在差异的内在原因.装置催化剂置换模型的建立不仅为装置置
本论文综述了磁控溅射技术和二氧化钛基薄膜的研究进展,以此确定了研究思路,用反应磁控溅射技术制备了一系列的二氧化钛基薄膜,研究了它们的组成、结构、性能及其相互关系,并通过
单克隆抗体(单抗)药物是发展最为迅速的一个领域,在过去25年间大约有近30个单抗药物面世,主要用于抗癌和炎症;最近一种新的抗体药物偶联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ADC)技术取得
异紫堇碱(isocorydine,ICD)为阿朴菲类生物碱,具有四环结构,研究显示该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癌活性,研究发现,ICD通过结构修饰和改造后,体内外抗癌活性显著提高,并且某些ICD衍生物具有
[摘要]“荒诞”关学是贯穿于现代和后现代时期的一种重要的关学形态。“荒诞”作为一种关学范畴在西方艺术和文学领域內获得人们的热烈关注。美术作品中表现“荒诞”的题材和內容也是特定时期的一种艺术现象,具有“荒诞性”的中国当代绘画作品记录了中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20世纪90年代末的一种艺术现象。本文重点以具有“荒诞性”的中国当代绘画作品为例,对中国当代绘画中“荒诞”的关学价值作尝试性研究和论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