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多元金属卤化物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质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h1983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致发光是指材料吸收特定波长的光(紫外光、可见光或红外光)受激发而产生发光的现象。其主要机理为材料光能之后,外层电子跃迁到非稳定态的激发态,然后返回基态,在这一过程中能量以光的形式释放。具有这样性质的材料,被称为光致发光材料。此类材料能实现光能转化为光能,具有转化特定信号的能力,是一种在承载信息方面极具潜力的材料。其中,以传统三维(3D)卤化铅钙钛矿材料Cs Pb X3(X=Cl、Br、I)为代表的多元金属卤化物在发光材料以及器件研究领域展现出了极高的潜在应用价值。开发新型的多元钙钛矿金属卤化物发光材料,发现新颖的光学性质(如实现其不同发光颜色的调控)并研究其发光机理,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其中,单晶材料可以很方便地应用于研究材料的发光机理,多元金属卤化物单晶的稳定性也十分优异,是非常理想的研究对象。基于此,本文主要制备了几种新型多元金属卤化物单晶,并对其各自的结构以及相应的发光或变色性能做了详细的研究。其中,主要内容以及创新点如下:(1)设计合成了一种三元全无机卤化镉单晶Cs7Cd3Br13,在其单晶结构中,四配位的孤立的[Cd Br4]2-与角共享的六配位的[Cd Br6]4-一维链共存。特殊的晶体结构使得针状的单晶在紫外光激发下具有630 nm的橙色发光。变温光谱与理论计算共同解释了单晶的发射源于两种多面体各自自陷激子发射的协同作用。此外,全无机多元卤化镉发光单晶较为罕见。(2)设计合成了一系列不同价态金属离子掺杂的Cs4Pb Cl6:Mn+掺杂单晶(Mn+:Zr4+/Sn2+/Sb3+/Mn2+)。通过掺杂改变了掺杂主体的发光性能,掺杂主体Cs4Pb Cl6在可见光区域内不存在发射,掺杂后的单晶的发射覆盖了整个可见光区域(蓝光、绿光、黄光、红光)。变温光谱证明了这些发光单晶采用两种不同的发射机理。受激发后,Mn掺杂的样品,经历了由主体卤化铅多面体产生的“自由激子-Mn2+”能量转移过程,然后发生Mn2+的自旋禁阻~4T1g→~6A1g跃迁。其他三种掺杂单晶发光源自于掺杂离子的自陷激子(STE)发射。Sb3+和Sn2+既是发射体又是敏化剂。此外,还通过两种不同的方法(水热合成和沉淀合成)成功地调整了Cs4Pb Cl6中的掺杂离子比例。(3)设计合成了一种有机-无机杂化Cu(I)卤化物单晶Py Cs3Cu2Br6(Py:质子吡啶),其中质子吡啶和铯离子共存,均作为平衡阳离子。有机吡啶的掺入改变了Cu(I)的配位环境,并使得样品的对称性与全无机Cs3Cu2Br5对应物相比有了明显的提高。其中,Cu(I)与溴原子三配位形成零维的平面三角形结构。Py Cs3Cu2Br6呈现出六角孔结构,使其能够对机械力、热、水气和胺蒸气产生样品荧光上的turn-on响应。这种结构为活性分子扩散并与吡啶鎓相互作用提供了通道,导致刺激触发的分解生成高蓝光发射的Cs3Cu2Br5。
其他文献
自2019年12月以来,为了对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COVID-19),国内外产生了大量废弃一次性医用口罩。口罩在自然界中难以降解,造成了很大的环境污染,对废弃口罩进行有效回收处理在全世界范围引起了广泛关注。口罩由无纺布、耳带、鼻梁条三部分组成,其中无纺布的占比最大,其主要成分是聚丙烯。热裂解是聚丙烯转化为小分子燃料油的常用方法,对热裂解挥发物进行催化裂解可以提高气体产物收率,降低液体产物收率,
学位
芳香族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作为VOCs最主要的分支,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产生活,对其处理迫在眉睫。离子液体(ILs)低饱和蒸气压,高热稳定性,结构可设计性等自身良好特性及吸收捕集过程“零污染零排放零损失”等优势而被广泛应用为吸收剂。本文选取甲苯为代表,以ILs作为吸收剂来进行脱除甲苯的机理以及吸收过程优化的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将预测型热力学模型COSMO-RS模型应用到离子液体的筛选工作中,从
学位
烃源岩作为石油或天然气的母源,其高效开发利用十分重要。烃源岩热模拟是研究烃源岩演化过程常用的方法之一,但是烃源岩在高温短时间条件下的热模拟与低温长时间下的地质演化间存在差异。本研究以海相烃源岩为研究对象,从烃源岩共价键结构演变、烃源岩自由基浓度、热模拟油气产物组成及其与键合结构的关系等多个角度分析了烃源岩热模拟过程,并且比较了烃源岩地质演化过程和热模拟过程的差异。主要结论如下:(1)热模拟和地质演
学位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燃料电池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其阴极侧的氧还原反应(ORR)动力学缓慢,依赖于Pt基贵金属催化剂,严重遏制了其广泛应用。因此,开发低成本、高活性的氧还原催化剂是燃料电池和金属空气电池领域的研究重点。单原子Fe催化剂可以催化ORR,而且具有优异的抗一氧化碳、氮化物、硫化物中毒能力,因此被认为是最有希望替代Pt/C的氧还原催化剂之一。但是在活性方面单原子Fe催化剂与Pt基催化剂
学位
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要求发展先进的能量存储与转换装置,金属-空气电池等新型能源器件因其能量转换效率高、环境友好的特点具有良好的商业化前景。然而,这些装置中发生在氧电极上的氧还原反应(ORR)和氧析出反应(OER)动力学迟缓,需要催化剂加速反应动力学,而贵金属催化剂的高成本和单功能性严重限制了相关器件的能效,因此开发高性能的非贵金属双功能ORR和OER电催化剂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金属有机框架(MOF
学位
环境污染问题和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促进了可再生能源的探索和发展。锂离子电池在可充电电池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然而,锂资源贫瘠、锂离子电池价格高、有机电解质有毒和锂电池安全隐患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它们进一步的大规模储能应用。可充电水系锌离子电池有希望成为锂电池的替代品。金属锌因其具有820 m Ah g-1的高理论质量比容量和5855 m Ah cm-3的体积比容量、低电化学电位(-0.76 V vs.S
学位
煤炭是我国火力发电的主要能源,其燃烧时会产生二氧化硫,对生态系统以及人类的生产活动造成巨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利用脱硫技术将二氧化硫进行捕集。氨法脱硫作为一种新兴的捕集二氧化硫的技术,具备脱硫效率高的特点。该流程的产物中包括亚硫酸铵,如果能将其氧化硫酸铵,当作化肥使用,则能产生经济效益。传统的亚硫酸铵的氧化过程是在氧化塔中利用空气氧化亚硫酸铵,但由于氧化塔传质效率较低,且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小,氧气在
学位
相平衡是化工热力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基于热力学分离的工艺开发和优化都离不开相平衡的原始数据。固-液相平衡初步研究了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固-液相平衡的研究是结晶工艺优化的前提,不仅提供了必要的相平衡数据,也为结晶器设计提供了关键的基础要素。本文围绕4-苯基苯甲酸、邻苯甲酰苯甲酸和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三种有机物的固-液相平衡展开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重量分析法测定在常压和
学位
形状记忆聚合物(SMPs)是如今最有发展前景的智能材料之一,其在生物医学、航空航天、4D打印等领域应用广泛。SMPs能够通过施加热、电流、磁场、光照、水、p H等刺激,从临时形状回复到原始形状。同时,SMPs还具有诸多优点,如相对简单的制造工艺、高柔性、重量轻等,但是SMPs在导电性和机械性能等方面还存在明显的缺陷,通常通过在聚合物基体中引入填料解决,其中纳米填料对SMPs基体的性能提升更为明显。
学位
如今,化石燃料的急剧消耗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及能源危机日渐加重,而新能源的利用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但新能源的不可逆性及间断性促使人们开发出新的能源存储系统。可充电金属—空气电池类的能源存储系统因为拥有价格低廉、能量密度较高等优点得到了研究人员的大量关注。析氧反应(OER)及氧还原反应(ORR)是此类储能系统中不可忽视的两个反应。然而,OER和ORR都是多电子传递过程,其反应机制复杂,从而导致其反应动力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