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客家土楼楹联的德育价值研究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6r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是联系文明与文化的纽带,从本质上讲,教育属于文明,而教育一旦运行起来,给人以影响的通常又是文化。本论文将“文化”与“文明”作为理论基础,论述了“文化”、“文明”与“教育”的概念,并提出了自己的学习体会:文化重心在无形的精神与生活的深度与广度,而文明重心在有形的器物与生活制度。探索永定客家土楼楹联中所蕴含的道德教育价值因素,为当前道德教育在理论中或实践操作中提供可借鉴的内容。在理论上,可以提高道德教育理论论证的信度,在实践中,融合了楹联的多种价值因素,可提高道德教育的效度。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管理方式注重的是课堂上的理性灌输教育,忽视了人的主动性,更忽视了对受教育者精神世界的关心关注。笔者的论文与思考,就是把客家土楼楹联和教学与教育结合在一起,希望形成学生初步的中国文化的家国情怀。另外一个更重要的教育意境则是“文化觉醒”,让受教育者不仅仅只是思想观念上发生一些变化,而是从深层次唤醒沉睡或被束缚的自我意识,对世界、民族和个人前途命运进行科学理性地自觉认知和践行追求。通过楹联文化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更深刻地体认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形成我们的“中国人”“中国心”的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在根本的意义上说,这是现代教育中的“文化觉醒”、“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永定客家土楼楹联,内容上讲究深明大义,形式上追求音律和谐,成为最能集中展现客家人文化底蕴、文人情怀和精神素养的文化载体。论文综合运用了实地调查法、文献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等,分析永定客家土楼楹联的历史渊源,从文化、文明与教育的视角,阐述了特定文物及其附属价值所呈现的教育功能,深刻挖掘两者的关联性,从永定客家土楼楹联的德育教化内容、价值体现及文化觉醒显现等方面剖析永定客家土楼楹联的外在德育价值,在楹联赏析的基础上,结合调查分析,探索永定客家土楼楹联德育价值的实践途径。最后,综合前面的一些理论性的分析,在永定客家土楼楹联与社会现实的结合下进行了道德教育价值的拓展。这些探讨研究都建立在扎实的田野调查及细致的问卷调查基础上,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为便于阅读,笔者在文章中统一使用简化字体。
其他文献
《大地》是美国作家赛珍珠的代表作之一。作者曾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大地》中的文化负载词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在翻译这部文学作品时,译者需要充分了解原作的文化背景,才能最大程度的将故事和人物情感还原。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大地》进行研究,但鲜少有学者从《大地》中文化负载词层面切入,研究大陆和台湾两个译本在实际翻译操作方面的差异。本文以图里翻译规范理论为指导,探讨大陆和台湾两个译者在翻译《大地》文
近些年来,中国武侠小说引起了外海外读者的注意,渐渐走出国门。一代武侠小说巨匠古龙先生的小说是中国文化的产物,也是中国文化的传承。翻译古龙的小说会大大促进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但是,在翻译中,翻译中的文化缺省问题以及修辞问题为武侠小说的外译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所以在这方面需要更多的研究以为中国文学作品外译提供借鉴。本研究以关联翻译理论为理论基础,以古龙《天涯明月刀》和RWX的英译本为语料,审慎分析涉及文化
中等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随着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框架发布,探索和研究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研究以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践创新素养为主题,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和班主任角色,通过大量的走访调研和数据分析,探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践创新素养的培育问题。绪论部分阐述了本选题的缘由,指出在大力发展职业教
口译研究领域在近20年已有很多细分方向,主要集中在口译理论基础、口译教学研究和口译应用研究等方面;口译理论与语言学、认知心理学等跨学科研究相结合成为趋势,对口译应用发展起着促进作用。但是口译应用研究最难的部分在于信息处理过程的研究。因为口译信息处理过程涉及到多种复杂的机制,受语言、语境、口译活动参与者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译员在学习扎实口译理论的同时,要了解口译信息处理过程并掌握其策略。杨承淑将吉尔
我国对罪犯主要是通过劳动、教育等手段进行改造,用这种方式改造罪犯有着显著的成效。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确立了通过劳动改造等手段来改造罪犯的制度,其中最具标志性的事件是国务院对此颁布了罪犯改造管理条例;在20世纪90年代,第八届人大常委对《监狱法》进行了讨论和审议,决定通过此法律,由此劳动改造的法律地位才被确立,也就是说实施劳动改造有了法律作为保障;与此同时,我国开始施行劳动改造制度,并成功改造了许多罪
70年来,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政策走过了探索和重建(1949-1956)、强化和偏执(1957-1976)、调整和改进(1977-2000)、深化和创新(2001-2019)四个阶段,体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也存在劳动教育课程政策和体制机制不健全、劳动教育的主体过于单一、没有把劳动教育实施效果及考核评价纳入整体的评价机制、劳动教育基础理论的研究比较薄弱等问题。在新的时代,深化劳
新世纪以来,随着学前教育理论的不断发展,学界和公众对学前教育的重要性认识日益强化。在我国,长期以来对学前教育的定性模糊,既认可学前教育,尤其是3-6岁的幼儿园教育阶段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又在实践中将学前教育列于义务教育之外,基本交给市场力量运作。特殊定位使得学前教育无论是发展规模还是发展速度,都滞后于其他教育阶段,出现了以“入园难”、“入园贵”为代表的社会现实。随着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
社交媒体为个体的情感提供了表达渠道,“后真相”的舆论环境表明了情感已不局限于个体的表达而是嵌入了公共议题之中,依于此,情感与传播的研究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但研究多集中于将情感作为社会动员武器用于提高传播效果,而情感是如何嵌入到公共议题之中的过程机制尚乏深究。本文以此为出发点,采用个案研究和文本分析方法,以近年来具备舆论多次转变、情感多元发展且影响力大的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为案例,聚焦于媒体内容如何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时尚潮流资讯快速传播,服装行业的“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属于我们自己的本土特色越来越模糊,加之近年来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致使传统文化与时尚潮流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尤其现在中国在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时尚界的“中国风”在国际潮流服饰中愈演愈烈,中国的传统文化成为各大潮牌服饰的设计素材。而作为我们国内本土的设计师品牌更应该保护和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深入研究其
电影媒介作为20世纪最为繁荣的大众媒介之一,不仅开启了大众传播研究,同时也是文化工业理论的核心论述对象。“文化工业”是法兰克福学派最为人所熟知的理论,作为文化工业理论提出者的阿多诺自然也备受关注。阿多诺采用了一种与当时电影评论家截然不同的态度来审视电影:他并非拘泥于电影内容本身,而是不断思考与追问电影背后的权利操控关系、电影与观众和社会相互作用影响等问题。这样的理论视角超越了电影的内容分析进而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