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脊柱推拿对痉挛型脑瘫患儿构音障碍影响的研究

来源 :云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_idealis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选择性脊柱推拿对痉挛型脑瘫患儿构音障碍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优化痉挛型脑瘫患儿构音障碍的康复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原计划纳入符合标准的痉挛型脑瘫构音障碍患儿66例,实际纳入61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对61例患儿进行随机分组,试验组31例,对照组30例。研究过程中,因患儿监护人个人原因要求退出,试验组、对照组分别剔除2例、3例,最终共完成56例,试验组29例,对照组27例。两组患儿均采用相同的喂养指导、护理方法和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施以基础构音训练,基于对照组,试验组加以选择性脊柱推拿,两组采用相同的基础构音训练,基础构音训练每日1次,每次30min,每周5次,共治疗60次;推拿隔日1次,每次30min,每周3次,共治疗36次。两组患儿分别于入组前及治疗结束后第1天由专人进行评估,测量身高、体重;应用Frenchay构音障碍评定表评估构音障碍,痉挛型脑瘫中医证候积分值评估中医证候,粗大运动功能评估表(GMFM-88)评估粗大运动功能;使用Fotric226s医用红外热成像仪采集患儿面部、颈前区、颈后区的红外热像图,并应用Analyz IR软件提取双侧口禾髎、承浆、廉泉、哑门穴区红外温度平均值。采用Excel表格记录汇总数据,IBM SPSS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一般情况比较治疗前,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年龄、性别、身高及体重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试验组平均身高(88.60±6.29)cm与治疗前(87.31±6.18)cm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对照组平均身高(88.79±6.00)cm与治疗前(87.67±5.91)cm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试验组平均体重(12.13±2.29)kg与治疗前(11.87±2.26)kg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对照组平均体重(12.40±1.88)kg与治疗前(12.15±1.87)kg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两组身高、体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2、构音障碍改善情况比较治疗前,两组患儿在Frenchay构音障碍平均得分方面,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试验组Frenchay构音障碍平均得分(62.44±21.71)与治疗前(49.13±21.18)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对照组Frenchay构音障碍平均得分(49.77±24.80)与治疗前(48.59±25.12)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两组患儿Frenchay构音障碍平均得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3、中医证候改善情况比较治疗前,两组患儿在积分平均值方面,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试验组积分平均值(38.10±6.09)与治疗前(36.06±5.46)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对照组积分平均值(37.51±4.99)与治疗前(37.00±5.81)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两组患儿积分平均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4、粗大运动功能改善情况比较治疗前,两组患儿在GMFM-88平均得分方面,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试验组GMFM-88平均得分(102.68±66.43)与治疗前(95.72±68.24)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对照组GMFM-88平均得分(100.70±72.12)与治疗前(96.40±71.63)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两组患儿GMFM-88平均得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5、穴区温度比较治疗前,两组患儿在双侧口禾髎、承浆、廉泉、哑门穴区温度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试验组双侧口禾髎穴区温度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试验组承浆、廉泉、哑门穴区温度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对照组双侧口禾髎、承浆、廉泉、哑门穴区温度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试验组双侧口禾髎穴区温度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试验组承浆、廉泉、哑门穴区温度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结论1、选择性脊柱推拿能有效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构音障碍情况,促进患儿康复,值得推广应用。2、选择性脊柱推拿、基础构音训练均可促进患儿生长发育,改善粗大运动功能,提高患儿整体抗病及康复能力,其中选择性脊柱推拿组在提高患儿整体抗病及康复能力方面优于单纯基础构音训练组。3、选择性脊柱推拿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构音障碍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双侧口禾髎、承浆、廉泉、哑门穴区温度升高存在一定的关联,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其他文献
就医延迟会导致慢性病并发症发生风险增加、治疗效果下降和慢性病患者生存质量降低。早期识别就医延迟高风险人群并采取针对危险因素的干预策略对于改善慢性病患者就医延迟现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文献回顾基础上,对包括就医障碍自评量表(BACE)、就医决策障碍感知量表(PBHSD)、脑卒中院前延迟意向测评量表(SPDBI)、糖尿病诊治延误认知行为意向量表(DMDBIS)和FISCHER就医态度量表(ATMHSS
良好的变向移动能力是羽毛球运动员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本文以“后激活增强效应(Postactivation Potentiation,PAP)”为论题,旨在探究不同负荷形式预刺激产生的后激活增强效应在不同时间节点上对羽毛球运动员变向移动能力的影响,为将后激活增强效应运用到实际比赛和训练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24名高校羽毛球专项男生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70%1RM和90%1RM
目的:探讨灸法对逼尿肌反射亢进大鼠P2X3受体表达和传入神经C神经纤维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艾灸组,每组6只。采用T9完全脊髓横断方法建立逼尿肌反射亢进大鼠模型。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和Western Blot检测膀胱黏膜P2X3受体mRNA和蛋白表达,采用荧光素-荧光素酶法检测膀胱黏膜ATP含量,采用硝酸还原法检测膀胱黏膜NO含量;采用电生理信号采集系统分析
学位
目的通过研究坐位侧屈旋顶法治疗交感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寻求一种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推拿手法,为推拿手法治疗颈椎病提供更多的治疗方法。方法将2019年12月-2021年1月收集的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80例,随机分配为两组,即试验组(坐位侧屈旋顶法)40例和对照组(常规推拿手法)40例,进行治疗。研究过程中有5例(试验组2例,对照组3例)因个人原因退出试验符合脱落标准予剔除出组,有3例(试验组1例,对
目的:以无病生存期为主要研究指标,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中医药干预下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术后患者预后影响因素,以期通过统计学方法客观评价中医药对TNBC术后患者无病生存期(DFS)的影响,为中医药参与TNBC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实践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云南省中医医院光华院区肿瘤科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术
目的:本课题以中医疾病辨证分型与现代医学分子理论为基础,以检测肺胀痰热郁肺证及阳虚水泛证两证型组间患者血清中正五聚蛋白3(Pentraxin 3,PTX3)的水平为主要观测指标,结合中医症状评分、血液检查、肺功能检查等辅助资料,探讨血清PTX3在肺胀两证型组中的变化规律及意义,为肺胀的辨证分型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课题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方法,根据病例的纳入标准,纳入痰热郁肺证组30例,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