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语学习者使役态的习得研究 ——基于日语教学语法视角的实证分析

来源 :北京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love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使役态作为日语语态之一,在日语语法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傅,2015a,2015b;庵,2018),是学习者在初级阶段必学的语法项目(高桥·白川,2006;岩田,2012)。然而,对于学习者来说,使役态的习得却并非易事,存在诸多困难(罗,2010)。有学者提出,不建议让学习者在初级阶段学习使役态(e.g.,田中,2005;庵,2012a,2013a)。上述改革建议,一方面打破了现有教学语法的“体系主义”弊端,另一方面却被视为一种回避困难的“消极对策”(菊地等,2005)。语法学习中存在的困难表现为多种形式,其原因也不可一概而论,不能仅从某一侧面轻下结论“使役态习得困难”,更不能因为习得困难而放弃对该语法的习得。学习者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我们有必要考察学习者的习得情况,进一步探讨“使役态习得困难”相关问题。已有研究结果表明,学习者对使役态的习得情况受到语言因素(使役态的用法分类)和学习者因素(学习者的习得阶段)的影响(e.g.,谢,2016;胡,2020)。即,不同用法之间以及不同阶段的学习者之间,习得情况存在差异。然而,研究者多关注学习者的产出情况,鲜少考察产出层面存在的困难,对理解情况以及理解层面存在的困难更是缺乏探讨。由此可知,已有研究未能解决“使役态习得困难”相关问题。即,(1)学习者在使役态的不同用法的习得中是否都存在困难,(2)学习者在使役态习得的不同阶段中是否一直存在困难,(3)学习者在使役态习得的理解层面和产出层面上是否存在相同的困难,以上三个疑问尚待解决。为解决上述疑问,本研究以中国日语专业学习者为对象,聚焦理解和产出两个层面,采用定量实证数据收集与统计方法,系统探讨了日语使役态的习得情况以及习得困难。本研究的具体课题如下:课题1:对于使役态这一语法项目,学习者在理解层面的习得情况如何?课题2:对于使役态这一语法项目,学习者在产出层面的习得情况如何?课题3:对于使役态这一语法项目,学习者在理解层面和产出层面分别存在怎样的习得困难?课题1聚焦理解层面,通过可接受度判断测试和确信度判断测试,考察了不同年级的学习者对于使役态5种用法的理解情况。可接受度判断测试的结果表明,学习者在理解使役态时,对于不同用法的可接受度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年级的学习者之间,可接受度的差异不显著。具体结果显示,学习者对不同用法的可接受度呈现“诱发”=“代替他动词”=“强制”>“因果”、“诱发”>“许可”的倾向。确信度判断测试的结果表明,学习者在理解使役态时,不同用法之间以及不同年级的学习者之间,确信度均存在显著差异。具体结果显示,学习者对“诱发”的确信度高于“因果”和“许可”;不同年级的确信度呈现“1年级<3年级=4年级”的倾向。由此可知,对于学习者来说,“因果”、“许可”等用法在理解层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课题2聚焦产出层面,通过单项选择测试,考察了不同年级的学习者对于使役态5种用法的产出情况。单项选择测试的结果表明,学习者在产出使役态时,不同用法之间以及不同年级的学习者之间,正确率均存在显著差异。具体结果显示,不同用法的正确率呈现“强制”>“因果”>“代替他动词”、“强制”=“许可”>“诱发”=“代替他动词”的倾向;不同年级的正确率呈现“1年级=2年级<3年级=4年级”的倾向。由此可知,对于学习者来说,“代替他动词”、“诱发”、“因果”等用法在产出层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但困难度会随着习得阶段的发展而逐渐降低。课题3基于对理解情况和产出情况的综合分析,进一步探讨了学习者习得使役态时理解层面和产出层面可能存在的困难。结果表明,(1)学习者的理解情况与产出情况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尚未形成较强的相关关系。(2)理解情况与产出情况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但差异会随着习得阶段的发展而逐渐缩小。(3)对于学习者来说,除“强制”以外的其它用法,在理解层面或产出层面均存在一定的困难。具体结果显示,“许可”用法是在理解层面、“诱发”和“代替他动词”用法是在产出层面、“因果”用法是在理解和产出两个层面存在一定的困难。由此可知,学习者的理解情况和产出情况之间既有相关性又有差异性,学习者在理解和产出两个层面上存在的习得困难也不尽相同。
其他文献
维尔托德·贡布罗维奇是一位享誉欧美的现代派小说家、剧作家和散文家,是波兰荒诞派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近年来在国内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费尔迪杜凯》被认为是贡布罗维奇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是波兰文学中第一部成功的自我题材小说,也是一部20世纪曾在波兰乃至世界文坛引发争议的一部小说。然而直至目前,中国国内学术界对于《费尔迪杜凯》乃至是贡布罗维奇的研究都屈指可数。因此,本文将梳理自《费尔迪杜凯》出版以来
学位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强调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性。自中阿合作论坛、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与包括阿拉伯国家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围绕文明互鉴这一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旨在加强互利合作,推动人文交流,促进共同发展。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手段,在助推文明交流互鉴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翻译工作者,尤其是参与到这一进程中的中阿译者,在促进双方文化交流的同时,为中阿互译学界提供了众
学位
本文主要考察了日语中的语缀“-すぎ”。第一章,提出了研究问题,在文献综述后,明确了研究目的。虽然有很多过往研究已经涉及了复合动词“V過ぎる”,但是涉及它名词化后的“Vすぎ”论述还不多。“V過ぎる”根据它前接的动词,可以被解释成各类意义。但是由于对于动词分类或者收集的语言事实的量的不足,所表示的意义还没有被全部解释清楚。此外,过往研究虽然也有涉及日语语缀,但是还并未有将“-すぎ”作为语缀的研究。第二
学位
词汇的习得在第二语言的习得中占有重要地位。相较于其他语言,日语需要使用更多的词汇量才能表达相同的意思,因此在日语习得过程中更需要意识到系统学习词汇的重要性(金田一,1988)。同时已有研究指出,通过大量的实证分析得到的研究成果,可以使我们了解日语习得的各个阶段中学习者的词汇能力发展情况。掌握学习者的习得难点,这将有助于教师实施更加高效的词汇教学。已有文献已经为我们呈现了众多有价值的结论,特别是揭示
学位
<正>河南驻马店市是文化历史底蕴深厚的旅游城市,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做好文旅融合的形象塑造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驻马店市为研究对象,以网络平台上的游记为数据样本,结合ROST CM 6.0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通过高频词分析、社会语义网络分析、情感分析以及问卷调查判断驻马店市文旅融合的形象感知,得出知名旅游品牌较少、各景点之间的关联性不高、旅游情感形象有待优化等结论。
期刊
本论文主要研究西洋音乐术语传入中国的历史过程,从词汇史的角度出发,以曾志忞编译的《乐典教科书》(1904)(以下简称:曾(1904))中出现的西洋音乐术语为主要研究材料,考察20世纪初期进入汉语的西洋音乐术语的词源,辨析出其中的“日语借词”。并且,通过客观的数据,实证性地论证了西洋音乐术语进入汉语的过程中,日语借词起到的重要作用。序章中分别梳理了近代中日词汇交流研究、近代音乐史研究、音乐术语史研究
学位
<正>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沂沭泗水系统一管理40周年。40年来,沂沭泗流域统管的优越性日益显著,沂沭泗地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充分彰显。回望40年沂沭泗水系统一管理的辉煌成就,无不与沂沭泗局广大干部职工的辛勤努力、锐意进取和无私奉献密不可分,也无不与沂沭泗局人才队伍建设不断规范、不断强化、不断创新息息相关。一、沂沭泗局人才队伍情况概述诚如全国政协原副主席钱正英
期刊
口译研究于20世纪50年代兴起,西方最早的口译研究开始于对会议口译的研究,于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开始蓬勃发展。但中国国内的口译研究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笔者在平时的同传学习中,发现自己在带稿同传时的表现不如脱稿同传,由于过分依赖稿子或者是译文不够简洁,常出现翻译滞后、语速不均、误译、漏译等失误,导致同传质量不高。对于带稿同传,丹尼尔·吉尔将其认知负荷模型归纳为SIT=L+R+P+
学位
日语中,动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且往往呈现多义性。此外,复合动词作为日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与单纯动词息息相关,也呈现出一定的多义性。然而,由于字典及教科书对这些复杂的多义构造缺乏说明,从而增加了日语学习者的学习难度,所以本研究认为通过其他方式明确其多义构造,是有助于我们把握动词语义范畴的重要课题。认知语义学通过着眼于语言现象背后的认知机制,为多义性的形成及义项间关系提供系统化的有力说明。此外
学位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双语者以及多语者的数量与日俱增,这引起了各个领域专家学者们的高度重视。双语者和多语者的语义通达是二语习得领域里的重点议题之一,尤其是从认知心理语言学的角度来说。议题所研究的问题包括双语者及多语者们所掌握的语言是如何在他们的心理词典中表征的,且他们是如何将词汇与概念相联系等。目前大家普遍认为,有关语言的知识都被储存在心理词典当中,语言知识又被分成词汇表征和概念表征两个层面。学者们针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