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发展及效用研究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ckbaob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存款准备金政策作为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它是在中央银行体制下建立并完善起来的,为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在关于存款准备金及其安排等方面提供了一种准则或规则。具体而言,存款准备金政策是各国中央银行依据本国法律所赋予的权力,通过规定或调整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缴存给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比率等,保持银行体系对负债的清偿力,控制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进而间接控制该国一定时期内货币供应量的一种管理和调控制度。存款准备金制度最初起源于18世纪的英国,一般意义上的存款准备金制度可以追溯到19世纪20年代的苏福克制度,而作为货币政策操作工具的存款准备金制度则起源于1913年美国颁布的《联邦储备法》。虽然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最初目的是为了保证存款机构的存款支付和清算,但随着时间推移,存款准备金制度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家作为一项重要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而广泛应用,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期间在许多国家均受到极大重视。存款准备金、再贴现、公开市场业务并称为货币政策的“三大法宝”。其中,作为最古老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存款准备金政策因其本身能同时对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进行调整,相对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存款准备金率政策一般被视为货币调控的“巨斧”或“猛药”,是不轻易被用于宏观调控的。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一些西方国家,由于公开市场业务操作频繁等原因,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普遍偏低,如美国、加拿大、瑞士、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的央行都降低或取消了法定准备金率,零存款准备金率正逐渐成为一种趋势。而在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从未淡出人们的视线,我国在最近的24年中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进行了28次调整(截至2008年10月15日),尤其是2006年7月以来,连续变动存款准备金率达20次之多,运用的频繁度令人惊叹。另外,已从多个方面对存款准备金制度实行了较大改革。存款准备金作为货币政策工具常规化的趋势在我国已经非常的明显,它现在已经实实在在地被央行用来配合公开市场回收流动性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宏观调控如有需要,央行的反应就是习惯性动用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政策引起了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对于存款准备金制度及其作用在理论界引起了不小的争论。存款准备金政策在我国频繁使用有其特殊的宏观经济环境和制度背景,是适应经济形势的。但是由于自身制度设计上的原因以及外汇管理体制等外部冲击的影响,存款准备金政策在发挥经济调控作用时,并未显现出“巨斧”或“猛药”的威力。对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发展以及效用分析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工作,一方面能让人们更清晰地认识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发展历程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能对存款准备金政策发挥作用的机制以及影响存款准备金政策效用的因素有整体的把握;最后,能够在实行零存款准备金率制度的大背景下,理性地认识存款准备金政策在当前我国经济金融发展中存在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同时为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完善提供理论参考建议。本文从存款准备金制度的相关理论基础展开,进而分析了美国、德国、日本等几个发达国家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应用、变革以及特点,接着分析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的运用发展以及影响其作用效果发挥的主要因素。文章用大量的数据和图表来说明问题,同时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在最后提出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五部分:第一章,简要介绍了存款准备金和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内涵、作用机制以及功能,作为后文展开论述的理论基础。作为控制信贷和货币供应的政策工具,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增加或减少金融机构必须存人中央银行的存款数量,从而改变基础货币的规模和货币乘数的大小,达到收缩或扩展信贷和货币供应的目的。在不同的宏观经济形势和制度背景下,存款准备金发挥了不同的作用,同时随着银行业的发展,存款准备金制度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第二章,对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发展历程进行概括总结,并归纳分析了它们各自的特点。通过对美国、日本、德国这三个国家存款准备金政策运用历史的回顾可知,由于各国经济环境和政治制度不同,因此在政策工具和方法的选择上,各国中央银行都有自己的偏好。同时对存款准备金政策逐渐失宠的演变历程进行回顾,能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历史沿演,为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提供现实参考,并认清实行低存款准备金政策甚至取消存款准备金的制度背景和金融经济环境。第三章,任何政策的实施和使用都需要一个制度框架,因此分析任何一种经济政策都需要考虑到它运行的制度背景,正如林毅夫教授所言“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政策”,应该在特有的制度背景下,制订特有的政策,然后评判其效果。因此在分析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有效性之前,先梳理下我国准备金制度的建立及演变过程仍是非常必要的。介绍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从建立到现在所经历的调整和变革,分析它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并总结了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所具有的自身特色,为第五章对目前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仍不能取消的相关论述的展开作基础和铺垫。第四章,在前文的基础上,基于存款准备金政策发挥作用的传导机制,从它对基础货币、货币乘数等角度分析其效用,得出: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对基础货币量有一定的影响,但对货币供应总量和金融机构信贷规模的控制因超额存款准备金和外款占款的反向冲击而收效甚微。同时,作为一种货币政策工具,它的政策效果的显现也具有一定的时间滞后性,其对经济的影响可能暂时没有表现出来,这一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还有待观察。事实上,相比存款准备金的实际效果,其警示作用和信号器的作用更加明显,它表明了中央银行的政策导向。并进一步分析了外汇占款、超额存款准备金率、政策时滞等因素对其效用发挥的影响。第五章,阐述了现阶段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不能取消的理由,笔者认为,从我国目前金融市场发展状况和中央银行调控能力考虑,我国在现阶段还不能实行零准备率政策,也就是说目前取消存款准备金制度还是一个过早的话题,其现实的可行性不大,因为这样带来的市场波动也许比准备金制度本身对市场的干扰更大。并且就我国目前的金融环境来说,存款准备金制度仍有其存在并继续的意义。本章接着从增强对基础货币作用、强化对货币乘数影响以及从技术手段上提高其执行效果等角度提出了提高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效应的合理建议。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取消,则要在我国建立起发达的金融市场、完备的金融调控体系,存款准备金制度失去其存在的必要后才能进行。总之,研究探讨关于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及其政策效应问题,有助于人们加深对中国货币政策调整中许多现实问题的认识,有助于人们弄清影响存款准备金作用效果的体制性和制度性问题,更有助于人们正确评判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效用进而从全局和整体的高度为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实行改革把握好方向。
其他文献
<正>2013已悄然过去,这一年,中国建筑卫生陶瓷产量稳定增长,再一次蝉联世界年产量最高的国家,在全球陶瓷第一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这一年,是不平静的一年,营销领域、企业经营领
针对建筑市场出现的不平衡报价现状以及法律制约的缺失,笔者通过分析承包商常用的不平衡报价策略,利用净现值评价法构建了不平衡报价的控制模型,为防范不平衡报价提供了有效
政府执行力是政府行政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政府改革的阶段性特征看,中国政府改革已经步入了一个全新阶段,强化政府执行力即是这一阶段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政府改革的主
中小企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但资金短缺和融资困难极大地限制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与壮大。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如何帮助中小企业摆脱资金短缺的困境,已经成为一
我国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实证分析●王善迈杜育红刘远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发展上采取了非均衡发展的战略,使原本就不均衡的区域经济差异进一步扩大,成为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
责任行为,是个体履行责任的行为活动,是个体在责任意识支配下产生的,对社会和群体行为规范的遵循。责任行为的产生不仅会受到外在社会规范的影响,还需要个体不断进行自我激励
近期很多临床医师对牙周病的治疗与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新技术不断更新 ,如利用高压氧治疗牙周病 ,改进牙龈翻瓣术 ;在新药物的使用上 ,用经方归脾汤加味治疗青少年脾虚型牙
资本资产定价理论是现代金融的重要理论之一。本文采用CAPM模型,三因素模型和回报贝塔模型(Reward Beta)对我国沪深A股市场进行了实证研究。并首次采用沪深300指数代替了市场
<正>教育观点让文言教学焕发青春气息在语文教学中,我一直追求"青春之语文"。所谓"青春之语文",其本质就是通过激活汉语言文学的生命力等手段使语文教学保持青春状态,为教师
长期以来,生产效率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从宏观层面对生产效率的分解与测算,是了解经济增长源泉与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关键。而在我国中东部煤炭企业已开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