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认罪认罚案件中证明标准的适用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caojiangtao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当前的司法改革中,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极其关键的一个部分,其对于优化配置司法资源、平衡司法公正与效率的关系有着关键性的作用。由于该制度具有庭审程序简化、证明难度降低等特殊性,学界对于此类案件中的证明标准问题并未形成一致的理论观点。此类案件的证明标准是否能够降低,已然成为这一制度推进过程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难题。从目前来看,学界和实务界主要有“应当降低”与“不应降低”两种立场。其中认为证明标准可以降低的立场又可以大致分为三种观点,分别是区分案件中的基本事实证据与一般事实证据,对于一般事实证据可以降低证明标准;区分案件的诉讼程序,对于适用简易或者速裁程序可以降低;区分定罪事实与量刑事实,对于量刑事实可以降低。这三种观点虽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但都有明显的缺陷与不足。本文以现有的两个认罪认罚案例来分析实践中的操作手法,并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证明标准问题的分歧出发,对这两种立场的不同观点加以梳理与评析。以现有的理论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美国辩诉交易与德国司法协商的做法,论证对于认罪认罚案件全案的事实证据,仍要坚持适用法定证明标准。并从保障被追诉人人权及诉讼权、司法公正与司法效率的关系、优化司法资源和现行法律规定的角度论证坚持法定证明标准的合理性。最后尝试对于被告人认罪认罚案件必须适用法定证明标准这一问题提出相关的完善建议和保障措施。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第一,笔者通过查阅现有的文献资料,包括法律规定、学者著作、期刊以及各试点地区关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规范性文件等材料,在认真研读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认罪认罚案件的证明标准适用问题进行比较全面的理解和把握。第二,案例研究法。通过收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地区的典型案例,探究对此类案件的证明标准在司法实务中如何适用、有何问题、如何保障。该制度在我国有着复杂的法律基础和现实基础,各试点地区也相继出台了配套实施方案,但在证明标准的适用问题上往往出现规定与实践不一致的现象。因此要研究典型案例来发掘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其他文献
过去的五年内我国经济不断增长,国民收入也水涨船高,居民的闲余资金不断积累。储蓄等传统金融产品已不能满足居民对高收益的期望,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一贯良好的历史表现,
目的:研究合肥地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 VZV)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明确本地区临床分离株的主要基因型及其与国外各地区基因型的差异,并进一步追踪引发
近年来,随着人类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事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抗生素的需求日益增长,抗生素在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生活品质的同时,也作为一种新兴污染物越来越频繁的被在自然环境中检出。虽然目前环境中常被检出的几种抗生素类物质一直都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浓度水平,但是由于抗生素类物质的特性,导致较低浓度的抗生素污染也会给环境带来耐药细菌、生态失衡等一系列的问题。抗生素类物质通常结构较为复杂且具有一定的生态毒性,导
目的探讨定量脑电图(qEEG)对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患者溶栓后脑出血的早期预测及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溶栓治疗后的IS患者21例,患者入科后即接受连续qEEG监测;根据是否有溶栓后脑出血分为出血组与未出血组,其中出血组6例,未出血组15例;另外选取同期收治的未行脑电监测的溶栓后脑出血IS患者3例
在对新疆艾比湖近代岩芯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基础上,结合数理统计学方法对元素的来源及其反映的环境演变历史进行了探讨,最后利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岩芯表
本文从加工原料的安全性因素、加工过程中的技术性因素、监管体制因素等3个方面,对加工农产品质量安全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其中,影响加工原料安全性的主要因素包括生物性、化
<正>在一篇评论《百年孤独》的文章中,米兰·昆德拉显示出了其非凡的洞察力,他说:堂吉诃德死了,小说完成了。只有在堂吉诃德没有孩子的情况下,这个完成才会确立得如此完美。
目的:采用食管粘膜、胃粘膜吻合加胃斜行包套术治疗贲门癌,探讨该术式对贲门癌术后反流性食管炎防止的效果。 方法:将临床资料完整、诊断明确的60例贲门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
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实现经济结构转型、产业升级的必由之路。在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后,提高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解决当前经济困境的重要切入点之一。晋升中的创新指
本文以科尔沁右翼中旗为研究对象,分析科尔沁右翼中旗植物区系的基本组成和植物区系成分多样性的基础上,调查了该地区蒙古族民间植物命名和传统利用野生植物知识。研究结果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