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博,顾名思义,即微型的、小的博客。微博因创新的交互方式、及时的传播速度、广泛的传播范围以及良好的技术支撑等,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在教育信息化和移动学习的趋势下,微博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也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目前,国内关于微博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较多,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却各有侧重,尤其是微博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还缺乏较完整、全面的成果。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将微博作为学习平台和学科教学联系起来,探讨微博在实际教学中应用的一般流程、所遵循的原则、可采取的教学策略以及合理的评价方法等内容。论文第一部分介绍了课题的研究现状和研究背景,以及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为全文奠定了基础;第二部分阐述了微博的概念及其特点,逐层分析了微博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潜力,并提出了微博在学科教学中应用的一般流程;第三部分结合《CAI课件设计》课程,综合考虑课程内容特点、学生认知水平、微博自身优势等多种因素,从实践的角度阐述了微博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和方法,如自我反思、主题讨论、小组协作等;第四部分搜集数据,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利用问卷调查从中获得学生的微博使用习惯、微博使用情境、教学效果的评定等相关信息;统计师生的微博数据,利用社会网络分析得出微博班级的社群图,中心度等内容,给评价学生表现提供参考。最后一部分对全文内容进行了总结,并根据教学经验归纳了一些建议,并提出了今后深入研究的方向和改进意见,以供参考。
通过研究发现,微博在教学中的应用,需根据不同的内容特点采取相应的策略,且以辅助为主,它的优势更多体现在促进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交流上;教师的引导和中心人物的影响力影响着教学的有效进行;对微博技术的熟练使用和数字化学习习惯与教学效果联系紧密;微博在小组协作上的优势体现得并不明显,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