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离子液体具有导电性好、液程长、挥发性低等优点,相比于传统水溶液在润湿、电润湿领域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建立离子液体微纳液滴在固体壁面的电润湿模拟模型,离子液体选用1-丁基-3-甲基四氟化硼(1-Butyl-3-methyl tetra-fluoroborate)并对离子基团进行粗颗粒化简化分子模拟模型,系统研究有无电场(E=0V/?至E=±0.18V/?)作用时离子液体液滴在不同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离子液体具有导电性好、液程长、挥发性低等优点,相比于传统水溶液在润湿、电润湿领域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建立离子液体微纳液滴在固体壁面的电润湿模拟模型,离子液体选用1-丁基-3-甲基四氟化硼(1-Butyl-3-methyl tetra-fluoroborate)并对离子基团进行粗颗粒化简化分子模拟模型,系统研究有无电场(E=0V/?至E=±0.18V/?)作用时离子液体液滴在不同吸附力(ε=0.1kcal/mol至ε=3.0kcal/mol)硅固体壁面的润湿特性及离子基团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液滴自由扩散时,阴阳离子基团在壁面上方呈现分层分布,不同离子基团对应的峰值不同;由于壁面的吸引及阴阳离子静电力共同作用使得接触角随着离子对数的增多而增大,阴阳离子静电力逐渐取代平板吸附力;接触角随着平板吸附力的增加而减小,第一润湿层内离子颗粒在较小ε下排布松散且密度较小,在较大ε下排布紧密且密度较大,ε的继续增加不易破坏第一润湿层的稳定结构。施加电场后,离子液体液滴在硅固体壁面润湿达到平衡对应的接触角随着电场强度的增大而减小,且第二润湿层与第一润湿层离子数目比值和接触角变化趋势一致;液滴接触角在同场强、不同方向的电场下呈现非对称性,θpostive<θnegative,差值约为10°;在较弱的平板吸附力下,电场波动更易影响到液滴的润湿性质;液滴在平板上的扩散以及接触角变小主要受阳离子分布的影响,阳离子在电润湿过程中的贡献作用大于阴离子;壁面或电场在电润湿过程中是否起到主导作用则取决于各自的大小。电场强度较大时,部分离子基团脱离液滴出现液滴蒸发现象。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乡村建设的思潮高起,传统乡村建设中所呈现的问题层出不穷,村落建设传统破碎,乡村环境文化断裂也逐渐凸显出来。建设美好乡村,必须统筹推进城乡现代化,大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的发病情况、病理特点、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以及预后情况。方法:采集于2006年01月到2012年10月期间就诊于大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具有完整临床病
目的:测定芦荟大黄素(Aloe Emodin,AE)对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及A549/DDP的细胞毒性,确定芦荟大黄素的无细胞毒性浓度;检测此浓度的芦荟大黄素能否逆转A549/DDP株细胞对顺铂的耐
当代高中生数学学习方法探微224731江苏省建湖县上冈中学周建华作者简介:周建华,男,1964年7月生.1985年7月毕业于苏州大学数学系,江苏省教育学会理事、高级教师.1992年获江苏省中学青年教师优秀数学课评
<正>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一分钟》是一篇人文性很强的课文,讲述了小朋友元元由于早上贪睡了一分钟,给自己带来了上学路上的焦急和叹息,导致上
脊髓型颈椎病是由于脊髓受压迫或刺激,加上血管受压迫血流受阻而引发的脊髓神经的感觉、运动、反射和排便功能性障碍的颈椎病[1],手术是最直接的治疗方式,但术后感染等并发症
目的 研究外周血T、B淋巴细胞亚群及Th1类细胞因子在乙肝肝硬化患者中的变化.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5例乙肝肝硬化患者为观察组,同时
本文致力于探讨相比常规术后健康教育方式,健康教育临床路径表在乳腺癌手术病人术后的应用前景,以期为乳腺癌病人的健康教育提供参考和保障,同时为临床护理工作人员顺利开展
目的通过分析早期子宫颈癌患者发生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几率,以及与各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探讨早期子宫颈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为临床上实现早期子宫颈癌
目的探索HBx蛋白上调AKR1C1表达的机制及AKR1C1在HBV诱导的肝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为HCC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1.用RT-PCR的方法在HepG2细胞与HepG2.2.15细胞中检测AKR1C1m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