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肝损伤中肝脏免疫调控机制及防治策略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caiai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急性肝损伤是肝脏伴随炎症浸润以及肝细胞受损而导致肝功能严重失调的临床综合症。患者预后差,死亡率高,迄今为止无特效治疗方法。相比于病原体或有害物质直接导致肝细胞受损,免疫应答过激才是急性肝损伤重要的发病机制。鉴此,从免疫调控角度出发,深入探讨急性肝损伤发病过程中调控肝脏免疫的关键分子机制,找到干预新靶点;同时,对已有的急性肝损伤细胞治疗策略进行优化,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是目前肝脏医学紧迫和艰巨的任务之一。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 coupled receptor,GPCR,GPR)作为一种跨膜蛋白超家族,其多个成员已被报道在炎症应答中具有调控功能。近年来发现GPR120在各种免疫细胞的分化及免疫应答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调控作用,然而GPR120是否参与了肝脏免疫微环境的调控以及急性肝损伤病理过程仍待研究。本研究通过构建痤疮丙酸杆菌(Propionibacterium acnes,P.acnes)诱导的小鼠暴发性肝衰竭(fulminanthepatic failure,FHF)模型,我们发现活化GPR120能够诱导调节性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生成,有效缓解P.acnes诱导的急性肝损伤程度并提高FHF的存活率。机制上,GPR120通过调控ERK和AMPK信号通路减少DC中低氧诱导因子表达进而抑制DC糖酵解。肝脏DC中糖酵解的抑制促进了调节性DC的生成,使得DC成熟和活化受损进一步导致肝脏Th1数量减少,Treg生成增多,从而抑制肝脏炎症,显著缓解小鼠急性肝损伤病理进程。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由于其免疫抑制特性也已被应用到刀豆蛋白A(concanavalinA,ConA)诱导的急性肝损伤模型治疗中,但其治疗效果不甚理想。我们利用炎症因子组合刺激MSC,发现MSC中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的两种形式:胞内型骨桥蛋白(intracellular osteopontin,iOPN)和分泌型骨桥蛋白(secretory osteopontin,sOPN)均表达下调。进一步研究OPN对MSC免疫抑制功能的作用,发现sOPN对其免疫抑制功能无影响,而iOPN在MSC中过表达却能显著抑制T细胞增殖。对其调控机制进行研究发现,iOPN主要通过调控STAT1信号通路的激活状态促进MSC中趋化因子的分泌以及免疫抑制因子的表达进而增强其免疫抑制功能。此外,MSC过表达iOPN后治疗ConA诱导的肝损伤效果显著,提示iOPN可作为优化MSC细胞治疗的靶点。综上,我们的研究从肝脏免疫调控角度出发,分别以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GPCR和MSC治疗为切入点,围绕急性肝损伤中肝脏免疫调控机制及防治策略进行研究。首次报道了 GPR120在细菌诱导的小鼠急性肝衰竭模型中的作用以及调控机制;进一步发现胞内型骨桥蛋白iOPN在炎症“赋予”MSC免疫抑制功能中的正向调节作用和机制。这些提示我们,活化GPR120可作为急性肝损伤的防治新策略;此外,在MSC应用于急性肝损伤或其他炎症性疾病的治疗中,iOPN可作为优化MSC免疫抑制功能的新靶点,提高急性肝损伤等炎症性疾病的治疗效果。
其他文献
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是儿童发生于颅脑外最常见的致死性实体肿瘤,其侵袭能力强,部分患儿首次诊断时即发生远处转移,高危患儿即使通过多学科、高强度综合治疗,采取包括化疗、手术、放疗、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在内的多种手段,仍不能完全控制肿瘤的进展和复发,高危患儿长期存活率低于40%。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是导致患儿长期存活率低的首要原因,预防和减少转移是治愈神经母细胞瘤和预防复发面临的
学位
<正>广东省深圳市是教育部遴选的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罗湖外语学校是深圳市遴选出的十所示范校之一。2022年6月16日,由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高中历史学科主办,罗湖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高中历史学科协办、罗湖外语学校历史科组承办的“深圳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建设历史学科交流研讨活动”成功举行,旨在进一步发挥深圳市“双新”示范校历史科组的辐射引领作用。
期刊
第一部分 急性缺血性卒中磁敏感加权成像出现突出血管征的相关因素目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缺血区域氧摄取分数增高,导致静脉及毛细血管内脱氧血红蛋白浓度升高。由于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对脱氧血红蛋白等顺磁性物质敏感,于是SWI上出现了多个不对称低信号血管影,称为突出血管征。然而,并不是所有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都会出现突出血管征。荟萃分析显示,突出血管征的出现率从34%到100%不等。突出血管征出现的相关
学位
研究背景与目的:肺癌是全球范围内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非小细胞肺癌约占全部肺癌的85%,主要包括腺癌、鳞癌和大细胞癌。其中,肺腺癌(lung adenocarcinoma,LUAD)是非小细胞肺癌最常见的亚型,具有高度异质性和强侵袭性特点。目前,转移仍然是引起肿瘤患者死亡的首要因素,约90%的癌症患者死亡是由转移所引起。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
学位
自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s,CNTs)问世以来,由于其优异的机械、光学、化学和电学性能,使得碳管在物质传输、能量储存与转换、化学分离和水处理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碳纳米管天然的一维管状结构以及原子级光滑的侧壁为物质的快速传输提供了独特的便利,因此研究水系物质在碳纳米管纳米孔道中的运动与输运行为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际意义。然而碳纳米管固有的高疏水性使得水系物质很难进入碳纳米管内部
学位
<正>促成学生深度学习,让学习真实发生,是每位教师最渴望的上课样态。如何让学习真实发生,师生之间是否深度交互是关键。当前,深圳作为全国首批20个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之一,正在组织协同,联研共进,积极培育和打造学科示范基地,构建以示范校为载体的推进机制,努力探寻一条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的新路径。罗湖外语学校作为深圳市首批十所“双新”示范校之一,
期刊
微机电系统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有力促进了新一代弹药的微小型化和智能化,使其更具备精确打击、高效毁伤等能力,例如引信安全系统的微小型化,使得引信具有更多的空间容纳多传感器探测电路和主装药等,可以提高弹药的精确度和杀伤力。但是,弹载微小型系统的可靠性仍是制约其工程化应用的瓶颈问题,目前缺乏有效的微小型系统量化可靠性设计分析方法和手段。本文以基于微机电系统技术的智能弹药微型化与可靠性提升为主要研究背景,重点
学位
本文主要探讨了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历史教学实践,通过分析深度学习的内涵和意义,提出了建立问题导向的学习模式、提供多样化的资源和材料、采用案例教学法、倡导合作学习等措施。同时,本文结合实际教学案例,具体介绍了如何将深度学习理念贯穿于历史教学中,通过学生的自主思考、多元合作、主动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批判思维和实践能力。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历史教学实践有助于打破传统历史教学的束缚,激发学生的学习
会议
异噁唑啉是常见的五元杂环,其骨架易修饰且能发生多种类型的转化。它不仅常被用作药物分子中的基元骨架,还被广泛地应用到天然产物的全合成中。因此,异噁唑啉骨架的构建一直是合成化学的热门研究领域。另外,重氮化合物和N-对甲苯磺酰腙作为有机合成中两类极其重要的合成子一直受到化学家们的广泛关注。百余年的研究历史使得人们深刻地意识到这两大明星分子的魅力。重氮化合物和N-对甲苯磺酰腙参与的反应类型不断被丰富,尤其
学位
利用溶胶-凝胶-冷冻干燥技术制备了淀粉气凝胶材料,测试并分析了淀粉种类及直链/支链比例对气凝胶材料形貌、密度、收缩率、孔隙结构以及隔热性能的影响。优选出木薯淀粉为最适宜制备隔热气凝胶材料的原料,其所制备的气凝胶具备大孔、介孔及部分片层结构,密度低至0.094 g/cm3,孔隙率高达88.63%,导热系数低至0.043 W/(m·k),具有优良的保温隔热性能。通过一步法制备柠檬酸交联改性木薯淀粉气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