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猫华支睾吸虫流行病学调查及特异PCR检测方法的研究

来源 :华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yulan4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华支睾吸虫病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据估计,全球约有3500万人感染华支睾吸虫,其中我国大约有1500万人感染。本病可使肝脏肿大,并导致肝脏病变,病情多呈慢性经过。该病分布于我国多个省、市、自治区,其中以广东省人群的感染率最高。目前,广东省犬猫华支睾吸虫的感染情况还不清楚;另外,在国内还没有华支睾吸虫特异PCR方法的报道。因此,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为:一,调查广东省犬猫华支睾吸虫的感染情况;第二,评价核糖体DNA(rDNA)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的变异情况;第三,建立华支睾吸虫特异PCR检测方法。 本次共调查犬503只,猫208只,所用的检查方法为肝胆管直接剖检法。结果显示广东省犬和猫的华支睾吸虫病总感染率分别为20.29%和45.67%,犬的感染以轻度感染为主,感染强度为1~10(条/只)的犬占阳性犬的48%,而猫的感染情况要比犬的严重。 应用PCR方法,以保守引物NC5及NC2扩增来自四个地方的10个华支睾吸虫样品rDNA的ITS及5.8S序列,并进行克隆转化及测序。序列比对结果表明,华支睾吸虫ITS及5.8S序列序列全长为1113~1117bp,G+C含量为53.27%~53.54%。其中ITS-1序列的长度为653~657bp,5.8S为159bp,ITS-2序列长度为301bp;10个样品的ITS-1和ITS-2的序列相似性分别高达99.2%和99.3%。与GenBank上的来自韩国、广西和沈阳的样品进行比较,结果证明了这些样品种内ITS没有明显变异,可以作为华支睾吸虫的遗传标记。 分别在华支睾吸虫ITS序列的第508bp-527bp和891bp-910bp处设计了针对华支睾吸虫的特异上下游引物Cstjd1和Cstjd2,扩增产物目的片段大小为403bp。特异性实验和敏感性实验表明,特异引物与对照样品如日本血吸虫、麝猫后睾吸虫、大片吸虫、肝片吸虫、猫弓首蛔虫等无交叉反应性,特异引物能检测华支睾吸虫的最低DNA量是1.03pg。 建立了华支睾吸虫囊蚴特异PCR检测方法,能检测到囊蚴的最低感染强度为1.1个/克。用此方法检测12份阳性鱼样品,结果全部显示阳性。此外,还建立了华支睾吸虫虫卵特异PCR检测方法,能检测到虫卵的最低感染强度为10个/克;并将此方法用于检测人和猫的阳性粪便,PCR扩增均能扩增出目的条带。 本研究中的流行病学调查为更好地防治动物华支睾吸虫病提供了重要的数据。 在国内首次建立了华支睾吸虫特异PCR检测方法,为本病的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等提供了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结果也为对华支睾吸虫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人禽流感是由甲型禽流感病毒(AIV)直接感染人而引起的以呼吸道感染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疾病,目前主要有H5N1、H7N7和H9N2亚型病毒可以感染人,其中H5N1感染人后病死率最高,超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开展小班化的教学可强化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作用,并促使老师对每一个学生个体的关注更多,因而学习效果也会更好,提升整个英语教学的水平和质量.老师
“南北宗论”作为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命题,其自身存在许多论述问题,引起了20世纪众多学者的争论,但是无论“南北宗论”本身有多少不合理之处,就其在清代的影响,以及在20世纪
近年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逐年上涨,在物质生活方面可以说孩子都不会受到委屈,但是心理健康却存在各方面的问题.我是小学的一名小学老师,在和孩子打交道的时候,发现他们有各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重点体现为引导学生形成主动学习与积极学习的心理状态以及乐学与爱学的学习态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
本研究建立了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多西环素在鳗鱼肉组织中的超高效液相-电喷雾串联质谱(UPLC-MS/MS)多残留检测和确证方法。 鳗鱼是一种特别的水产品,富含蛋白质、脂
──它有关于医药卫生的。在肝癌高发区启东的西北角,吕四人为啥很少得癌症?1996年8月18日《解放日报·环保特刊》的一篇文章说,江苏启东是我国乃至世界有名的肝癌高发地区,但是
小学美术是开发学生智力、发散思维、激发想象力的关键期,教师在美术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启发性教学,发挥指引作用.因此,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不仅需要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适应不
1.面板上某个或几个功能键不启控故障现象:图像、伴音正常,面板上部分功能键操作正常,某个或某个键不起作用。故障分析:多是该操作键接触不良,如图1所示。在主板上的特点如图
2003年爆发的高致病性禽流感至今仍未完全控制,不仅给养禽业造成巨大损失,而且导致全球二百余人死亡,对人类的生命健康造成巨大威胁。尽管人类对流感和禽流感的认识已有近百年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