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量优化的网格资源调度算法研究

被引量 : 10次 | 上传用户:liu_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格计算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一种Internet计算模式,其目的是为了在分布、异构、自治的网络资源环境上构造动态的虚拟组织,并在其内部实现跨自治域的资源共享和资源协作,有效的满足面向互联网的复杂应用对大规模计算能力和海量数据处理的需求。传统的资源调度算法能很好的满足上述目标,但近年来随着Ad Hoc网络以及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的快速发展和其在网格中的广泛应用,能量消耗问题在网格资源调度中的重要性逐步增加。比如,在Ad Hoc网格中,资源节点的能量储量都是有限的,在实现资源调度过程中,能量约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另外,近年来数据密集型网格应用不断增多,比如高性能物理研究、天体研究、天气预报等,这些应用都是建立在高性能数据网格之上的。高性能数据网格具有计算时间长,能量消耗大等特点。因此,寻求一种基于能量优化的网格资源调度算法成为网格资源调度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考虑能量以及完成时间两大QoS约束条件,提出了一个基于能量优化的网格资源调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的网格资源调度算法。本文所做的主要研究及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针对异构环境下资源具有多样性这一特点,在调度模型中加入了能量资源这一资源类型,传统的资源调度算法中的资源主要包括: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硬件资源等,而对于能量资源的研究很少,然而能量资源在网格中已经越来越普及。2)在网格资源调度中考虑能量约束,提出一个能量消耗子模型。该模型将资源调度过程中的能量消耗定义为任务执行能耗和网络通信能耗,将能量消耗因素作为一个约束条件考虑到资源调度中。如何使调度过程中的能量消耗最优化将作为本文研究的首选目标。3)在考虑能量约束的同时,考虑任务完成时间约束,提出一个时间子消耗模型。实现任务完成时间的优化解决了在调度过程中能量消耗最优所带来的负载均衡问题,避免了网格任务只是选择能量消耗低的资源进行调度。4)在任务完成时间优化和能量优化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一个网格资源调度算法E sufferage。该算法实现了网格异构环境中网格资源调度的能量最优化,在任务执行过程中综合考虑能量消耗代价和时间消耗代价,实现能量消耗值最小。根据算法特点对网格仿真工具Gridsim进行了改进,将算法E sufferage调度算法在GridSim上进行了仿真研究,从实验研究的角度验证了该算法理论的正确性和可行性。总之,以上研究成果和创新点解决了网格资源调度过程中的能量消耗问题。与传统的启发式调度算法相比,算法E sufferage实现了能量消耗的最优化,网格中的资源也能被充分利用。本论文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60402028,60773211),湖北省杰出青年人才基金(2008CDB335)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8-0806)的资助
其他文献
《刑法修正案(八)》贯穿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其中对判处死缓和无期徒刑罪犯的减刑、假释作了严格规范,对数罪并罚执行期限作了调整,加大了对累犯和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惩
在我国重大责任事故调查中,检察机关是经事故调查组邀请之后才参与到事故调查中,这种参与模式的事故调查制度是以问责为导向,不利于查明事故原因。为了使中国的安全生产在较
目的研究蛋白激酶B抑制剂-2(API-2)靶向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中Akt位点,从而对胃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使用API-2处理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MTT法检测0,2,4,6,8μmol/LAPI-2
在财务管理领域,杜邦财务分析体系,是一种非常优秀的财务管理工具。其中比较突出的特点,就是从净资产收益率出发,通过分析各主要财务比率指标间的内在有机联系,从而对企业的
SnO2是典型的n型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具有负的电子亲和势。SnO2具有优良的物理和化学性能,现已应用于太阳能电池、高温电子器件、气敏传感器、透明导电玻璃和平板显示器等领域
目的:探讨应对方式在自尊与大学生学校适应之间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自尊问卷(SES),简明应对方式量表(SCSQ)和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CCSAS),对重庆高校1176名大一新生进行抽样
本文以超高层商业综合体的给排水设计为研究对象,在总结若干项目设计的基础之上,分别阐述了超高层综合体建筑中给排水系统的设计要点,其中包括:给水系统的水质要求、供水方式
提出一种服装缝纫流水线负荷平衡的编排方法。利用工序分析表,得到各个工序的工作时间、所使用的机械种类以及各个工序之间加工的优先逻辑关系。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依据数学
张百熙是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他一生热心教育事业,积极投身教育改革。曾担任清末管学大臣,主管全国学务,其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对中国教育的近代化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对中国
目的探讨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80例缺血性结肠炎患者(观察组)及60例健康者(对照组)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并进行两组间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全